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天給幼兒吃南瓜的5個理由

理由一:應景

源自于古英格蘭和愛爾蘭的塞爾特民族的萬聖節, 這項在當時稱作Samhain的慶典意謂著收成的結束與冬季的來臨。 在這一天小朋友們會穿著女巫、精靈等特異的裝扮, 手上提著南瓜燈籠, 挨家挨戶地模仿妖怪來索取糖果、糕餅, 嘴裡還會大喊著:“不給糖就搗蛋(trickortreat)!”

理由二:改善秋燥症狀

秋天氣候乾燥, 許多小朋友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嘴唇乾裂、鼻腔流血及皮膚乾燥等症狀。 現在又是“流感”高發季節, 媽媽不免為寶寶的健康擔心。 專家建議, 給孩子增加含有豐富維A、維生素E的食品, 可使兒童增強機體免疫力,

Advertisiment
對改善秋燥症狀大有裨益。 南瓜所含的β胡蘿蔔素, 可由人體吸收後轉化為維生素A。 另外南瓜含豐富的維生素E, 能幫助各種腦下垂體荷爾蒙的分泌正常, 使小朋友生長發育維持正常的健康狀態。

理由三:治病

多吃南瓜也可用于兒童蛔蟲、絛蟲、糖尿病的治療, 並能減少麻疹的患病危險和死亡率。

理由四:補血

清代名醫陳修園說:“南瓜為補血之妙品”。 常吃南瓜, 可使大便通暢, 肌膚豐美, 尤其對女性, 有美容作用。 所以, 年輕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食用南瓜。

理由五:斷奶

南瓜多用於斷奶食物的製作, 且含豐富的糖分, 較易消化吸收。 南瓜是維生素A的主要供給源, 營養價值較高。 除做成湯、糊外, 還可以煮粥、蒸食、熬制、煮飯等。

Advertisiment

南瓜吃多吃少都非好事

吃太多, 變黃皮寶寶

南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 這種β-胡蘿蔔素廣泛地存在于黃葉蔬菜、水果當中, 包括像是南瓜、胡蘿蔔或是萵苣、柑桔等等。

當小朋友吃了太多的南瓜, 攝取過量的β-胡蘿蔔素時, β-胡蘿蔔素會沉積在表皮的角質層當中, 因此像是鼻子、人中、前額、手掌、腳掌、眼睛周圍、指甲旁、關節周圍, 或身體表皮皺折最多的地方, 皮膚會轉變成檸檬黃般的顏色, 讓小朋友看起來就像是黃疸一樣, 這種症狀被稱為胡蘿蔔素黃皮症。

胡蘿蔔素黃皮症和一般肝膽疾病造成的黃疸, 在外觀上看起來都是全身通黃, 一不注意, 可能會造成醫師誤判, 您知道這兩者要如何區分嗎?

這裡提供給您一種簡單的判斷方式:由於胡蘿蔔素黃皮症是因為β-胡蘿蔔素升高而形成的,

Advertisiment
這種黃並不會在鞏膜上著色;至於黃疸是因為膽紅素升高而形成的黃, 這種黃色是會在鞏膜上著色。

吃太少, 變夜盲寶寶

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 它會轉變為維生素A, 而維生素A和蛋白質結合可形成視蛋白在視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旦缺乏胡蘿蔔素會導致夜盲甚至全盲的嚴重後果, 這點在小朋友身上更為明顯。

南瓜的正確食量

胡蘿蔔素太多, 全身變黃嚇死人;胡蘿蔔素太少, 會影響視力。 這不就像萬聖節前夕到處敲門的小鬼頭一樣嗎?若不好好處理(招待treat), 他可是會大大地搗蛋(trick)一番喔。 所以, 給孩子食用南瓜, 每天不要超過一頓主食的量即可。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