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最讓廣大父母心塞煩躁的, 相信一定是孩子間歇性發作的無理取鬧、耍脾氣。
拿東西一定要他指定的人來拿, 否則, 哭!穿鞋子一定要先穿右腳的, 否則, 鬧!玩具一定要放在固定的“家”裡, 否則, 吵!尤其是一些執拗的熊孩子, 只要一哭起來, 根本不聽大家的話, 威逼利誘四員猛將紛紛敗下陣來, 那哭聲“#&**#%*&”!讓人聽了心情煩躁, 簡直想把孩子塞回肚子裡!
但是, 冷靜下來想想, 孩子的這些“無理取鬧”真的“無理”嗎?並非如此。 其實這是孩子在維持自己的“秩序感”。 (天天把玩具扔得亂七八糟的時候怎麼不談“秩序感”……)
Advertisiment
“秩序感”是人對於事物的空間佈局、存在形式、歸屬或事件發生順序和諧、有序的要求, 學前期的孩子, 就處在這樣一個敏感的內心世界裡, 於是有了蒙台梭利教育學派提出的“秩序敏感期”。 尤其是2-4歲的孩子, 對家裡物品的方位、對做事情的先後順序、對所有物品的歸屬等等, 都會非常感興趣, 並且對這些事物形成一種先入為主的刻板的秩序感, 並且認為這種秩序是不可更改的。 過去形成的記憶模式是這樣, 現在也必須是這樣。
那麼, 家長應該怎樣理解孩子的這一心理特徵, 並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適宜的養育策略?下面小編為你詳細道來。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最讓廣大父母心塞煩躁的, 相信一定是孩子間歇性發作的無理取鬧、耍脾氣。
Advertisiment
無理取鬧還是“秩序敏感”, 教你一眼看穿
正確對待孩子的“秩序感”, 首先得正確區分孩子的“撒潑”行為到底是無理取鬧還是“秩序敏感”(小子你休想糊弄老娘!)。 孩子的秩序感有很多表現形式, 最典型的有如下三種:
1、對環境佈局的“刻板”要求
案例:
爸爸從外地出差回來, 一進家門就急著想抱抱寶寶, 隨手就把外套放在了沙發扶手上, 結果寶寶大哭大鬧起來。 直到媽媽把外套拿走放回臥室, 寶寶才逐漸安靜下來。
分析:
孩子出生後, 周圍環境中的固定陳設通常會漸漸成為他生活秩序的一部分。 而當他已經習慣的格局被打破時, 就會出現焦慮和不安的情緒, 甚至大哭不止。 隨著年齡的增長,
Advertisiment
2、對事物所有權的極度敏感
案例:
奶奶從老家來看望2歲半的萌萌, 進門就脫掉自己的鞋子, 穿上媽媽平時穿的拖鞋。 小傢伙馬上哭起來, 趴在地上非要奶奶把拖鞋還給媽媽不可……
分析:
學前的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 往往會對特定物體的歸屬十分敏感, 認為家裡的某一個物品是屬於誰的, 就是誰的, 其他人不能動用, 否則, 就是破壞了事物存在的法則, 值得他去糾正和維護。
3、對程式的完美要求和預先設計
案例:
每天媽媽下班回來, 3歲的佳佳都要搶著去給媽媽開門。 有一天, 媽媽按門鈴時, 爺爺剛好在門邊上,
Advertisiment
分析:
孩子習慣了事件發生的特定程式之後, 就會漸漸偏好那種安排, 一旦被調整, 就會變得焦慮不安。 而且, 學前期的孩子, 由於自我中心思維的存在, 往往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事物的發展規則之上, 會對特定事情發展的過程和結果有所期待, 一旦事情的發展有悖於自己的預期, 就會感覺對外界的掌控感失去控制, 從而引發內心的不安, 甚至出現哭鬧、撒潑等行為。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最讓廣大父母心塞煩躁的, 相信一定是孩子間歇性發作的無理取鬧、耍脾氣。
“秩序感”之于孩子成長的價值
秩序感其實就是幼兒最初的內在邏輯,
Advertisiment
1、有秩序, 更有安全感
由於生命產生之初的弱小感, 幼小的孩子在習慣了教養環境中的日常安排後, 就會非常期待周圍事物的運行都是可以按照期待發生的, 這樣才可以讓他們感覺自己對生活是有掌控能力的, 一旦這個秩序體驗受到挑戰, 孩子就會變得非常不安, 對環境的安全感產生懷疑。 所以, 對於孩子來說, 秩序井然的生活環境是其安全感的基礎。
2、無秩序, 毀“三觀”
