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祖輩給孩子樹立誠信榜樣的策略

誠信是一種美德, 更是立人之本, 它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性格塑造, 甚至影響著孩子對未來的適應和發展。 要使孩子一生擁有這種美德, 就要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播下誠信的種子,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比任何言語更為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 當祖輩和孩子外出, 孩子要買玩具而祖輩不想替他買時, 會騙他說先回去, 等回來再買, 但回來時就不買了;當孩子生病怕痛不肯打針時, 祖輩會騙他說一點也不痛。 這種有意無意間的言行舉止, 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祖輩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 是孩子效仿的第一榜樣,

Advertisiment
是最直接的誠信品質的播種者。 因此, 祖輩在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誠信教育的同時, 更要以身作則, 通過自己的言行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有一項心理學家的調查會讓你很震驚: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東西, 包括電視節目、書本、玩具以及父母的郊遊承諾, 孩子起碼可以牢記半年以上。

因此, 祖輩不要低估孩子的記憶力, 要時刻將“說到做到, 決不食言”的光輝形象樹立在孩子心中, 讓孩子對自己有足夠的信任。 老人常常無意識地給孩子一些不能實現的承諾, 可能是隨口說說, 但孩子就會牢牢記住。 祖輩們不講誠信, 孩子也會學得不誠信。 很多時候, 孩子會向老人提一些很無理和不切實際的要求, 而這些是根本無法滿足的,

Advertisiment
有一些心軟的祖輩不想讓孩子失望, 而且這時如果直接拒絕, 孩子會受不了, 於是他們往往假裝妥協而暫時答應了但最後卻不去兌現, 其實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所以遇到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祖輩們應該講清楚, 讓孩子明白他要求得不合理, 引導他放棄。 同時, 祖輩不僅自己要講誠信, 更要尊重孩子與同齡人的約定, 儘管有時不是很如意。 當孩子做了守信的事情, 應及時給予他們表揚和鼓勵。

策略寶典

A.許諾之前要三思, 答應孩子的事情要做到

祖輩要慎重許諾, 許諾之前請三思。 不打算去做的事情就不要答應, 自己不確定能否做到的也不要滿口答應, 一些為期尚遠的計畫, 更不要說得振振有詞, 誰也不能保證中間會有什麼變化。

Advertisiment

B.孩子該做的事情不要許諾

吃飯穿衣等自理行為, 本來就是孩子應該做的事情, 這時候祖輩就不要許諾, 否則孩子為了獎勵而去做, 不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

C.多用精神許諾

許諾包括物質許諾和精神許諾, 適當的物質許諾是可行的, 但不能過度, 否則孩子容易滋生虛榮、自私等不良習性, 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精神許諾主要指的是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如講故事、買書籍、帶孩子郊遊、上公園等。 這樣既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又能增長孩子的見識, 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開闊孩子的視野, 陶冶孩子的情操。

D.不以哄騙的方式教育孩子

有時, 祖輩為了讓孩子聽話, 或讓孩子達到某種要求, 就哄騙孩子,

Advertisiment
比如對孩子說“如果你聽話, 週末就帶你去公園玩”, 孩子確實一時安靜下來, 但如果發現祖輩的承諾沒有兌現, 可能就會大鬧不止。 其實, 這種交換式的教育, 原本就存在一定的隱患, 易形成“沒有條件, 我就不聽話”的錯誤思維模式。 因此, 與其給孩子開空頭支票, 不如把原本哄騙時許下的諾言去落實。 因此, 祖輩要謹慎言語, 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更不要用哄騙來讓孩子聽話。 雖然能換來孩子的片刻安靜, 但孩子卻開始明白, 隨便許諾沒什麼大不了, 說到做不到是很正常的。 時間長了, 他們也會以哄騙達到自己的目的, 祖輩們得不償失。

E.諾言沒兌現時及時向孩子解釋

因為孩子的思維比較單一, 比大人更加重視承諾和誠信,

Advertisiment
如果大人對孩子許諾而不兌現, 事後又沒有任何解釋和證明, 就會變成謊言。 所以如果確實有不得已的原因, 答應孩子的事情真的兌現不了, 祖輩們要及時向孩子道歉, 給孩子合理的解釋, 並認真地自我批評, 爭取下次滿足孩子的要求, 讓孩子從內心理解和原諒爺爺奶奶。 另外, 祖輩們在事後, 還是應該設法兌現諾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