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破譯 寶寶的疾病性啼哭大解說

病因型啼哭和無病因型啼哭, 表達的意思無非兩種:“爸爸媽媽, 我需要……”或者是“爸爸媽媽, 我病了!”嬰兒不具備說話能力, 用什麼方式述說自己的要求和需要、不適與痛苦, 啼哭就是嬰兒的語言, 嬰兒用這種特殊的語言和周圍的人交流。 父母可通過寶寶的哭聲瞭解寶寶, 給稚嫩的小生命以關懷、愛護, 幫助他們解決饑餓、不適、痛苦與疾病等問題。

陣發性劇哭:“肚子疼啊!”

陣發性劇哭就是一陣陣發作的劇烈哭鬧, 發作的間隔時間長短不一, 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也長短不一, 常伴有躁動不安。 由於間歇時嬉笑如常,

Advertisiment
有的父母就認為是寶寶發脾氣鬧人, 忽視了疾病的可能。 當發生陣發性劇哭時可能是急腹症, 應及時看醫生。

突發尖叫啼哭:“啊!我頭痛欲裂!”

突發尖叫啼哭就是哭聲直, 音調高, 單調而無回聲, 哭聲來得急, 消失得快, 即哭聲突來突止, 很易被認為是受驚嚇或做“噩夢”。 突發尖叫啼哭可能是頭痛的表達, 是一種危險信號。

連續短促的急哭:“我喘不過氣來。 ”

連續短促的急哭, 其特點是哭聲低、短、急, 連續而帶急迫感, 好像透不過氣來, 同時伴有痛苦掙扎的表情。 這是缺氧的信號。 當出現此種啼哭時, 媽媽應解開寶寶的衣領、褲帶及各種束帶, 墊高肩部, 使頭略向後仰, 頸部伸直, 切莫緊緊抱著寶寶。

小鴨叫樣啼哭:“嗓子難受得不行。

Advertisiment

小鴨叫樣啼哭顧名思義, 哭聲似小鴨鳴叫, 若同時出現頸部強直, 則應考慮是否有咽後壁膿腫, 應把這種哭聲與一般的聲音嘶啞相鑒別。 聲音嘶啞是感冒引起的咽炎或喉炎引起的, 而咽後壁膿腫較危險, 若膿腫潰破, 膿汁可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 故若出現小鴨叫樣啼哭應及時就醫。

呻吟低哭:“我病得很重, 沒有力氣大聲哭了。 ”

呻吟和啼哭有所不同, 它不帶有情緒和要求, 似哭又似微弱的“哼哼”聲, 表現無助的低聲哭泣, 是疾病嚴重的自然表露, 當寶寶大哭大鬧時, 很易引起父母的重視, 但寶寶在疾病過程中出現呻吟低哭, 卻往往被父母忽視。 請儘快就醫。

夜間陣哭:“我的屁屁奇癢難受!”

寶寶白天玩耍如常, 入睡前還嬉笑,

Advertisiment
但入睡後不久(20分鐘~2小時), 出現一陣突然的哭鬧, 好像用針紮了一下, 哭得突然、劇烈, 這可能是蟯蟲作怪。 蟯蟲多在寶寶入睡後爬到肛門周圍產卵, 造成寶寶肛門奇癢, 若寶寶哭鬧時用小手抓屁股則有助於診斷, 媽媽可在寶寶入睡後觀察肛周有無“細線樣小蟲”爬出, 或用龍膽紫塗抹肛周, 也可用蟯蟲膏塗抹。

夜間閉眼啼哭:“我總睡不沉, 缺鈣!”

寶寶夜間睡眠不安, 如同受驚嚇一般, 哭一會兒, 睡一會兒, 睡得很不安寧, 很輕的動靜就可引起寶寶哭鬧, 寶寶常呈睡眠狀, 閉著眼睛哭, 同時出現肢體抖動, 多是缺鈣的表現。

嘶啞啼哭:“我嗓子是啞的。 ”

哭聲嘶啞, 呼吸不暢, 一陣陣地哭伴咳嗽, 聲似小狗叫, 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咽炎。

陣發性啼哭伴屈腿:“肚子總是疼!”

Advertisiment

寶寶表現陣發性劇哭, 雙腿蜷曲, 2~3分鐘後又一切正常, 但精神不振, 間歇10~15分鐘後再次啼哭, 若再伴有嘔吐, 則腸套疊的可能性極大。

陣發性啼哭伴滿床打滾:“我的肚子劇痛。 ”

寶寶陣發性劇哭伴滿床打滾, 額部出汗, 面色發白, 哭聲淒涼, 拒絕任何人觸摸腹部。 若欲上前觸摸時, 寶寶驚恐萬狀, 很可能是膽道蛔蟲, 腸套疊;若哭鬧並不很劇烈, 忽緩忽急, 時發時止, 無節奏感, 又喜歡揉肚子, 則可能是腸蛔蟲症, 消化不良。

突發尖叫啼哭伴發燒、嘔吐:“我得了很嚴重的病!”

寶寶突發尖叫啼哭同時伴發燒、噴射性嘔吐, 兩眼發直, 精神萎靡, 面色發灰, 可能患有腦膜炎等腦內感染性疾病。

突發尖叫啼哭伴陣發性青紫:“我的腦子好像憋壞了!”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出生時有產傷或窒息史, APGAR評分低, 當出現尖叫樣啼哭同時伴有陣發性青紫, 面肌及手足抖動時, 應想到腦出血的可能及缺血缺氧性腦病。

連續短促急哭伴咳喘:“你看看我的呼吸道壞成什麼樣子了!”

當患肺炎、毛細支氣管炎時, 可表現為連續短促的急哭伴咳嗽、喘憋、口唇發紺、鼻翼扇動等, 還可伴有發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