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破解5種產後不適症狀

無論是自然產或剖宮產, 產後都可能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 產後媽咪不要只沉浸在為人母的喜悅中, 而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必須做好護理工作, 才能輕鬆面對產後各項不適症狀, 儘快恢復元氣與活力。

經歷了近10個月的懷孕過程, 媽咪在產後終於能和肚子裡的小寶寶見面, 難掩喜悅之情。 但就在此時, 各種不適的生理症狀卻也同步困擾著產後媽咪, 如果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很可能會引起一些併發症。

為了提醒所有產後媽咪注意自身健康, 以下將介紹幾種常見的不適症狀及緩解對策, 幫助您儘早復原。

Advertisiment

1 傷口疼痛

自然產的產婦, 會陰部容易出現撕裂的傷口, 導致產後會陰疼痛, 其疼痛程度因裂傷大小及範圍、個人感受而有不同, 通常在生產完數小時至1天內最痛, 待傷口復原後就不再疼痛。

剖宮產後產婦的傷口疼痛往往比自然產來得嚴重, 大多需要注射止痛劑, 因此, 醫師有時會建議產婦使用束腹帶固定傷口, 減少活動時因為牽扯而造成的疼痛。 一般來說, 剖宮產的傷口疼痛約在數天至數周內可以恢復。

緩解對策

對於一般的傷口疼痛, 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恒如表示, 只要不直接壓迫傷口, 像是側躺、坐時使用中空的氣墊圈, 均能減少疼痛, 必要時也可輔以止痛藥物, 達到減痛的目的。 若會陰腫痛較為嚴重者,

Advertisiment
產後初期可進行冰敷, 1~2天后再給予熱敷。

如果產後3~7天出現了傷口紅腫、縫合處裂開等狀況, 有可能是併發感染, 此時需使用抗生素治療。

產後傷口護理方法

自然產傷口

自然產傷口的護理, 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傷口乾淨, 陳恒如醫師特別提醒產婦, 因為自然產的傷口很接近肛門, 如果忽略了傷口的清潔, 很容易遭細菌感染造成傷口發炎, 因此, 每次大便之後, 務必要採用沖水法清理傷口, 以減少傷口感染的幾率。

“沖水法”及“泡水法”是常見的自然產傷口護理方法。 沖水法是用蓮蓬頭淋浴的方式沖洗傷口, 除了達到清潔的效果之外, 也有助於消腫;泡水法則是將臀部浸泡在裝有溫熱水的盆中, 或是採用半蹲方式, 通過蒸氣促進會陰血液迴圈,

Advertisiment
來幫助會陰消腫, 但由於浴盆的水不會流動, 清潔的效果比較差。

剖宮產傷口

剖宮產傷口若沒有發炎的現象, 原則上大約1周左右即可復原, 一般建議可使用透氣膠帶, 直接貼在傷口上, 有助於傷口癒合且疤痕也會比較小。

有些產婦貼透氣膠帶過久會覺得皮膚癢, 甚至產生破皮或過敏的現象, 此時應該立刻停止使用, 並前往醫院診治。

2 惡露異常

“惡露”是產後子宮所產生的分泌物, 包含了血塊、白血球、子宮內膜、胎盤等, 一般在產後2周內就可以排淨, 但有時也可能拖至產後1個月。 由於剖宮產產婦的子宮經過醫護人員清理, 已將大部分惡露和髒血清理乾淨;自然產產婦的惡露則必須靠自然剝落,

Advertisiment
因此排出的量會較多, 排出的時間也比較久。

正常的惡露在產後1~4天多呈現鮮紅色, 有時還帶有血塊, 大概與平時的月經量差不多, 或多於月經量;產後5~10天, 惡露的顏色會漸漸變淡且血量愈來愈少, 但其中因為含有較多的陰dao分泌物, 味道會比較重;等產後10天之後, 惡露的顏色大多轉為淡黃色或白色, 有點類似白帶, 但量會比平時的白帶多一些。 婦產科主治醫師蕭騰文指出, 如果惡露排出的情形與上述不符, 甚至惡露量很多或帶有惡臭、異味、大血塊等, 就是所謂的“[惡露異常”, 須趕緊就醫。

緩解對策

造成惡露異常的原因很多, 包括子宮收縮不良、子宮內膜發炎、胎盤或胎膜等組織殘留在子宮內、過度疲勞等, 所以醫師會根據其異常狀況及原因,

Advertisiment
予以對症下藥。

如何促進惡露排出

蕭騰文醫師表示, 增進子宮收縮有助於惡露的排出, 建議產婦可自我按摩子宮、做產後運動, 皆可促進子宮收縮。 另外, 惡露與月經一樣都會有異味, 須特別注意衛生問題, 包括經常更換產婦棉墊、每次大小便後以溫水沖洗會陰部, 以免造成感染。

