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腹瀉來勢洶洶,寶爸媽們手忙腳亂?收好這份防護教程吧!

那麼, 寶寶秋季腹瀉該如何防護呢?

什麼是秋季腹瀉

易患人群

常見於6個月到3歲的幼兒, 尤其是在1歲半以內。

發病時間

在秋冬季出現的腹瀉症狀, 多見於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 以10-12月為發病高峰。

常見病因

秋瀉多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 有傳染性和流行性, 它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大約1周即可好轉。

主要症狀

起病急, 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狀, 如咳嗽、鼻塞、流涕, 半數患兒還會發熱(常見於病程初期), 一般為低熱, 很少高熱。

大便次數增多, 每日10次左右, 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大便, 帶少許粘液, 無腥臭味。

Advertisiment

半數患兒會出現嘔吐。 嘔吐症狀多數發生在病程的初期, 一般不超過3天。

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症狀, 如口渴明顯, 尿量減少, 煩躁不安。

病程有自限性, 病程一般5-7天, 營養不良、佝僂病和體弱多病者, 腹瀉的時間可能更長。

最常見的治療誤區

1.服用抗生素

很多家長用慣了抗生素來對抗腹瀉, 但抗生素對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無能為力, 其副作用會傷害嬰幼兒嬌嫩的胃腸道黏膜, 還可能導致二重感染, 反而加重腹瀉。

2.初期就用止瀉劑

發病初期, 腹瀉能將體內的致病菌和毒素以及進入胃腸道的有害物質排出體外, 減少對人體的毒害作用。 寶寶腹瀉初期就用止瀉劑是不對的, 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3.給孩子禁食

秋瀉恢復的關鍵是給寶寶補充足夠的營養和水分。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的寶寶仍喂母乳;人工餵養的寶寶, 應喝去掉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釋過的牛奶;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可吃稀粥等。

已經中招, 如何護理?

1.按脫水程度補液

輕、中度腹瀉

孩子開始嘔吐和腹瀉, 就應該口服補液鹽(一般藥店有售), 衝開水後少量頻服, 以及時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重度腹瀉

如果孩子出現了下面3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 就須輸液治療:

孩子嘔吐劇烈, 無法喂水喂藥;

出現大量水樣便;

出現了囟門、眼窩凹陷, 唾液減少, 尿量減少等脫水症狀。

對於反復嘔吐的患兒, 可以使用止吐藥物, 進行必要的對症處理。

2.保護腸黏膜

輪狀病毒會損傷腸黏膜, 應該服用蒙脫石散, 能促進腸黏膜的再生和修復,

Advertisiment
還可以吸附腸道內的病毒, 迅速緩解腹瀉症狀。 對小兒來說, 這種藥物無毒、無副作用, 比較安全。

3.補充益生菌

腹瀉會引起腸道菌群紊亂, 可以服用益生菌製劑, 能拮抗致病菌, 發揮生物的屏障、營養及免疫調節作用, 達到止瀉目的。

4.繼續飲食

小兒發生腹瀉, 一定不能禁食, 要鼓勵孩子小量多餐。 飲食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 如母乳、米湯、稀粥等, 避免可能導致過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海鮮、雞蛋等。 只有當孩子頻繁嘔吐時才能禁食, 而此時一定要到醫院補液。

珈賢私房輔食

青菜面

xianba890

材料

油菜2顆、香菇2朵、寶寶麵條適量。

步驟

1.青菜洗淨切小段, 香菇洗淨切絲, 然後將青菜、香菇一起用水焯一下。

2.鍋裡倒入適量水燒開,

Advertisiment
加入香菇絲煮熟後, 下入麵條。 繼續煮5分鐘, 放青菜段, 再煮2-3分鐘即可。

營養價值

青菜面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群、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

麵條易於消化吸收, 膳食纖維含量少, 能使寶寶的腸道減少蠕動。

小叮嚀

青菜面適用於10個月以上的寶寶食用。

尚未感染, 如何遠離?

對於最易發生秋季腹瀉的嬰幼兒來說, 預防秋瀉需要爸媽們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食衛生

寶媽們一定要注意食物和飲水衛生, 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不乾淨的東西不吃, 吃東西前後洗手。 寶寶的玩具或能夠用手觸摸到的地方都應保持清潔, 防止病從口入。

2.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加強嬰幼兒的體格鍛煉, 適當的戶外活動可以增加寶寶適應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

Advertisiment

3.預防感冒

注意氣候變化, 及時添減衣被, 避免著涼, 尤其是寶寶腹部。 預防病毒感染和感冒, 使寶寶能夠抵禦輪狀病毒的侵襲。

4.避免濫用抗生素

注意平時不要濫用抗生素, 以避免腸道正常菌群的失調。

5.強調母乳餵養

母乳不僅溫度適宜、營養全面, 還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抗病成分, 有利於預防輪轉病毒的感染。

6.良好的飲食習慣

少吃脂肪多的食物, 多吃新鮮蔬菜, 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 改善腸胃功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