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孩子十九種壞行為
文章中的十九種行為是孩子們在生活中最常表現的一些壞習慣。 看看專家是如何來解密和支招。
不聽話行為1 頂嘴
4歲的兒子能說會道, 你說一句, 他頂你10句, 且振振有詞。
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電視, 我說:“不收好不能看電視。 ”他就說:“我有權決定什么時候收拾玩具。 ”我氣得關掉電視不讓他看, 他就叫起來:“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
專家解密
孩子的話顯然來自家人的版本。 如果家庭崇尚民主, 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是民主的。 此例孩子的話, 可以說“句句是真理”, 且能夠維護自己的權利,
Advertisiment
一對一支招
在孩子回答“我有權決定什么時候收拾玩具”后, 父母可以不再言語。 事后與孩子討論:父母希望他立即收拾玩具, 他是否應該接受?他希望什么時候收拾玩具, 父母是否也可以接受?
不聽話行為2 批評就摔門
每次批評女兒時, 她會在你面前“砰”地把門重重關上。
專家解密
這是個模仿力強、對人際關系敏感的孩子。 若處在良好家庭人際環境中, 孩子的人際能力將得到卓越的發展。 父母忽視家庭人際(夫妻之間、與長輩之間等)溝通或大人之間戲謔、嗔怪的行為, 年幼孩子看到的是表面, 而孩子的模仿性很強, 就學會了。
一對一支招
成人之間互相關愛,
Advertisiment
不聽話行為3 耍脾氣
兒子玩起電腦游戲沒完沒了, 我說:“別老玩, 眼睛會弄壞的。 ”他頭也不回地說:“你真煩, 煩死了。 ”如果你和他討論這個問題, 就陷入糾纏不清的討價還價之中, 弄得我頭都大了。
專家解密
孩子嫌父母煩, 是因為他必須停止玩游戲, 且即使不停止也勢必玩不成。 而頂撞的言語是家人的版本。
一對一支招
玩電腦時間長了影響眼睛, 是孩子已經知道的和你多次嘮叨的。 正確的做法是與孩子約定玩電腦的時間, 并用鬧鐘或計時器予以控制。 必要時父母輕拍孩子的身體給予提醒。 平時, 要特別夸大地表揚他如何有自控力予以強化。
Advertisiment
不聽話行為4 反駁有理
女兒聰明伶俐, 為達到自己的目的, 會以各種理由說服我們, 如為什么不?為什么要那樣?我們可以……比如去外婆家前, 我叫她快穿好衣服, 她立刻“回敬”:“為什么要快?外婆家又跑不了”、“你不是總叫我做事要仔細、耐心嗎”、“外婆也總說慢慢來, 不可心太急”……我覺得很難對付她。
專家解密
毫無疑問, 這是一個愛“說道理”的家庭。 孩子不能理解不同場合人們的行為需要彈性和靈活性, 他們受思維發展(思維刻板性)和生活經驗的局限, 運用的是一種特殊的推理(轉導推理), 并據此反駁父母教育理念的自相矛盾”。
一對一支招
減少籠統的大道理說教, 注意具體事情具體要求。 本案中, 如孩子說“外婆家跑不了”, 你的回答是“但外婆會著急”。
Advertisiment
不聽話行為5 不理你
說好午睡起來去公園, 可午睡時間到了, 兒子還在玩, 我們一遍遍催促他:“寶寶乖, 趕緊上床, 要不來不及去公園了。 ”可他就像聾子似的, 毫無反應。
專家解密
要看到很好的一面, 注意力集中, 并有很好的對策“不予理睬”。 這樣就不會被輕易干擾。 時間是抽象的, 幼兒普遍缺乏時間觀念, 這種現象是正常的。
一對一支招
日常生活是有作息時間的。 父母需要制定規矩和運用策略。
Advertisiment
破解寶寶的8種難搞行為 怎樣矯正孩子的撒潑行為 孩子頂嘴原因及處理方法
清楚認識孩子的人來瘋 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對付亂扔東西的“壞”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