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碎碎念,你用對了嗎?

1

游泳館要閉館了, 許多孩子玩在興頭上, 各派家長使出絕招:

“事實派”家長, 擺事實, 講道理, 看到孩子無動於衷, 有人背包做欲走狀, 激怒了孩子。

“嚇唬派”的家長, 專挑驚悚的說:“保安叔叔帶警棍趕人了!”“晚上有鯊魚哦!”……這招對年幼的孩子貌似有效, 大孩子卻作出嘲笑表情。

“利誘派”的家長拋出誘餌:“去吃夜宵了”“回去給你看電視!”……這招對某些孩子有效, 也有孩子討價還價。

“行動派”的家長跳進泳池, 把孩子撈出來。 這種方式, 貌似效果好, 實則壓抑了孩子個體的感受。

“逃避派”的家長, 以爺爺奶奶為主力軍。 他們直接請管理員關掉一半的燈,

Advertisiment
逼著孩子們撤退。 等孩子一上岸就浴巾、水杯、零食伺候。

我發現一位中年父親蹲在岸上, 對水中的兒子說:“我知道你還想玩水, 今天你進步了很多, 我感覺你遊得比昨天好。 可是, 游泳池快要閉館了, 頂多還有十分鐘, 這裡就變黑了……”

五六歲大的兒子, 一邊聽著爸爸嘮叨, 一邊用腿踢水。 這位父親接著說:“我本想咱們按時回家, 我可以看會電視。 看來我的電視泡湯了, 昨天的情節是……不知道我今天能不能接得上……寶貝, 你喜歡玩水, 是不是想多待一會兒?”

小男孩一邊抽泣一邊說:“我還想再跳幾次水……我喜歡游泳池。 ”

“我知道你不想被趕出來……”這位爸爸喋喋不休, 講自己小時候被遊樂場管理員驅逐的故事。 他說話時不慍不火,

Advertisiment
滿面真誠。

不過, 我發現這位父親的“碎碎念”頗有效果。 一陣抽泣後, 小男孩自己平靜下來, 乖乖離開泳池, 收拾自己的東西, 快樂地跟著父親走了。 看到他們父子興高采烈地討論“電視節目”, 我向這位父親豎起了大拇指。

這場“碎碎念”中, 這位父親只講事實, 並不脅迫孩子。 自始至終, 他態度平和, 耐心溫柔, 富有同理心。 最難能可貴的是, 他沒因兒子起初的不順從而失落, 更沒用一個強烈感情☆禁☆色彩的詞彙。

2

日常生活中, 有三種錯誤的“碎碎念”, 頗類似於小說《西遊記》中唐僧與徒弟們的交流方式。

正如唐僧動不動就貼“潑猴”標籤一樣, 很多家長一看孩子不乖, 就給孩子貼上“太皮了”“人來瘋”“不聽話”“發神經”等標籤, 當著眾人念叨。

Advertisiment
有些孩子貌似臉皮厚, 內心卻失去了應有的尊嚴與自信。 大多數孩子, 會被家長激烈的情緒和批評詞彙唬住, 根本領會不到話語中的本意。

第二種“碎碎念”, 是唐僧的看家本領——“緊箍咒”:有些家長營造緊張的氣氛, 挑起孩子的恐懼感來控制孩子;用刺耳傷人的詞語戳痛孩子, 讓其感到羞愧。 孩子表面上讓步, 內心深處卻極度無助。

還有一種溫和的“碎碎念”, 頗像唐僧讚賞沙僧的方式。 家長用貌似肯定的方式委婉地控制孩子, 讓孩子失去說“不”的勇氣。 比如, 當孩子想拒絕時, 家長說“我知道你是最乖的”, 或者家長一遍遍跟外人吹噓“我家孩子從不惹我生氣”……這種碎碎念, 締造了許多外表優秀卻內心痛苦的“成功者”。 孩子們降服于家長們不斷重複的暗示性話語,

Advertisiment
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去討人喜歡。 然而, 他們內心深處一直困惑:我為什麼如此渺小、沒自由?

將成功與失敗的“碎碎念”對比後, 我們明白:“碎碎念”是中性的, 成敗與否, 在於其背後的教育理念。

舉例說, 孩子房間髒亂不堪, 你要求他打掃而他不願意。 這時候, 錯誤的碎碎念是不斷嘮叨——“房間乾乾淨淨的, 你才會舒服”“你是愛乾淨的好孩子, 為什麼不打掃呢?”“你不覺得生活在豬窩裡很糟糕嗎?”“你這個不聽話、髒亂差的壞孩子”……人們很少反思:當孩子被氣勢奪人地詰問時, 是否會感受“我要人來告訴我應如何感受嗎?”“我真那麼糟糕嗎?”……縱然孩子屈服于你, 打掃衛生了, 但他內心深處並不願意。

Advertisiment
故此, 有些孩子在家裡會打掃衛生, 然而當他一離開家庭獨自生活, 就恢復“在豬窩裡愜意生活”的本來面目。

正確的碎碎念, 基於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與愛。 家長要表達:即使孩子說“不”, 即使他不改變髒亂差的習慣, 他依舊是可愛的孩子。

正確的碎碎念, 基於家長真誠的態度。 希望保持房間清潔的人, 是家長自己, 而非孩子, 那麼我們就真誠地對孩子說:“我希望房間保持乾淨, 你是否願意幫助我?”

正確的碎碎念, 在對孩子提要求時, 只陳述事實, 不使用羞辱性的詞彙。 比如:“垃圾桶3天沒倒了。 ”“地板上的灰真多啊!”

如果我們把孩子當做完整的個體, 賦予他尊嚴與自由的話, 即使孩子不幫忙, 我們也可心平氣和, 讓他在看著我們勞動時感到輕鬆, 沒有負罪感。稍後,孩子看到清潔的房間時,他或許會心悅誠服地感受到井井有條的好處。長大後,他或許會變得愛乾淨,或許會找一個愛乾淨的人一起生活。

無論何時,當孩子感到被接納、愛與尊重時,內心的自覺才能生長,才能感受到大人提的是“建設性的意見”而非“一味的貶損”。如果我們將自己的角色從“孩子否定者”,轉換為“孩子欣賞者”,如果我們慢半拍說話,把帶有強烈負面情緒的話,在大腦裡過濾一下,那麼我們的碎碎念內容會隨之改變,親子間的互動也會隨之改變。

沒有負罪感。稍後,孩子看到清潔的房間時,他或許會心悅誠服地感受到井井有條的好處。長大後,他或許會變得愛乾淨,或許會找一個愛乾淨的人一起生活。

無論何時,當孩子感到被接納、愛與尊重時,內心的自覺才能生長,才能感受到大人提的是“建設性的意見”而非“一味的貶損”。如果我們將自己的角色從“孩子否定者”,轉換為“孩子欣賞者”,如果我們慢半拍說話,把帶有強烈負面情緒的話,在大腦裡過濾一下,那麼我們的碎碎念內容會隨之改變,親子間的互動也會隨之改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