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破解孩子“愛”生病的原因

5歲的洋洋, 經常說自己這裡不舒服, 那裡不舒服, 可好多次其實都不是真的, 比如:有一次他不想在幼稚園睡午覺, 就說肚子痛, 要媽媽來接他回家, 可回到家後活蹦亂跳的, 哪裡有什麼肚子痛;前一段時間, 在幼稚園裡練習拍皮球, 他突然蹲下了, 說自己的腿痛, 嚇得老師趕緊抱著他去了醫務室, 結果到了那裡, 他說“好了”;昨天晚上, 媽媽忙著準備明天工作的材料, 他非纏著媽媽陪他, 說自己頭很痛, 睡不著……雖然家長和老師也知道洋洋很多時候可能是在“裝病”, 但因為洋洋的體質確實比較弱, 容易生病,

Advertisiment
所以家裡人和老師也就挺照顧他的, 誰知道哪次是真的、哪次是假的。 可“裝病”畢竟不是件好事, 怎麼做才能讓洋洋改掉“裝病”的毛病呢?

洋洋真是很聰明, 讓家長和老師在難分真假的情況下, 不斷地滿足著自己。 但要區分洋洋是真不舒服, 還是假不舒服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談應對辦法之前, 還是先來簡單地分析一下洋洋的心理與行為吧——

分析“裝病”

首先要說明的是, 洋洋肯定不是天生就會“裝病”, 這一行為必定是在洋洋的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而一個後天通過學習而形成的行為, 一般都需要以下幾個關鍵要素:一, 需求, 也就是內在的驅動力。 一個後天的行為不會白白產生, 一定反映了某個內在的需求;二,

Advertisiment
偶然的成功經驗, 也就是該行為讓需求得到了意外的實現;三, 多次的成功經驗, 使行為得到鞏固。 如果嘗試一個行為, 連續多次都能得到好的回應, 那麼這個行為就將被定格下來, 成為我們尋求需求滿足的手段或者途徑;反之, 如果一個行為多次嘗試都得到了消極的結果, 那麼就很可能被淘汰掉。 可見, 洋洋之所以反復“裝病”, 肯定是“裝病”多次(或者總是)讓他的願望得以滿足;而如果“不裝病”, 可能有些願望就不能滿足了, 比如:如果不說肚子痛, 媽媽就不會接他回家了, 而他只能乖乖地在幼稚園睡覺了;如果不說腿痛, 老師可能還會讓他繼續練習拍皮球吧。 概括起來, 就明白了洋洋“裝病”的行為軌跡:

其一, 在洋洋真的“不舒服”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家長(可能尤其是媽媽)和老師特別關心洋洋, 而且特別容易滿足洋洋;尤其是那些平時不能實現的願望, 生病的時候都可能實現了。 比如:平常媽媽都讓洋洋自己先睡覺, 可洋洋生病的時候, 媽媽總是陪在洋洋身邊哄他睡覺;平時媽媽一般都要等幼稚園放學了才來接洋洋, 可洋洋不舒服的時候, 媽媽會很早就來接洋洋了;平時老師對小朋友都差不多, 但如果哪個小朋友生病了, 老師會特殊給以關照……

其二, 多次“真不舒服”以後, 讓洋洋建立了這樣的一個印象——“只要我不舒服, 媽媽就能滿足我”。 如果媽媽偶然的“失去原則”, 洋洋是不會有這個印象的, 或者說頂多是個模糊的感覺, 但多次的經驗卻很容易讓洋洋形成這一觀念。

Advertisiment

其三, 洋洋某一次想“破例”行事, 於是嘗試了“假不舒服”, 結果媽媽或者他人真的上當了, 洋洋如願以償。

其四, 洋洋經過幾次嘗試, 發現“假不舒服”確實是個“控制”媽媽或他人的好辦法, 確實是個可以滿足自己願望的好辦法, 於是“裝病”的行為形成了。

應對“裝病”