3 乳☆禁☆房脹痛

乳☆禁☆房脹痛大多發生於產後數天至數周之間, 原因主要是乳汁排出不暢。 另外, 若乳☆禁☆房有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 甚至合併發燒現象, 則為乳腺發炎。 造成乳腺炎最常見的原因, 大多數是寶寶吸奶時不慎將乳☆禁☆頭吸破, 導致媽媽的乳☆禁☆頭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陳恒如醫師表示, 乳☆禁☆房脹痛是所有產婦都會面臨到的困擾, 最重要的緩解方法就是讓乳汁順利排空。產婦每次哺乳時,若寶寶沒有將乳汁吸完,必須將剩餘的乳汁完全擠出,避免讓乳汁滯留在乳☆禁☆房中。如果乳☆禁☆房仍會脹鼓鼓的,可使用冷毛巾冰敷乳☆禁☆房,緩解不舒服的感覺。此外,推擠腫脹處至乳☆禁☆頭方向或以吸奶器吸引使乳腺通暢,也有助於解決乳☆禁☆房疼痛。如果是不哺喂母乳者,則建議服用退奶藥物。

針對乳腺發炎的問題,陳恒如醫師指出,婦產科醫師大多會給予抗生素治療,使症狀好轉。不過,若乳☆禁☆房已有化膿,除了用抗生素治療之外,也可能採取切開引流的方式,清理化膿的部位。

產後的乳☆禁☆房護理

保持清潔是產後乳☆禁☆房護理的基礎,產婦必須每天用清水清潔乳☆禁☆房及乳☆禁☆頭,若乳☆禁☆頭乾裂,可在乳☆禁☆頭上塗抹嬰兒油或產後媽咪專用的乳霜。

寶寶吸奶時如果只含著乳☆禁☆頭,沒有把整個乳暈含在嘴裡,也容易造成乳☆禁☆頭的損傷,因此,產婦哺乳時要讓寶寶用正確的方式吸吮,當哺乳完畢要把乳☆禁☆頭從寶寶嘴裡撤出時,不妨用一手指輕輕壓寶寶的下巴,就可以輕撤出乳☆禁☆頭。

4 腹部疼痛

產後出現腹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子宮收縮所引起,產婦大多會感覺小腹有輕微的陣發性疼痛。子宮收縮的目的在於排出子宮內殘留的血塊或胎盤碎屑,並逐漸恢復成原有狀態,當子宮收縮力量較強時,就會產生腹痛感。一般來說,經產婦的子宮收縮會較為強烈,也就比較容易有疼痛感。

緩解對策

產後腹部疼痛是子宮收縮復原的正常生理現象,不需要特別治療即能恢復,當出現腹痛的情形時,建議產婦可採用熱敷來緩解不適。蕭騰文醫師表示,西醫的觀點是認為酒精會抑制子宮收縮,建議在產後1mfk內,最好不要吃含酒精的食物。必須注意的是,若腹痛的情形超過半個月,且伴隨惡露不止、發熱發冷等症狀時,應該即刻就醫診治。

產後的子宮護理

產後進行子宮護理的目的,在於促使子宮收縮良好,且避免產後大出血。產婦可先輕壓小腹約略找出子宮的位置(剛剛生產完的子宮高度約在肚臍,每天約下降1橫指),再用手掌輕按住子宮,進行環形按摩,促進子宮的恢復。此外,蕭騰文醫師特別提醒所有產婦,哺喂母乳也是幫助子宮收縮的好方法,由於寶寶在吸吮母乳時,母體會產生生理反射,刺激分泌一種有助於子宮收縮的激素,可以有效地幫助子宮復原。

5 便秘

有些產後媽咪會出現便秘,原因包括了腸胃蠕動不佳、運動量減少、傷口疼痛(導致產婦不敢用力解便)等,而長期的便秘也容易引發痔瘡。陳恒如醫師特別提到,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便秘,有些產婦很少起身活動,或是精神壓力過大、生活緊張,同樣會導致便秘。

緩解對策

一般來說,產後的便秘問題會逐漸改善,不需要特別治療。多喝水與多吃蔬菜水果,是緩解便秘的基本方法。另外,陳恒如醫師也強調,產後不要一味躺在床上休息,必須適時起身活動,因為運動可以刺激腸蠕動,也有助於解決便秘的困擾。如果飲食與運動都無法改善便秘,才建議產婦到醫院求診,醫師大多會給予軟便劑治療。

產婦可以自行購買軟便劑嗎?

