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水後分娩就會開始嗎?
不一定。 醫生一般會根據准媽媽懷孕的周數進行處理。 一般來講, 如果懷孕已超過35周, 也就是預產期只剩差不多4到6個星期, 胎兒肺部的已經發育成熟, 這時候醫生為了預防感染, 會想辦法讓寶寶趕快生出來。 如果胎兒還不到22周, 醫生會做詳細的檢查然後再決定到底是要安胎還是終止妊娠。 如果胎兒是發育到24~25周, 通過檢查, 胎兒發育一切正常的醫生通常會採用安胎的方式:一方面用一些藥物, 使胎兒的肺部可以發育得更成熟一些, 再就是給准媽媽使用一些抗生素, 預防感染。
Advertisiment
如何預防早期破水的發生?
* 定期到醫院接受產前檢查。 一般妊娠5~7個月時, 一個月檢查一次, 妊娠7~9個月時, 半個月檢查一次, 妊娠9個月以上, 每週檢查一次。
* 孕期的生理特點容易導致黴菌性陰☆禁☆道炎和其他婦科炎症的發生。 因此要注意孕期衛生, 注意保持膳食的平衡, 保證充足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D的攝入, 保持胎膜的韌度。
* 懷孕期間如果分泌物比較多, 有感染的現象, 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接受治療。
* 懷孕後期(最後一個月)不宜同房。
* 如果是多胞胎, 要多臥床休息。
* 避免過度勞累和對腹部的衝撞。
* 另外, 如果懷疑自己是破水, 應該立刻去醫院就診。
分娩的徵兆
1、 見紅(出血):有粉紅色的分泌物從陰☆禁☆道排出。
Advertisiment
2、 破水:胎兒的頭壓迫羊膜, 使羊膜破裂, 養水流出。
3、 宮縮(一個最常見的徵兆):子宮開始出現有規律的強烈收縮, 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
臨產後骨盆出口徑線的臨床分析
對45例產婦在臨產後進行骨盆出口徑線的測量, 結果發現:在第一產程出口橫徑為7.5~8.5cm時, 第二產程大多均增大0.5~1cm。
出口橫徑在臨床中的意義:骨盆分為入口面、中骨盆及出口面。 出口面包括出口橫徑和後矢狀徑, 尤其出口橫徑更為重要, 它是胎頭通過中骨盆而進入出口面, 能否順利經陰☆禁☆道分娩的徑線。 若出口狹窄則妨礙胎頭內旋轉完成。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骨盆及骨質圍繞出口面的橫徑。 出口橫徑過於短小≤6cm時, 即使後矢狀徑再大也無法補償,
Advertisiment
破水後是否意味著分娩就會開始呢
注意臨產時的出口狹窄, 預防難產發生:經45例產婦的臨床觀察, 臨界狹窄的產婦都給以試產機會, 均能順利陰☆禁☆道分娩, 而且在宮口開全時出口橫徑都增大0.5~1cm, 而且有的胎兒體重偏大, 也能順利分娩, 這是值得我們臨床研究的一個新課題。 有條件的可利用超聲波監測分娩及胎頭機轉的全過程, 這會給臨床提示更準確的科學依據。 而臨床測量雖不太準確, 0.5cm的差距還是容易識別的, 在臨床應用時劃分過細並不實用。 除骨盆大小外, 胎兒大小、胎方位、產力及胎頭的可塑性等因素均可影響分娩的預後。
Advertisiment
1、因此除了絕對性狹窄外, 都需給以試產機會。
2、但要嚴密觀察產程進展情況, 尤其對出口狹窄要掌握得嚴格些。 這就要求產房護士認真做好待產的每一環節工作, 既要觀察先露下降、宮口進展、宮縮、胎心等情況, 也要觀察骨盆情況, 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處理。 在頭位分娩中, 順產與難產是相對的, 可以互相轉化, 它受分娩三大因素(骨盆、胎兒、產力)錯綜複雜的關係所影響, 在分娩過程中, 骨盆和胎兒大小是不變因素, 而胎頭位置和產力是可變的因素。
3、因此, 如何評估三大因素的關係、及時發現難產並加以糾正, 選擇分娩方式, 保證母嬰安全是產科工作者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