樣看來, 要想改善洋洋的行為, 就要讓洋洋的“假不舒服”發揮不了作用, 讓“假不舒服”不能起到滿足洋洋願望的作用。 那麼, 怎樣才能讓“假不舒服”失效呢——

1、降低對孩子身體的焦慮。 洋洋的媽媽及其他家庭成員要降低對洋洋身體的焦慮, 不要洋洋一說不舒服, 就表現出過度的焦慮與不安, 要想辦法給洋洋一個感覺——“不舒服沒什麼大不了的”。 下面是一個測試自己對孩子身體焦慮的小測驗,

Advertisiment
如果有5道以上(含5道)的題目都回答“是”, 那麼您的高焦慮很可能成為孩子的把柄:

測 題 是 否

孩子一有不舒服, 我就心神不安, 高度緊張。

孩子生病的時候, 我希望每時每刻陪在他身邊。

孩子一生病, 我就會很自責, 覺得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

孩子生病的時候, 我多數會請假在家裡陪他。

一到流感的時候, 我就特別擔心孩子的身體。

幼稚園裡只要有小朋友感冒, 我就不讓孩子去幼稚園了。

我很少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 因為人多病菌多, 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我從不讓孩子吃別人給的東西, 怕不衛生。

我要求孩子, 與小朋友玩後一定要洗手。

我相對其他家長更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

2、減少或控制對孩子“生病”時的過度滿足。 就像前面說的那樣,洋洋不是天生會用“裝病”來控制大人,他之所以這樣做,根本的原因是大人對於“病孩”的要求顯然降低,給以了過度的滿足。所以,建議洋洋的家人要注意將洋洋的“不舒服”與“願望滿足”分開來,即使在洋洋真的生病的時候,也不能過度滿足洋洋,尤其是無理的要求;這一點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洋洋懂得“生病”與“願望滿足”是兩回事,逐漸讓洋洋意識到“不舒服”也不能成為“願望滿足”的工具了。

3、善於觀察,總結“真病”與“假病”之間的區別。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只要大人細心一點,假的就真不了。所以,洋洋的家人要善於觀察洋洋平時的行為舉止,留意“真不舒服”與“假不舒服”之間的區別,並與幼稚園老師積極溝通,讓老師知道洋洋的特點,以免老師過度擔心而經常找家長。

4、讓“不舒服”變得麻煩起來,使“假不舒服”自現原形。洋洋喜歡用“裝病”來達成願望,還有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這個方法簡單又快捷。所以,如果洋洋的家人或老師讓洋洋的“不舒服”變得麻煩起來,延緩了洋洋的願望實現或者讓洋洋的“如意算盤”落空,那麼多次以後,洋洋就會覺得這個方法一點也不靈,於是會逐漸放棄這個行為。比如:洋洋說肚子痛,那麼就說帶洋洋去醫院檢查,孩子往往很怕去醫院,如果洋洋是假的,那麼就會說“不痛”了,而且一下就像沒事了一樣;而如果是真的,孩子雖然也可能說“不痛,不去”,但表情還是很痛苦或者手還是會扶著肚子的。當然,這一招要與前面的觀察結合起來。

5、用另一個更吸引人的願望來試探孩子的“不舒服”,以辨真假。比如:當洋洋說&ldq

uo;不舒服”的時候,如果你說“哎呀,本來媽媽想給你吃XXX(洋洋特別喜歡吃的)的或者想帶你到XXX地方(洋洋特別喜歡)去的,這下看來不行了……”看看洋洋的反應,是不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大人區別真假呢?

