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祖輩撫養的問題

問題一:家庭教育觀念不一致最有害

如果三代同堂住在一起, 那麼因為觀念的原因, 非常容易導致衝突, 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 曉強剛4歲, 特別能吃, 他在幼稚園一頓能吃11個包子, 回家還照吃不誤。 媽媽無奈向奶奶提議, 曉強從幼稚園回來就別給他東西吃了。 可奶奶說, 現在家裡經濟條件這麼好, 孩子想吃點東西還控制, 那不成了舊社會?結果, 在奶奶的溺愛下, 曉強現在已經45公斤多了, 腰圍比媽媽還粗。 有一次, 媽媽不讓他再吃巧克力, 曉強竟然揮拳向媽媽打去, 打得媽媽鼻血直流!兒子一直在看電視,

Advertisiment
父親讓孩子關上電視寫作業, 孩子沖著父親沒好氣地罵了一句。 父親嚴厲批評孩子沒教養, 奶奶卻在一旁說:“別說了, 他比你小時候聰明, 你這麼大時還不會罵人呢!”
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茫然, 他並不知道該聽誰的, 權威意識喪失, 價值觀念和正確的行為習慣難以建立, 再大一些之後, 孩子會利用不同成人之間的語言為自己的各種不良行為尋找藉口, 為利用爺爺奶奶的話來反駁爸爸媽媽, 也會利用爸爸媽媽的話來反駁爺爺奶奶, 這非常致命。

問題二:溺愛是祖輩們的通病

一些專家將從小在托兒所、幼兒園長大的孩子與祖輩帶大的孩子進行心理比較, 發現他們截然不同。 那些在幼兒園長大的小學生群體意識強,

Advertisiment
適應能力強, 社交圈子大, 許多事都能自己動手做, 膽子大, 很小就能橫穿馬路。 而由祖輩帶大的學生則不然, 有的二 三年級了, 還要老人接送, 萬事不能動手, 像提書包這樣的事也不想幹。 碰到問題。 稍不如意就哭, 就撒嬌, 缺乏應變能力, 不合群。
溺愛是祖輩帶孩子的主要問題。 老年人出於對第三代的過分疼愛, 常常對孩子百依百順, 關懷備至, 所以老人帶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也有的老年人對孫輩有求必應, 只要是孫輩提出的要求, 不管是合理的, 還是不合理的, 一律給予滿足。 這樣的孩子往往霸道, 一意孤行。 還有的老年人容易對孩子的缺點“護短”, 與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態度不一致。 之所以產生上面的這幾種情況,
Advertisiment
主要還是“隔代親”的“親”字氾濫, 祖輩對孫輩常常包辦代替一切, 有求必應, 缺點包容, 錯誤體諒。 這樣的教育必然阻礙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和獨立行為的發展。

問題三:經驗代替科學的幼稚教育常識

一項“隔代家庭中家教現狀的調查”顯示, 祖輩和父輩在教育孩子的觀念方面的確存在巨大差異。 據抽樣調查統計, 在“從孩子3歲時的表現就可能看到他的將來嗎”這個問題上, 有70%的祖輩表示同意, 而父輩同意此觀點的只有21%。 在“您向孩子提出恰當的要求後, 能否堅持到底不改變”的問題上, 能不改變的祖輩只有27%, 父輩則達46%, 可見祖輩對孩子的溺愛遠勝於父輩。 另外, 不能經常發現孩子缺點的祖輩有33%, 父輩只有3%, 顯然祖輩對孩子的瞭解、觀察遠不如父輩。

Advertisiment
育兒觀念方面的巨大差異必然導致教育結果的不同。
 

問題四:祖輩的“看管方式”導致孫輩活動範圍封閉

在一些社區內, 我們常常看到老人帶著孩子在路邊、樓下坐著曬太陽, 孩子們或者乖乖地坐著, 看行人來來往往;或者被老人攬在懷裡, 聽老人們拉著家常。 這種現象的產生是有一定原因的。
在前面提到的“隔代家庭中家教現狀的調查”中我們還發現, 在“您是否鼓勵孩子在戶外奔跑、跳躍、盡情玩耍”的問題上, 祖輩與父輩差異極大, 經常鼓勵的祖輩只有12%, 而父輩卻有55%。 由於祖輩對孩子採取限制多於引導的“看管方式”, 所以孩子的主動交往意識弱, 隔代家庭中孩子主動找小朋友玩耍的只有9%,

Advertisiment
非隔代家庭的孩子則達24%。
幼兒和兒童時期恰恰是孩子求知欲強、體力和腦力活動充沛的關鍵時期, 這個階段需要給他們合理的智力刺激和運動量。 如果把孩子封閉在小環境內, 孩子往往容易養成內向、不愛活動的習慣和生活方式。 這樣的孩子適應社會的程度與那些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會有所區別, 這對孩子的成長顯然是不利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