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天,寶寶拉肚子如何護理?

秋季是嬰幼兒腹瀉的頻發季節, 腹瀉的發生有兩種不同原因, 護理拉肚子寶寶的媽媽們要對症下藥才行。

嬰幼兒腹瀉又稱腹瀉病,

Advertisiment
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及大便性狀有改變為特點的小兒常見病。 尤其以6個月-2歲嬰幼兒發病率較高, 夏、秋季節多見。 幼兒腹瀉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兩大因素引起, 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病原為細菌與病毒。 引起腹瀉的細菌最多見的是大腸桿菌;病毒最多見的是輪狀病毒。 平時講的嬰幼兒腹瀉是指由大腸桿菌引起的腸炎, 一般把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稱為嬰幼兒秋季腹瀉。

非感染性腹瀉發病原因可由飲食不當引起, 如食物過量或不足(可導致饑餓性腹瀉), 食物成分不適宜或變化過快, 如突然增加輔食或改乳類為穀類食物, 或喂澱粉、蔬菜、脂肪比例不當等。 對某些食物過敏、氣候變化、受涼等也可引起腹瀉。

Advertisiment
孩子發生了腹瀉應如何護理呢?

1、護理腹瀉病兒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液體, 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丟失過多而發生脫水。 可以隨時喂水、米湯、果汁, 最好喂服口服補液鹽。 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枸櫞酸鈉等成分, 可補充因腹瀉、嘔吐所丟失的電解質及體液, 調節人體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現各醫院和藥店均可提供此藥。 服用方法是將一小袋口服補液鹽溶于500毫升溫開水中, 在一天內分多次服用。 服用量的多少以“丟失多少, 補充多少”為原則。

推薦閱讀:“小雞雞”的問題不可小瞧 怎樣關注男寶寶的小雞雞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2、對於腹瀉病兒的飲食原則是:調整飲食、繼續進食。 母乳餵養的繼續母乳餵養, 若病兒不是母乳餵養的可用病兒日常食用的奶或乳製品繼續餵養。 6個月以上病兒可繼續吃已習慣的平常飲食, 如粥、麵條、雞蛋、蔬菜等。 但加工要細、碎使之容易消化, 避免在腹瀉時變化食物品種或給不易消化食物。

3、護理感染性腹瀉病兒, 應做好消毒隔離, 食具、水杯、水瓶要經常消毒。 衣物要勤洗、勤曬。 護理病兒後的雙手應反復清洗後, 再做其它事情。

4、做好臀部護理:病兒每次大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 並用溫開水沖洗肛門及周圍, 預防發生臀紅及泌尿系感染。 如已形成臀紅, 可塗鞣酸軟膏或金黴素魚肝油等。

Advertisiment

5、護理過程中應注意觀察並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及量的變化, 為醫生制定治療計畫提供依據;還要注意觀察病情, 如果病兒在家治療護理期間病情不見好轉, 出現多樣便次數頻繁, 口渴明顯、雙眼凹陷、尿量明顯減少等脫水表現及高熱等症狀, 應帶孩子到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6、緩解腸痙攣, 減輕腹痛:腹瀉的病兒往往因腸痙攣引起腹痛, 進行腹部保暖可以緩解腸痙攣, 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 要蓋好腹部, 防止受涼;還可用熱水袋熱敷;喝些熱飲料或用溫手揉摸病兒腹部。

推薦閱讀:“小雞雞”的問題不可小瞧 怎樣關注男寶寶的小雞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