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要“去燥” 寶寶午餐這樣吃就對了

秋季要“去燥” 寶寶午餐這樣吃就對了

寶寶的秋季飲食:潤燥為主

立秋過後, 氣候逐漸變得乾燥, 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 寶寶秋季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 以防秋燥傷陰。 秋天為防肺氣太盛而傷肝, 應該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薑、蒜、韭、薤、椒等食物。 可以選用以下食物:

麥片、黃小米、白芸豆、玉米、綠豆等清熱祛燥的粗糧雜豆;

蘿蔔、綠葉蔬菜、芋頭、南瓜、黃瓜等屬於秋季當令的蔬果, 當令水果蔬菜都具有清火潤肺的作用;將胡蘿蔔切成下塊兒與小米一起煮熟食用, 對小兒腹瀉有輔助治療作用。 同時, 胡蘿蔔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

Advertisiment
對小兒生長發育很有好處;

鴨肉、河魚、河蝦等葷菜, 也有滋陰潤燥的作用;

銀耳有補胃、潤肺生津、提神、益氣和健腦等功效;芝麻, 有養陰潤燥、補腎益腦和止咳平喘之功效;藕, 是止血、生津的良藥, 富含澱粉、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 尤其是維生素C最多……這些配菜添加在寶寶的飲食中也是極好的。

秋季來臨, 寶寶午餐吃什麼?

隨著季節變化, 天氣漸涼, 腸胃功能也在調整, 寶寶的胃口也會好起來, 因此秋季應當調整寶寶飲食的內容。 寶寶生長發育期, 要保證三大營養物的攝入, 即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哪些食物中含蛋白質比較多呢?主要是魚、禽、奶、蛋、肉;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有:米飯、麵條、馬鈴薯、豆類等;至於脂肪的攝入家長不必過度擔心,

Advertisiment
因為寶寶平時愛吃的奶油蛋糕、冰淇淋等食物中就含脂肪, 所以脂肪攝入量不需額外增加, 有時還需控制。 除了以上三類營養素外, 含有鈣鐵鋅碘的食物也要注重補充。

秋季寶寶午餐:米麵配豆比吃肉更好!

一般情況下, 寶寶早餐的內容不會有肉類, 那麼寶寶午餐的肉類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建議寶寶的午餐可以多吃魚, 魚類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 對大腦思維有幫助。 如果孩子是“肉食動物”, 也不用擔心, 為肉找好“搭檔”同樣可行, 只要將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搭配即可, 比如毛豆燒雞丁就是不錯的選擇。 俗話說“米麵配豆, 賽過吃肉”, 主食與豆類搭配營養價值很高。 午餐中的主食可用“雜豆飯”代替普通米飯,

Advertisiment
“雜豆飯”就是將紫米、黃豆、紅豆、黑豆等與大米一同煮熟做主食。

推薦寶寶秋季必吃食譜

1、湯類:豬血青菜湯

做法:將豬血豆腐切塊, 青菜洗淨切碎待用, 再準備蝦皮適量。 等水開後, 先加入少量的蝦皮、鹽, 再加入豆腐、青菜、豬血。 煮3分鐘, 加調料即可。

2、燉排骨

做法:排骨洗淨切成小段, 並用冷水、薑、蔥、大料、少量的醋醃制片刻, 然後用高壓鍋煮半小時左右。 取燉好的排骨加在寶寶的粥或麵條中烹調食用, 或直接吃肉, 或加菜食用。 肉、骨頭和湯一起吃。

功效: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 同時也可補充鈣、磷等礦物質。 一些媽媽誤認為排骨的營養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已完全融入到湯中, 其實是不正確的認識。

3、魚泥豆腐羹

Advertisiment

做法:將魚肉洗淨加鹽、薑, 上蒸鍋蒸熟後去骨刺、搗爛成魚泥。 將水燒開加入少量的鹽, 放入切成小塊的嫩豆腐, 煮沸後加入魚泥, 再加入少量的澱粉、香油、蔥花成糊狀即可。

功效:魚肉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品, 有助於增強抵抗力, 促進生長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