因為對環境和生活的秩序有所要求, 在孩子眼裡, 凡事都是有對錯之分的:東西擺放在這個地方, 就是對的, 擺放在那個地方, 就是錯的;爸爸的東西, 爺爺不能用,媽媽不能用;有人按門鈴了,應該我來開門,你開就不行……這類對於事物存在格式和發生秩序的要求,正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也是孩子最初的規則意識,也是其人生觀、道德觀、世界觀的基礎。
3、培養秩序感,生活有條理
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往往會以為世界是按照特定的秩序存在的,如果父母能夠尊重孩子的這個特點,因勢利導,儘量給孩子建立科學規律的作息安排、佈置整潔有序的家庭環境、呵護孩子的物權和歸位意識,則孩子更容易養成條理的生活習慣。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廣大父母心塞煩躁的,相信一定是孩子間歇性發作的無理取鬧、耍脾氣。
滿足孩子的“秩序感”
秩序感是孩子生命的一種需要,當它得到滿足時,才能產生真正的快樂。然而,當孩子表現出秩序敏感期的行為特徵時,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在無理取鬧,感到不耐煩,甚至對孩子的“不當”行為進行批評斥責,讓剛剛進入秩序敏感期的幼兒心靈無法充分體會成長的美好,從而變得混亂、孤僻、不再有勇氣探索未知。因此,當孩子樂於去做一些關於秩序的事情時,家長不妨滿足他的這個需求。
1、儘量不頻繁更換孩子的教養環境
有的職場媽媽在返崗上班後,採取了將孩子在外婆、奶奶和自己家輪流撫養的做法。殊不知,這是非常傷害孩子秩序感的做法,特別是對於嬰兒期的孩子來說,頻繁變換的生活環境,將使得孩子很難產生穩定的秩序體驗,進而衝擊她們對這個世界的安全感。所以,保護孩子的秩序感起見,孩子出生後,最好讓他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中成長。
2、努力建立科學的生活作息秩序
孩子天然喜歡有規律的生活,家長不妨利用這一點,自孩子出生起,就幫他建立一種合理、科學的作息秩序,讓孩子逐步適應這種有規律的生活,為今後良好的生活習慣奠定基礎(夜貓子、起床困難戶統統滾粗!)。
3、營造整潔有序的生活空間環境
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更容易讓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感到舒適,家裡的日常用品最好擺放有序,每次使用後注意及時歸位。尤其是孩子的東西,更要注意擺放有序,不要隨便變換它們的位置(再也沒有不收拾的藉口了……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往往樂意維護這種整潔的格局,家長可以引導他們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讓孩子形成整潔有序的習慣。
4、尊重孩子的物權敏感
孩子對特定物品的所有權產生敏感之後,家長就要注意尊重這種敏感,儘量不混淆物品的所有權,更不能壓制孩子對區分所有權的主張,否則,孩子很容易獲得一種意識:物品的所有權是可以很混亂的。這對於孩子發展自己的所有權意識並不是一件好事,一則容易使他們養成隨意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二則容易使得他們長大後不敢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5、理解孩子對程式的要求
當孩子因為已經習慣的或者頭腦中預期的程式被破壞而哭鬧時,家長要理解孩子對於秩序的強烈要求,耐心地處理問題,“重來”通常是很有效的解決對策。在無法“重來”的情況下,也要做好解釋工作,這樣做,孩子可能並不馬上買帳,依舊大哭大鬧,但這是一種健康的痛苦,孩子在宣洩的過程中,也會慢慢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重來的。家長的理解和耐心,往往會讓孩子多一份面對的勇氣,甚至就可以啟動條理的思維,行為也變得“正常”起來。
6、增強孩子的靈活性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感受不同環境、家庭中的人、物、事,説明孩子認識到別人的“秩序”和自己的“秩序”可以不同,隨著孩子獨立意識的增強,孩子就能把“自我”與“他人”區別開來,到了哪裡都能“入鄉隨俗”,能夠快速適應不同事物和人物的“秩序”。