有些屬於食品類或簡易的軟便劑,可自行在一般藥店購買,不需要醫師處方,但使用後要特別注意,如果出現不正常的排便情況,最好立刻停用並到醫院求診。

最重要的緩解方法就是讓乳汁順利排空。產婦每次哺乳時,若寶寶沒有將乳汁吸完,必須將剩餘的乳汁完全擠出,避免讓乳汁滯留在乳☆禁☆房中。如果乳☆禁☆房仍會脹鼓鼓的,可使用冷毛巾冰敷乳☆禁☆房,緩解不舒服的感覺。此外,推擠腫脹處至乳☆禁☆頭方向或以吸奶器吸引使乳腺通暢,也有助於解決乳☆禁☆房疼痛。如果是不哺喂母乳者,則建議服用退奶藥物。

針對乳腺發炎的問題,陳恒如醫師指出,婦產科醫師大多會給予抗生素治療,使症狀好轉。不過,若乳☆禁☆房已有化膿,除了用抗生素治療之外,也可能採取切開引流的方式,清理化膿的部位。

產後的乳☆禁☆房護理

保持清潔是產後乳☆禁☆房護理的基礎,產婦必須每天用清水清潔乳☆禁☆房及乳☆禁☆頭,若乳☆禁☆頭乾裂,可在乳☆禁☆頭上塗抹嬰兒油或產後媽咪專用的乳霜。

寶寶吸奶時如果只含著乳☆禁☆頭,沒有把整個乳暈含在嘴裡,也容易造成乳☆禁☆頭的損傷,因此,產婦哺乳時要讓寶寶用正確的方式吸吮,當哺乳完畢要把乳☆禁☆頭從寶寶嘴裡撤出時,不妨用一手指輕輕壓寶寶的下巴,就可以輕撤出乳☆禁☆頭。

4 腹部疼痛

產後出現腹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子宮收縮所引起,產婦大多會感覺小腹有輕微的陣發性疼痛。子宮收縮的目的在於排出子宮內殘留的血塊或胎盤碎屑,並逐漸恢復成原有狀態,當子宮收縮力量較強時,就會產生腹痛感。一般來說,經產婦的子宮收縮會較為強烈,也就比較容易有疼痛感。

緩解對策

產後腹部疼痛是子宮收縮復原的正常生理現象,不需要特別治療即能恢復,當出現腹痛的情形時,建議產婦可採用熱敷來緩解不適。蕭騰文醫師表示,西醫的觀點是認為酒精會抑制子宮收縮,建議在產後1mfk內,最好不要吃含酒精的食物。必須注意的是,若腹痛的情形超過半個月,且伴隨惡露不止、發熱發冷等症狀時,應該即刻就醫診治。

產後的子宮護理

產後進行子宮護理的目的,在於促使子宮收縮良好,且避免產後大出血。產婦可先輕壓小腹約略找出子宮的位置(剛剛生產完的子宮高度約在肚臍,每天約下降1橫指),再用手掌輕按住子宮,進行環形按摩,促進子宮的恢復。此外,蕭騰文醫師特別提醒所有產婦,哺喂母乳也是幫助子宮收縮的好方法,由於寶寶在吸吮母乳時,母體會產生生理反射,刺激分泌一種有助於子宮收縮的激素,可以有效地幫助子宮復原。

5 便秘

有些產後媽咪會出現便秘,原因包括了腸胃蠕動不佳、運動量減少、傷口疼痛(導致產婦不敢用力解便)等,而長期的便秘也容易引發痔瘡。陳恒如醫師特別提到,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便秘,有些產婦很少起身活動,或是精神壓力過大、生活緊張,同樣會導致便秘。

緩解對策

一般來說,產後的便秘問題會逐漸改善,不需要特別治療。多喝水與多吃蔬菜水果,是緩解便秘的基本方法。另外,陳恒如醫師也強調,產後不要一味躺在床上休息,必須適時起身活動,因為運動可以刺激腸蠕動,也有助於解決便秘的困擾。如果飲食與運動都無法改善便秘,才建議產婦到醫院求診,醫師大多會給予軟便劑治療。

產婦可以自行購買軟便劑嗎?

有些屬於食品類或簡易的軟便劑,可自行在一般藥店購買,不需要醫師處方,但使用後要特別注意,如果出現不正常的排便情況,最好立刻停用並到醫院求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