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社會規範敏感期
大約兩歲半左右至六歲是幼兒社會規範敏感期, 孩子從依賴父母、自我中心的狀態, 逐漸學會結交朋友, 喜歡參與群體活動, 這就說明孩子進入了社會規範的敏感期。 社會規範敏感期的教養有助於孩子學會遵守社會規則、生活規範, 以及日常禮節, 抓住時機教養, 有利於將來遵守社會規範, 擁有自律的生活, 和他人輕鬆交往。
社會規範敏感期出現的時間
社會規範敏感期發生在2。 5歲-6歲期間。
兩歲半以上的幼兒, 開始關注身邊的同伴, 產生了結交朋友的願望,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
Advertisiment
社會規範敏感期時的訓練
2歲半的寶寶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模式, 對群體活動有了更為明顯的傾向, 與小夥伴之間的關係有了長足的發展, 對一些社會規範的東西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進入社會規範敏感期。 加上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處在樂於模仿的階段, 不管看到他人有什麼樣的行為, 他都會充滿激情地去模仿。
Advertisiment
2歲以後, 寶寶的自我意識萌芽, 他們會非常樂於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此時, 千萬不要為了省事而打壓他的這種積極性。 相反, 我們可以從培養寶寶自我服務意識入手, 讓他嘗試自己穿衣、吃飯、整理自己的圖書和玩具,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他自我服務意識建立起來之後, 我們可以更進一步——有意識地鼓勵他參與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動。
除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
Advertisiment
此外, 適當給寶寶一些約束也是必不可少的。 對於一些原則性的問題, 我們一定要溫和而堅定地執行, 並且, 絕對不要因為寶寶存在某些叛逆行為而大動肝火。
Advertisiment
社會規範敏感期時的教養措施
第一、及時捕捉孩子的社會敏感期。
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並不完全相同, 因此父母只有細心地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性特質, 才能有的放矢地實施教育。 對於兩歲半左右的孩子, 家長要特別關注孩子的社會性行為, 如以往孩子對父母的要求不理解、不採納, 但到了兩歲半, 孩子逐漸理解並遵循父母的要求做事情, 這說明孩子在逐漸調整自己的行為, 與周圍環境的規則相適應。
Advertisiment
第二、創設豐富而適宜的社會性環境, 促進幼兒社會能力的形成。
社會交往知識的獲得與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完成的。 然而, 在當今獨生子女家庭中, 孩子缺少玩伴, 缺乏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因此, 要求家長有意識地創設豐富而適宜的環境, 如帶幼兒到社區, 或去親戚朋友家與更多的小朋友交往, 滿足孩子交往的需求, 讓孩子在與同齡夥伴的交往中, 學習協商、謙讓、合作等多種社會性技能。 家長還要帶幼兒參加社會性活動,如聚會、參觀、演出等,在眾多社會性活動中,給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
第三、抓住偶發事件,發展幼兒的社會能力。
孩子社會能力的形成過程,是幼兒自我心智與社會規範相互作用的過程,也是幼兒根據理解、接納社會規則而不斷進行自我調適的過程。所以在社會行為中,會有許多矛盾衝突的事件發生,如孩子與好朋友爭搶玩具、因為找不到好朋友而沮喪、因為小魚死去而傷心落淚、由於保護自己的好朋友將另一個小朋友打傷了等等,這些偶發事件都說明了孩子有社會發展的需求。但由於孩子的能力尚在發展中,不能恰當地理解和使用規則而倍感困擾。這時,家長一定不要盲目替孩子把問題解決掉,而應和孩子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最好策略,幫助孩子理解、接納、確立適宜的社會規範,學會解決社會規範性問題的能力,獲得移情、利他等社會性技能。
第四、適時協助而不干預。
在具體事件的處理中,父母還要為孩子提供寬鬆、民主的生活環境,首先讓孩子自己做,不要過多干預,並適時予以協助、指導。因為社會性行為需要孩子在具體的社會性事件中親自體驗、自我調整,自我建構社會性經驗,所以,孩子處於社會性發展的敏感期中,家長應該做到適時協助而不干預。
家長還要帶幼兒參加社會性活動,如聚會、參觀、演出等,在眾多社會性活動中,給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第三、抓住偶發事件,發展幼兒的社會能力。
孩子社會能力的形成過程,是幼兒自我心智與社會規範相互作用的過程,也是幼兒根據理解、接納社會規則而不斷進行自我調適的過程。所以在社會行為中,會有許多矛盾衝突的事件發生,如孩子與好朋友爭搶玩具、因為找不到好朋友而沮喪、因為小魚死去而傷心落淚、由於保護自己的好朋友將另一個小朋友打傷了等等,這些偶發事件都說明了孩子有社會發展的需求。但由於孩子的能力尚在發展中,不能恰當地理解和使用規則而倍感困擾。這時,家長一定不要盲目替孩子把問題解決掉,而應和孩子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最好策略,幫助孩子理解、接納、確立適宜的社會規範,學會解決社會規範性問題的能力,獲得移情、利他等社會性技能。
第四、適時協助而不干預。
在具體事件的處理中,父母還要為孩子提供寬鬆、民主的生活環境,首先讓孩子自己做,不要過多干預,並適時予以協助、指導。因為社會性行為需要孩子在具體的社會性事件中親自體驗、自我調整,自我建構社會性經驗,所以,孩子處於社會性發展的敏感期中,家長應該做到適時協助而不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