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腹瀉侵襲 寶寶要吃“好”

什麼是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是秋冬季節裡最常見的一種腸道疾病, 而造成秋季腹瀉真正的罪魁禍首, 其實就是輪狀病毒。

孩子感冒後, 常常出現拉肚子, 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 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 每天可達十幾次。

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一般無特效藥治療, 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會自然止瀉。 在很多缺醫藥的貧窮地區, 不用藥物治療, 只是靠口服補液, 絕大多數的患兒也能痊癒。 問題在於當嚴重嘔吐腹瀉時, 如果補液不及時, 很快出現脫水, 其後果就比較嚴重。

腹瀉是因為胃腸道功能不好,

Advertisiment
跟腸道菌群失衡有關, 建議食用易消化的流質食物, 促進營養吸收。

秋季腹瀉的表現

秋季腹瀉最典型臨床表現是水樣腹瀉。 由於起病急, 大便次數多, 水分丟失明顯, 小孩短期內也可以出現水電解質的紊亂。 臨床可以有皮膚黏膜乾燥, 眼淚水少和少尿等脫水症狀。

“秋季腹瀉”和一般腹瀉不同, 大約有四成到七成的“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 小兒受輪狀病毒感染後, 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對消化道產生刺激作用。 “秋季腹瀉”多見於3周歲以下小兒, 特別是18個月以內的嬰幼兒更為多發, 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小兒秋季腹瀉的多發季節, 但在10至11月發病最多。

秋季腹瀉的原因

1、消化系統不成熟: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

Advertisiment
酶的活性較差, 但營養需要相對又高, 腸道負擔重。 如果餵養不當, 如過多地加喂澱粉類、脂肪類食物, 導致成分改變, 或者一次進食過多等, 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 導致腹瀉。

2、免疫功能不成熟: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 調節機能較差, 免疫功能也不夠成熟, 當有病原菌隨受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內後, 易造成腹瀉。

3、輪狀病毒感染:嬰兒秋季腹瀉主要由於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寶寶消化道), 這種情況多發生于人工餵養兒, 餵養時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 即有感染的可能。 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Advertisiment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8—12月, 以10—11月份為最高峰。

4、溫差大:秋季氣溫變化大, 忽冷忽熱。 氣候變化引起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也可導致腹瀉。

寶寶秋季腹瀉怎麼辦?

給患兒足夠的食物以預防營養不良病情輕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 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勵其進食。 急性期可減少哺乳的次數, 縮短每次哺乳時間, 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湯等。 病情較重伴脫水者應到醫院及時就診。 患兒營養好轉後逐步恢復飲食, 進食須由少到多, 由稀到濃地循序漸進。

腹部保暖秋季氣候漸涼, 腹瀉寶寶腸蠕動本已增快, 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 將加重腹瀉。 父母可適當地用熱水袋對寶寶腹部進行熱敷, 也可幫寶寶揉肚子以緩解其疼痛。

生活用品消毒患兒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

Advertisiment
以免反復交叉感染。 寶寶的玩具也應該經常消毒。 對寶寶的飲食用具, 如奶瓶、湯勺等, 在每次用前和用完後都應該用開水洗燙, 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保持肛門清潔每次大便後都要用溫水擦洗乾淨, 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