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護膚用什麼補藥?肺氣虛怎樣調補?

秋天出 現肺燥之象,  就應“燥則潤之”,  服養陰生津之品:如藕或藕粉( 藕有養肺陰、 通肺氣的雙重作用)、 杏仁、 百合、 燕窩、銀耳、 荸薺、 秋梨、 蜂蜜、 香蕉、 獼猴桃、 秋菊花……或用 麥冬、 桔梗、 甘草適量泡水飲。 中成藥可服養陰清肺膏、 瓊玉膏等。

秋季養生之藥物調理

養陰藥: 枸杞、 玄參、 玉竹、 麥冬、 百合、 杏仁。

補氣藥: 西洋參、 沙參、 人參、 白術、 茯苓。  

中成藥: 六味地黃丸、 大補陰丸、 生脈飲等。  

肺氣虛怎樣調補?

肺氣虛, 要多做深呼吸以增強肺功能。 多吃補益肺氣之品: 如冬蟲夏草、 燕窩、 人參、 沙參、 西洋參、黨參、 太子參、 黃芪、 山藥或服四君子湯。

Advertisiment
也可用冬蟲夏草3 ~ 5克燉肉服或煎水服: 燕窩1 個, 洗淨燉肉服或水煎服。 或用 人參3 克、 白術 10 克、 麥冬 10 克、 陳皮 10 克 煎水服, 或西洋參3 克煎水服或 西洋參片 3 克泡水服。  

秋天怎樣護膚?

( 一) 肺津不足, 皮膚乾皺無光澤。 肺津不足則皮膚易發生枯皺。  

保養原則: 潤肺生津。 具體是多 喝杏仁露、 吃甜杏仁、 百合、 藕粉、 梨、 蘋果、 蜂蜜等潤肺生津之品。

 ( 二) 肺氣虛, 皮膚鬆弛無彈性 

保養原則: 益肺氣。 具體是可用 沙參或太子參燉燕窩及肉, 也可以用1 個燕窩洗淨燉豬肺吃。 第一, 以髒養髒法: 多 吃果皮、 肉皮以養皮膚。 第二, 多 吃富含膠原蛋白的藥物: 阿膠、 鹿膠。 第三, 紫河車也是養皮膚的有效藥物, 但因含有激素, 有腫瘤傾向者最好不用。 第四, 多 吃白色的食品: 如牛奶、 豆漿、 杏仁、 百合、 銀耳、白梨、 白果…… 第五,

Advertisiment
外用: 珍珠研末, 牛奶調和敷面。  

秋季滋補中藥

從氣候特點而言, 秋季之風性屬燥, 從人體臟腑而言, 秋季肺旺肝弱, 脾胃易受其影響, 秋季為收藏季節, 人體也宜收斂。 故秋季藥物保健法應以清潤為主, 輔以補養氣血。  

1 清潤秋燥藥

秋燥有溫燥、 涼燥之別, 在用 藥上應予以區分。 今將常用的潤燥藥介紹於下: 沙參: 性味甘、 微寒, 功能潤肺止咳, 養胃生津。 天冬: 性味甘、 大寒, 功能養陰清熱, 潤燥生津。 麥冬: 性味甘、 微寒, 功能養陰清熱, 潤肺止咳。 百合: 性味甘, 微寒, 功能潤肺止咳, 清心安神。  

2 養陰滋補藥

在秋季, 應養陰滋補肝腎, 因為秋為肺所主, 肺盛而肝弱, 滋補肝腎, 調理 臟腑之間的平衡。  

女貞 子: 性味甘、 苦、 涼,

Advertisiment
功能滋腎益肝, 烏須明目 。  

胡麻仁: 性味甘、 平, 功能滋養肝腎, 潤燥滑腸。  

幹地黃: 性味甘、 苦, 功能清熱, 涼血, 生津, 滋陰。  

玄參: 性味甘、 苦、 寒, 功能養陰生津, 瀉火解毒。  

黃精: 性味甘、 平, 功能補脾潤肺。  

玉竹: 性味甘、 微寒, 功能養陰潤燥, 生津止渴, 適用 於肺胃燥熱傷陰之證 。

 3 益肺潤燥劑

枇杷膏: 由枇杷葉製成。 功能清肺潤燥, 止咳化痰, 適用 於肺熱燥咳。

雪梨膏: 由大雪梨製成。 功能養陰潤肺, 清燥止咳, 適用 於慢性支氣管炎。  

二冬膏: 由天冬、 麥冬製成。 二冬均為甘寒清潤之品, 都具有養 陰潤肺之功, 但天冬功在肺腎, 麥冬功在肺胃, 二藥合用 , 互相協同, 相互補充, 功能養陰潤肺, 祛痰止咳, 適用於咳痰少, 痰中帶血, 鼻乾咽痛等肺陰虛等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