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應加倍防範小兒疾病

防秋季嬰幼兒腹瀉

兩歲的苗苗這幾天腹瀉, 每天十幾次, 大便像蛋花一樣, 還有少量粘液, 食欲也大為減退, 摸摸頭, 還有點燙。 苗苗媽媽給她吃了藥, 腹瀉仍然不止, 趕緊帶孩子去醫院, 大夫診斷是秋季嬰幼兒腹瀉。

點評

秋季嬰幼兒腹瀉多發生於秋未冬初, 輪狀病毒感染是嬰幼兒秋季腹瀉的重要原因, 多發生於6個月——2歲的嬰幼兒。 該病起病急, 常伴有發熱(一般為38~40攝氏度)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腹瀉特點為大便次數增多, 每天可多至十幾至二十多次, 多為水樣或蛋花樣, 較大幼兒大便呈噴射狀, 無特殊腥味及粘液膿血。

Advertisiment
由於頻繁腹瀉與嘔吐, 患兒食欲又低下, 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現象, 嚴重者可出現電解質紊亂, 更甚者表現為皮膚乾燥、彈性差、尿少、四肢冷, 如不及時糾正將發展成迴圈衰竭危及生命。

孩子發生秋季腹瀉後家長不必驚慌, 但必須注意做好以下幾點:一、飲食調理。 一般主張在疾病期繼續給患兒餵食, 滿足其生理需求, 但應根據患兒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時的飲食習慣合理調整。 如母乳餵養的嬰兒應繼續哺乳, 暫停輔食, 人工餵養兒可喂以等量米湯、稀釋牛奶或其他代乳品, 較大兒童可給米粥及合適的易消化食品。 二、要糾正脫水。 孩子腹瀉脫水了, 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補液。 三、給予藥物治療。

Advertisiment
不必使用抗生素, 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乳酶生、媽咪愛等, 有助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

防小兒急性喉炎

三歲的樂樂這兩天夜間常咳嗽, 聲音嘶啞, 有時還發出“吼吼”的叫聲。 樂樂的媽媽給他服了不少急支糖漿, 但效果不佳, 只好去醫院, 醫生診斷:樂樂患上了急性喉炎。

點評

小兒急性喉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 多發於深秋時節, 其特點是起病迅猛, 症狀險惡。 這種病的患兒發病初起像普遍傷風感冒, 然而很快就會出現喉痛、聲啞, 甚至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等症狀, 此時患兒必須馬上去醫院搶救。

小兒急性喉炎多由病毒、細菌或過敏所引起, 多繼發於咽炎, 鼻炎或感冒著涼之後, 發病前1——2天有發熱、咳嗽、流涕、聲嘶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Advertisiment
精神狀態尚好。 隨著病情的進展, 炎症由咽部向下蔓延, 使喉腔粘膜發生炎性腫脹, 形成急性喉炎。

小兒急性喉炎常見於5歲以下的兒童。 急性喉炎是威脅小兒生命的嚴重疾病, 故應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在發病季節應積極做好預防工作, 注意小兒的防寒保暖, 讓小兒多到戶外活動, 以增強體質, 提高抗病能力。 還要教育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習慣, 避免與流感患者接觸。 孩子的臥室要經常開通窗門,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防小兒哮喘病

週末, 紅紅的父母帶著5歲的她去郊外旅遊, 回家後紅紅就感冒了, 一連幾天咳嗽不止, 喝了強力枇把露, 咳嗽不但不減輕, 還發生了哮喘。 紅紅媽不得不帶女兒去看醫生,

Advertisiment
醫生說紅紅得了小兒哮喘病。

點評

哮喘是小兒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臨床表現為胸悶、氣急、哮喘等症狀, 大多夜間加重, 被迫端坐呼吸, 額部冷汗, 徹夜難眠。

大量的臨床醫學統計資料表明,兒童哮喘80%以上在深秋時節發病或復發。 患兒常見的致病因素有灰塵、花粉、黴菌及蟎蟲等, 有些食物, 如魚、蝦、蟹、海產品等也是重要的致敏原。 紅紅的哮喘, 可能是週末隨父母郊遊對某些花粉過敏而引起的。

因此, 患兒的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生活及飲食, 儘量避免孩子與致敏物質接觸,這是預防哮喘的有效措施。 同時要注意加強營養, 讓患兒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 如瘦肉、豆製品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

Advertisiment
在日常生活中應防止小兒過度疲勞, 保證充足的睡眠, 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體質, 提高機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耐受力, 以減少發病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