爺爺不能用,媽媽不能用;有人按門鈴了,應該我來開門,你開就不行……這類對於事物存在格式和發生秩序的要求,正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也是孩子最初的規則意識,也是其人生觀、道德觀、世界觀的基礎。3、培養秩序感,生活有條理
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往往會以為世界是按照特定的秩序存在的,如果父母能夠尊重孩子的這個特點,因勢利導,儘量給孩子建立科學規律的作息安排、佈置整潔有序的家庭環境、呵護孩子的物權和歸位意識,則孩子更容易養成條理的生活習慣。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廣大父母心塞煩躁的,相信一定是孩子間歇性發作的無理取鬧、耍脾氣。
滿足孩子的“秩序感”
秩序感是孩子生命的一種需要,當它得到滿足時,才能產生真正的快樂。然而,當孩子表現出秩序敏感期的行為特徵時,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在無理取鬧,感到不耐煩,甚至對孩子的“不當”行為進行批評斥責,讓剛剛進入秩序敏感期的幼兒心靈無法充分體會成長的美好,從而變得混亂、孤僻、不再有勇氣探索未知。因此,當孩子樂於去做一些關於秩序的事情時,家長不妨滿足他的這個需求。
1、儘量不頻繁更換孩子的教養環境
有的職場媽媽在返崗上班後,採取了將孩子在外婆、奶奶和自己家輪流撫養的做法。殊不知,這是非常傷害孩子秩序感的做法,特別是對於嬰兒期的孩子來說,頻繁變換的生活環境,將使得孩子很難產生穩定的秩序體驗,進而衝擊她們對這個世界的安全感。所以,保護孩子的秩序感起見,孩子出生後,最好讓他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中成長。
2、努力建立科學的生活作息秩序
孩子天然喜歡有規律的生活,家長不妨利用這一點,自孩子出生起,就幫他建立一種合理、科學的作息秩序,讓孩子逐步適應這種有規律的生活,為今後良好的生活習慣奠定基礎(夜貓子、起床困難戶統統滾粗!)。
3、營造整潔有序的生活空間環境
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更容易讓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感到舒適,家裡的日常用品最好擺放有序,每次使用後注意及時歸位。尤其是孩子的東西,更要注意擺放有序,不要隨便變換它們的位置(再也沒有不收拾的藉口了……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往往樂意維護這種整潔的格局,家長可以引導他們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讓孩子形成整潔有序的習慣。
4、尊重孩子的物權敏感
孩子對特定物品的所有權產生敏感之後,家長就要注意尊重這種敏感,儘量不混淆物品的所有權,更不能壓制孩子對區分所有權的主張,否則,孩子很容易獲得一種意識:物品的所有權是可以很混亂的。這對於孩子發展自己的所有權意識並不是一件好事,一則容易使他們養成隨意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二則容易使得他們長大後不敢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5、理解孩子對程式的要求
當孩子因為已經習慣的或者頭腦中預期的程式被破壞而哭鬧時,家長要理解孩子對於秩序的強烈要求,耐心地處理問題,“重來”通常是很有效的解決對策。在無法“重來”的情況下,也要做好解釋工作,這樣做,孩子可能並不馬上買帳,依舊大哭大鬧,但這是一種健康的痛苦,孩子在宣洩的過程中,也會慢慢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重來的。家長的理解和耐心,往往會讓孩子多一份面對的勇氣,甚至就可以啟動條理的思維,行為也變得“正常”起來。
6、增強孩子的靈活性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感受不同環境、家庭中的人、物、事,説明孩子認識到別人的“秩序”和自己的“秩序”可以不同,隨著孩子獨立意識的增強,孩子就能把“自我”與“他人”區別開來,到了哪裡都能“入鄉隨俗”,能夠快速適應不同事物和人物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