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腹瀉不能隨意喂止瀉藥

腹瀉是嬰幼兒常見病之一, 僅次於感冒、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其中6個月-2歲的孩子發病率較高, 1歲以下占患兒的半數以上, 腹瀉會引起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 而小兒腹瀉以秋冬季為高發期, 又叫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可通過空氣傳播, 起病之初表現為發熱和上呼吸道症狀, 如鼻塞、流涕、咳嗽等, 隨後出現腹瀉、嘔吐;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 糞便呈黃色水樣、蛋花湯樣, 帶少量黏液, 無腥臭味;併發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等症狀。

治療秋季腹瀉有兩種辦法, 飲食和藥物治療。 這裡說說飲食治療——

Advertisiment

如果是6月齡以下的寶寶, 平時喝母乳, 發病時要繼續母乳餵養, 暫停進食固體食物, 縮短每次喂乳時間, 以少量多次的哺乳原則來餵養;如果不是喝母乳的孩子, 也要繼續吃東西, 症狀輕的喝原來的配方奶, 較重的話要吃不含乳糖的配方奶。

6月齡以上的孩子, 繼續原來飲食習慣, 吃較濃的粥、麵條, 加少量的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魚肉末等, 可喂配方奶, 必要時喝不含乳糖的配方奶。 脫水和嘔吐嚴重的患兒, 先去醫院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 病情好轉後恢復餵養, 腹瀉嚴重伴營養不良者可加腸內和靜脈營養。

不建議吃纖維素多和較大體積的食物, 如粗糙的蔬菜水果、全麥食物, 它們都不易消化;不宜喝淡湯, 過淡的湯不是富含營養的食物,

Advertisiment
致使患兒飽脹卻沒有意義;不要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這會使腹瀉病情惡化。

嚴重嘔吐不能進食或明顯腹脹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 但不需禁水, 待好轉後繼續餵養, 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

藥物治療方面, 要注意的是, 家長不要自己給孩子吃止瀉藥, 如易蒙停、洛呱丁醇等, 這樣風險很大。 建議家長給急性腹瀉的孩子每天補充口服元素鋅20毫克, 服用10-14天, 6月齡以下每天服用10毫克鋅元素, 可促進腸道黏膜恢復, 縮短病程。

預防秋季腹瀉, 關鍵是注意衛生, 媽媽每次給寶寶換尿布後、餵奶前、沖奶前、給寶寶餵飯前都要洗手;媽媽在餵奶前, 要將乳☆禁☆房擦乾淨;人工餵養的嬰兒, 要仔細消毒奶具;冰箱內放置的食物必須煮沸後食用;不要嚼飯給寶寶吃。

Advertisiment
主講人:省兒童醫院消化科樓金淦副主任醫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