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馱著大肚子, 終於在秋天生下了寶寶, 不再飽受酷暑的折磨。 那麼秋季坐月子是不是很簡單呢?那可不一定。
秋天坐月子應該注意哪些?天氣慢慢變冷, 需要注意溫度的調節, 在秋天坐月子, 因為不能著涼, 所以最好不宜出門, 但是月子期間運動依舊是最好的恢復方式, 不僅能恢復身材, 還能避免各種月子病。 那麼秋天坐月子應該注意哪些呢?
秋天來了, 坐月子的媽媽們做好準備了嗎?
1、日常多留心 防風謹慎行
秋季颳風多, 夜間或晨間氣溫比較低, 在日常通風的同時要注意及時關閉窗戶。 在進行通風換氣時,
Advertisiment
無論產婦還是嬰兒, 都需要陽光的照射。 只有在陽光照射下, 身體才會正常發育。 天較暖, 陽光好時, 產婦和嬰兒穿暖包好, 一同曬曬太陽有利健康。
床不要靠近視窗或正對視窗, 必要時產婦與嬰兒可暫去別的房間休息或活動。 新媽媽晚間、晨間如廁, 要注意保暖, 防止誘發產後風。
2、秋天坐月子(產褥期)要注意室內溫度和濕度
Advertisiment
因為白天氣溫較高, 室風的溫度也會上升, 如果溫度在25-26攝氏度, 可不必開空調, 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就可以了;如果氣溫高於28攝氏度, 就應當輕微開窗通風或短時開空調以便使室溫合適。 一般, 秋天有兩個特點:風和燥。 剛生產後的媽媽由於身體較虛, 應當避免在通風處乘涼, 如果室外有風, 那麼室內通風時應避免過堂風, 可以將一個方向的門窗打開, 將對面門窗關閉, 如果風很大, 則有在產婦居住的房間內儘量不要開窗以免受風。
適當的室內濕度不僅可以使媽媽舒適, 對於新生寶寶更是重要, 由於寶寶的皮膚很嬌嫩, 乾燥的空氣會對他造成傷害, 適當的濕度對於寶寶的健康非常有益。 秋天風多, 產婦一旦到室外去,
Advertisiment
夏季馱著大肚子, 終於在秋天生下了寶寶, 不再飽受酷暑的折磨。 那麼秋季坐月子是不是很簡單呢?那可不一定。
3、新媽媽淋浴時水溫要適宜, 同時注意防風
產後洗澡能解除分娩疲勞、舒緩精神, 而且還能保持身體清潔衛生, 減少發病。
但秋季坐月子的新媽媽, 最好在生產1周以後再洗澡。 洗澡時, 必須密室避風, 浴室宜暖和, 可提前開啟浴霸等浴室取暖設備, 將室內溫度調整至 20℃後再進入。 水溫以 37℃左右或稍熱為宜, 洗浴時間不要過長, 以 5~10分鐘為宜。 洗滌時避免大汗淋漓, 因出汗太多易致頭昏、暈悶、噁心欲吐等。 切忌接觸冷水, 以免引起腹痛及日後月經不調、身痛等。
洗浴必須淋浴, 不能坐浴。
Advertisiment
4、秋天坐月子(產褥期)要注意滋補適宜
秋天不像夏天那麼炎熱, 正是滋補的季節, 對於新媽媽來說, 秋天坐月子沒有了夏季進補的諸多禁忌, 但是也並非補得越多越好。 秋天除了進補一些魚湯、雞湯、豬蹄湯, 還應當加入一些滋陰的食物, 以對抗秋燥對人體的不利, 如梨水、銀耳湯等。 而補氣較重的人參、甲魚等級應適量食用, 不宜過多。 國為產後虛弱, 許多家人會很注意補血, 常用的有大棗、動物肝臟、阿膠等, 應當注意, 這些補氣養血的東西進食過多反而會容易影響產婦的進食, 應適當進補,
Advertisiment
秋季是一個讓人感覺舒服的季節, 但是在秋季, 很多人都感覺不適應的是身體缺水, 那麼在秋季坐月子的媽媽們多補水也是很必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