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小兒易患病毒性腹瀉 母乳餵養可減少發病

正值初秋時節, 因天氣由熱轉涼, 細菌感染的腹瀉病已有所減少, 而由病毒所引起的嬰幼兒腹瀉較多, 其中以輪狀病毒所致的嬰幼兒秋季腹瀉最為典型。 秋季腹瀉一般發生在入秋之後, 一直持續到年底, 其中9-10月份為發病高峰。

疾病簡介

輪狀病毒性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多見於5歲以下的小兒。 輪狀病毒最愛侵犯6個月至2歲的寶貝, 起病急, 病情重, 發熱, 上呼吸道症狀重, 嘔吐多, 腹瀉頻繁, 排洗米水樣或蛋花湯樣水便。

本病經呼吸道、消化道傳播, 潛伏期為1-3天。 其特徵主要為:嘔吐首日2-6次,

Advertisiment
緊接著出現水樣腹瀉, 開始為白色, 繼而黃色似蛋花湯樣, 每日4-10餘次, 瀉量大, 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 病程平均為3-8天。

因嘔吐、腹瀉而致脫水明顯, 患兒大多接受靜脈補液。 抗生素、止瀉劑對輪狀病毒性腹瀉基本無效。

小於6個月的寶貝由於體內有來自媽媽的抗體保護不易患病, 母乳餵養的寶貝更少得秋季腹瀉, 3歲以上的寶貝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統逐步完善成熟, 也很少患秋季腹瀉, 而人工餵養的寶貝則容易被輪狀病毒所侵擾。

居家護理

對輕度脫水的寶貝, 可以口服補液鹽調治。 給寶貝喂口服補液鹽水應耐心細緻, 少量多次地喂, 每2-3分鐘喂1次, 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 以積少成多, 大約4-6小時即能糾正脫水。

Advertisiment
如果寶貝對口服補液不耐受, 或腹瀉程度加重, 應該帶寶貝去醫院, 採用靜脈輸液的方法補液。

如果患兒有食欲, 就應該繼續餵養, 母乳餵養的孩子仍可喂母乳;人工餵養的孩子, 應吃去乳糖的奶粉, 或1/2稀釋牛奶;已添加輔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麵條。

避免交叉感染, 發現腹瀉患兒和帶菌者要隔離治療, 糞便應做消毒處理。

預防措施

目前, 世界上還沒有對輪狀病毒感染有效的治療藥物, 因此使用輪狀病毒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該疫苗口服後, 可刺激機體產生對A群輪狀病毒的免疫力, 可用於預防A群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母乳餵養的寶貝較少發病, 這是人乳中含有特異性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抗體的緣故。

Advertisiment
同時, 媽媽一定要注意哺乳衛生, 平時注意保持乳☆禁☆房的清潔, 勤換內衣, 餵奶前要進行乳☆禁☆頭消毒, 減少感染的機會。

寶貝的餐具、炊具在使用前, 一定要注意消毒;奶瓶、奶嘴、湯勺、過濾紗布或漏網、榨汁機等食具, 每次使用前後建議用開水洗燙、煮沸、晾乾;冰箱內放置的食物必須加熱後食用;在常溫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過4個小時。

父母要糾正不良的餵養習慣。 每次給寶貝換尿布後、餵奶前、沖奶前、給寶貝餵飯前, 先用肥皂和流動的水認真洗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