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禮", 字典上的解釋是:由一定社會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 大家共同遵守的禮節。 "儀"是指人的容貌、舉止。 "禮儀"指的就是"人類社會交往中應有的禮節儀式。 "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禮儀, 號稱"禮儀之邦"。 孔夫子曾說過:"不學禮, 無以立。 "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 就必須從學禮開始。 可見, 禮儀教育對培養文明有禮、道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當今的青少年學生中, 不少人對應有的禮儀不重視,

Advertisiment
禮儀觀念淡薄, 導致思想品德滑坡。 一些人在學校裡, 不會尊重他人, 不會禮讓, 不講禮貌;在社會上不懂怎樣稱呼他人, 甚至隨心所欲, 滿口粗言爛語;在家裡不懂孝敬長輩, 唯我獨尊, 任所欲為等形象屢見不鮮, 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自古以來" 禮儀之邦"的美稱, 會不會斷送在當今的青少年手中。 可見青少年學生中, 深入開展禮儀教育, 重塑中華民族"文明禮儀"的新形象, 培養文明有禮的新一代, 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學習"禮儀", 首先要以學會尊重他人為起點, 禮儀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現形式, "禮儀"從話裡來, 話從心中來, 只有從內心尊重人, 才會有得體的禮儀言行, 尊重他人是人與人接觸的必要和首要態度。

Advertisiment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 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 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 周恩來同志一生鞠躬盡瘁, 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 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 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 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範, 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其次, 學習"禮儀", 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為基礎。 自尊, 即自我尊重, 是希望被別人尊重、不向別人卑躬屈節, 也不容別人侮辱、歧視的一種心理狀態, 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表現, 並以特定的方式指導人的行動, 是一種積極的行為動機。 正確的自尊心應具有待人謙遜、不驕不躁的品格。

Advertisiment
青少年學生在學會尊重他人時, 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 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時, 其內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所以, 培養青少年學生高尚的人格, 養成自尊、自愛、自律的良好品德顯得尤為重要。 禮儀教育可以作為動力和導向, 在青少年學生的個體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

再次, 學習"禮儀"要重在實踐, 一個人的禮儀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來, 不說不動就不能說某個人有沒有"禮儀", 每個人都要在理解禮儀要求的基礎上, 敢於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時的待人接物中展現自己文明有禮的形象。 一些學生平時也知道要講文明、懂禮貌, 但在公共場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時, 其"禮儀"規範就無法發揮, 這是他們缺乏自信的表現。

Advertisiment
要教育青少年學生樹立信心, 懂得在應用得體的禮儀言行的同時, 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 要敢於展示一個有禮、自信、文明的自我, 並且充分利用各種場合、機會去表現這一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