記得有一次,帶4歲的小侄子出去玩,他想偷懶讓人家抱,於是就蹲下來說自己的腿痛,我問他“哪裡痛”,他指了指右腿膝蓋的地方。我猜他是故意的,所以就說,“哎呀,本來今天姑姑想好好帶你去公園玩的,還想一起玩腳踏船呢,這下只好回家了……”沒等我說完,小傢伙馬上就站起來了,說:“姑姑,不痛了,休息了一下就好了!”……

6、注意傾聽與觀察孩子的真實願望與需求,給以合理的滿足與引導。雖然洋洋的“裝病”需要改善,可這背後的願望與需求並非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如果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幫助洋洋消除或者改善裝不舒服的源頭,那麼洋洋當然也就懶得裝病了。從洋洋的“假不舒服”看,洋洋都是為了滿足某一個心理需求的,比如不想在幼稚園睡午覺、不想拍皮球、不想睡覺等,如果洋洋的媽媽或者老師能幫助洋洋合理解決這些“心病”,那麼洋洋也就不會用“不舒服”作為藉口了。

就像前面說的那樣,洋洋不是天生會用“裝病”來控制大人,他之所以這樣做,根本的原因是大人對於“病孩”的要求顯然降低,給以了過度的滿足。所以,建議洋洋的家人要注意將洋洋的“不舒服”與“願望滿足”分開來,即使在洋洋真的生病的時候,也不能過度滿足洋洋,尤其是無理的要求;這一點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洋洋懂得“生病”與“願望滿足”是兩回事,逐漸讓洋洋意識到“不舒服”也不能成為“願望滿足”的工具了。

3、善於觀察,總結“真病”與“假病”之間的區別。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只要大人細心一點,假的就真不了。所以,洋洋的家人要善於觀察洋洋平時的行為舉止,留意“真不舒服”與“假不舒服”之間的區別,並與幼稚園老師積極溝通,讓老師知道洋洋的特點,以免老師過度擔心而經常找家長。

4、讓“不舒服”變得麻煩起來,使“假不舒服”自現原形。洋洋喜歡用“裝病”來達成願望,還有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這個方法簡單又快捷。所以,如果洋洋的家人或老師讓洋洋的“不舒服”變得麻煩起來,延緩了洋洋的願望實現或者讓洋洋的“如意算盤”落空,那麼多次以後,洋洋就會覺得這個方法一點也不靈,於是會逐漸放棄這個行為。比如:洋洋說肚子痛,那麼就說帶洋洋去醫院檢查,孩子往往很怕去醫院,如果洋洋是假的,那麼就會說“不痛”了,而且一下就像沒事了一樣;而如果是真的,孩子雖然也可能說“不痛,不去”,但表情還是很痛苦或者手還是會扶著肚子的。當然,這一招要與前面的觀察結合起來。

5、用另一個更吸引人的願望來試探孩子的“不舒服”,以辨真假。比如:當洋洋說&ldq

uo;不舒服”的時候,如果你說“哎呀,本來媽媽想給你吃XXX(洋洋特別喜歡吃的)的或者想帶你到XXX地方(洋洋特別喜歡)去的,這下看來不行了……”看看洋洋的反應,是不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大人區別真假呢?

記得有一次,帶4歲的小侄子出去玩,他想偷懶讓人家抱,於是就蹲下來說自己的腿痛,我問他“哪裡痛”,他指了指右腿膝蓋的地方。我猜他是故意的,所以就說,“哎呀,本來今天姑姑想好好帶你去公園玩的,還想一起玩腳踏船呢,這下只好回家了……”沒等我說完,小傢伙馬上就站起來了,說:“姑姑,不痛了,休息了一下就好了!”……

6、注意傾聽與觀察孩子的真實願望與需求,給以合理的滿足與引導。雖然洋洋的“裝病”需要改善,可這背後的願望與需求並非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如果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幫助洋洋消除或者改善裝不舒服的源頭,那麼洋洋當然也就懶得裝病了。從洋洋的“假不舒服”看,洋洋都是為了滿足某一個心理需求的,比如不想在幼稚園睡午覺、不想拍皮球、不想睡覺等,如果洋洋的媽媽或者老師能幫助洋洋合理解決這些“心病”,那麼洋洋也就不會用“不舒服”作為藉口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