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主要來源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是熱量的主要來源, 但是對運動員而言, 真正持久的可能還是碳水化合物。

美國《運動健身的醫學與科學》雜誌報導, 將一群長途自行車選手分為兩組, 第一組提供高脂飲食, 第二組提供高碳水化合物飲食, 結果兩組在前三周成績表現都一樣, 但是從第四周開始, 第二組的選手就比較不容易疲倦, 利用氧氣的效率也明顯提升。

於是其他的賽車手紛紛改道進入骨骼、肌肉裡的細胞, 偏偏色胺酸定住不動, 這時候血液中色胺酸就變得比較有競爭力, 捷足先登抵達大腦。 腦中的色胺酸一多,

Advertisiment
想打起精神也難。

臺北醫學院保健營養學系主任謝明哲就拿“飯桶”做比喻。 很會吃飯的人, 因為吃了太多的碳水化合物進肚子裡, 導致血清促進素增加, 就會昏昏欲睡、反應較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醫療研究中心營養學家羅伯·哈斯, 在《透過食物管理你的心智和一心情》書中建議, 保持頭腦清醒的訣竅是, 先吃蛋白質, 再吃碳水化合物。

一位美國律師老是抱怨他的歐洲對手, 因為他永遠要花一天的時間來開會, 而且中間常常有一頓豪華午餐。 這位律師困擾地說, 每當吃完牛排, 沙拉, 蔬菜等食物後, 他大腦就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 什麼法律知識都想不起來。

後來這位律師按照哈斯的建議, 在午餐約會中不吃肉、乳酪和甜點,

Advertisiment
只淺嘗魚排、沙拉和蔬菜, 終於搞定這位難纏的歐洲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