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寶寶護理要注意五要點

秋季是個疾病多發的季節, 寶寶護理一定要謹慎。 老話說的“春捂秋凍”, 對小寶貝的健康成長也是有意義的。 雖然寶貝沒有大人耐寒, 但始終處於運動狀態, 身體在隨時產生著熱量。

小編推薦:

寶寶用的濕巾健康是否達標 嬰兒的枕頭應該怎麼挑選

1.講衛生、防腹瀉

寶貝秋季有時突然拉肚時, 疾病質以屬“寒”者為多, 因為寶貝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容易著涼, 如果碰巧吃不衛生食物, 尤其是沾有“輪狀病毒”食物後, 往往就會腹瀉;所以秋季要特別注意食品清潔, 尤其是瓜果要確實洗淨再給寶貝吃次不要吃得太多。

Advertisiment

典型小兒秋季“寒”腹瀉特點是:起病較急常伴有咳嗽、發熱等風寒感冒症狀, 或有嘔吐瀉如水樣便, 臭氣不明顯時, 應該給寶貝消化道以休息, 可以禁食8-12小時, 禁食期間喂適量淡鹽水, 隨後再慢慢恢復飲食。

2.多飲水、潤秋燥

入秋以後, 空氣濕度降低, 人們明顯感覺到鼻腔和皮膚的乾燥, 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燥”。 秋燥是六種主要氣候致病因素之一。 秋季的空氣濕度雖然並沒有冬季低, 但因為氣溫相對偏高, 人體的代謝相對旺盛, 出汗多一些, 所以更容易出現肌體缺水引起的一系列症狀。

此時應該適當地增加喂水量和喂水次數, 或將梨、柑橘、荸薺、藕、葡萄等水果榨汁, 代替水經常喂給寶貝喝, 通常寶貝願意喝,

Advertisiment
並且有滋陰潤燥的效果。

3.善食譜、慎進補

寶貝在秋季食欲旺盛, 此時食物來源最豐富, 是調節寶貝營養狀況的關鍵時期。 要注意膳食平衡和各種營養素的攝入, 在保證合理的飲食情況下, 一般沒有必要給寶貝另外吃補藥和額外的營養品。

4.辨症狀、驅蟲患

寶貝最容易染上蛔蟲, 此時是驅蟲的最佳時機。 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打蟲藥, 因為錯誤的打蟲方法可能使蛔蟲在寶貝腹內亂竄, 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是否染上蛔蟲可根據一些異常現象大致得到判斷——

①常喊肚子痛, 尤以臍周部位為多, 揉按後可緩解。

②夜間睡眠易驚醒、磨牙和流口水。

③在面部、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橢圓形斑片, 上有細小灰白色鱗屑, 即俗稱的“蟲斑”。

Advertisiment

④無明顯原因, 皮膚常反復出現“風疙瘩”。

⑤有偏食表現, 並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如泥土、紙張、布頭等。

⑥吃得多且好饑餓, 愛吃零食, 吃得多也總胖不起來。

5.慢添衣、適溫涼

老話說的“春捂秋凍”, 即使對小寶貝的健康成長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雖然寶貝沒有大人耐寒, 但始終處於運動狀態, 身體在隨時產生著熱量。 可以給寶貝穿得稍微少一些, 不僅便於活動, 還可以增強體質, 使寶貝少患感冒。 添衣應該掌握一種循序漸進的原則, 使其逐步適應天氣的變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