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飲食養生:養生粥食譜大全

一場秋雨一場寒, 漸漸轉涼的天氣, 不但讓人們的免疫力下降, 連敏感脆弱的腸胃也會受到牽連。 腸胃在經歷了一個夏天的“冷飲轟炸”後, 脾胃功能就會減弱, 再加上秋天多風、氣候乾燥, 稍不注意就會被感冒發燒盯上, 這時應該選擇一些容易消化的滋補食物, 讓身體機能能夠順利適應從夏熱至秋涼的過程, 粥就具備了這個功能。

菊花大棗枸杞粥

銀耳加清水泡發, 摘去根部, 撕成小朵;砂鍋水開後放入大米、銀耳大火煮開, 小火繼續煮半個小時;放入菊花、無核金絲棗、枸杞, 繼續煮半個小時;將煮好的粥放涼至六十度以下,

Advertisiment
放入蜂蜜調勻即可。

滑蛋牛肉粥

大米、糯米、牛肉、香菇、雞蛋、香蔥。 將大米、糯米洗淨後用清水浸泡至每粒米都吸飽水分;牛肉洗淨切片;香菇洗淨切片;香蔥洗淨切碎備用。 砂鍋中添加適量水煮開, 加入浸泡好的大米, 滴入幾滴香油, 然後用勺子攪一下(免得大米沾砂鍋底), 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米開花, 湯汁濃稠, 取適量煮好的米粥放入小砂鍋中, 依次加入生薑片、香菇和牛肉片, 再調入少許鹽和白胡椒粉, 最後加入蛋黃, 滴入少許香油, 撒上香蔥碎即可。

蛋黃要趁粥滾燙的時候攪拌均勻哦。

砂鍋青菜粥 

大米、青菜。 將適量大米清洗乾淨, 然後用水浸泡至每粒大米都吸飽水分(如果沒有時間也可以不泡,

Advertisiment
這樣用砂鍋煮的時間需要稍微長一些)。 砂鍋中添加適量水煮開, 加入浸泡好的大米, 滴入幾滴香油, 然後用勺子攪一下(免得大米沾砂鍋底), 待再次煮開後就可以將砂鍋蓋蓋好, 關火走人啦。 大約半個多小時後打開砂鍋蓋, 米已經快開花啦。 如果喜歡更軟糯的而有膠質的感覺, 可以將粥再次煮開, 然後砂鍋蓋蓋好, 關火即可

將青菜洗淨切碎, 放入煮開的粥中, 攪拌均勻, 然後調入適量鹽和雞精即可。

家常雞粥

稠白粥、熟鹵雞腿、小蔥、生薑。 煮白粥;熟鹵雞腿去骨, 將肉切成條備用;生薑洗淨切絲;香蔥洗淨切碎備用。 砂鍋中放入稠白米粥煮開, 加入切好的雞腿肉和生薑絲煮15分鐘, 再加入適量鹽、白胡椒粉拌勻, 最後淋上香油,

Advertisiment
撒上蔥花即可。

羊肉窩蛋粥

用羊肉做粥, 更能緩解膻味, 溫補易吸收。 搭配上時令的蔬菜, 更能做到酸堿搭配, 均衡營養, 是一款不錯的暖心暖胃的好粥。

羊肉片200克、粥底一鍋、笨雞蛋2只、蘆筍100克、薑絲5克、鹽3克、白胡椒2克;熬開粥底, 加入羊肉、薑絲, 旺火煮3分鐘;加入切好的蘆筍, 繼續煮5分鐘;加鹽、白胡椒調味, 盛出後在碗裡敲進一粒雞蛋黃, 美味的羊肉窩蛋粥就做好了。

羊肉不要煮太久, 不然會又硬又柴, 口感差很多。 蛋黃分離時, 可以小心地倒出蛋清, 也可以用專門的取蛋黃器來完成。  

菱角薏米桂花粥

六顆熟菱角, 六顆生菱角, 2/3杯薏米, 1/3杯白米, 幹桂花一小把(喜甜的可以選桂花糖)。 薏米提前浸泡兩小時, 白米泡半小時, 生菱角切成小塊,

Advertisiment
熟菱角搗碎成粉狀(特別幹不好攆細可加煮粥的熱水搗成糊狀)加水煮開, 倒入熟菱角粉(或菱角糊), 攪拌均勻後倒入生菱角粒, 煮到薏米和菱角都熟了, 撒入幹桂花(或桂花糖), 略微攪拌即可關火

這樣一碗粥, 製作簡單, 營養全面, 滋養腸胃, 又能減肥輕身, 是秋季非常養身的時令粥品。

八寶粥

糯米150克、紅小豆、綠豆各75克, 紅棗、蓮子、桃仁、花生仁、栗子各50克。 紅小豆、綠豆洗淨, 分別放入兩個小鋁盆中, 加清水, 沒過豆麵, 4釐米, 上火煮1小時, 豆皮綻開, 豆湯快熬幹時即可。 蓮子洗淨, 去外皮, 捅出蓮心, 洗淨;剝去桃仁外皮, 桃仁掰成兩半;花生仁放入沸水盆中浸泡10分鐘, 去衣;紅棗洗淨去核;糯米洗淨。

寒冷的冬天, 來一碗熱乎乎的八寶粥, 既補充了營養,

Advertisiment
又能營嘗美味, 還可美容養顏, 愛美的女性一定要多吃。

玫瑰花粥

粳米(100克)、玫瑰花(20克) 、櫻桃(10克)、白砂糖(30克)。 將未全開的玫瑰花采下, 輕輕的摘下花瓣, 用冷水漂洗乾淨。 粳米淘洗乾淨, 用冷水浸泡半小時, 撈出, 瀝幹水分。 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 將粳米放入先用旺火燒沸, 然後用小火熬煮成粥。 粥內放入玫瑰花瓣、櫻桃、白糖, 再煮5分鐘, 即可盛起食用。

山藥安神粥

蓮子洗淨泡軟, 紅棗洗淨泡軟去核, 黑糯米、白糯米洗淨浸泡3~4小時備用。 山藥洗淨削皮切小塊備用。 將1000cc的水注入鍋中煮開, 放入所有材料(米酒、冰糖除外), 用大火煮10分鐘後改小火熬煮2小時。 加入冰糖、米酒, 煮至冰糖溶化即可熄火食用。

百合銀耳粥

中醫認為, 銀耳味甘淡性平, 歸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於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絲,口燥咽幹,陰虛型神經衰弱和失眠多夢等。而且銀耳為藥食兩用之品,藥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熱,養胃之陰;能補脾開胃,滋潤而不膩滯,有扶正固本和很好的滋補潤澤作用。

百合銀耳粥

百合100克,銀耳(幹)15克 ;枸杞子30克 ;冰糖30克。百合一片片摘下,洗淨,瀝幹;銀耳、枸杞分別泡軟,瀝幹;將銀耳去蒂,用手撕成大小適中的塊狀,放入鍋內加水淹滿,中火煮約15分鐘,加入枸杞再煮5分鐘,再加入冰糖煮溶,放入百合略煮1分鐘,即可馬上熄火。

雪梨銀耳粥

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用於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百合30克,銀耳1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銀耳發開洗淨,同大米、百合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煮至粥熟後,冰糖調服,每日1劑。可養陰潤肺,健脾益氣。

燕窩粥

燕窩養陰潤燥、益氣補中、治虛損、咳痰喘、咯血、久痢,適宜於體質虛弱,營養不良,久痢久瘧,痰多咳嗽,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結核、咯血吐血和胃痛病人食用。

燕窩粥

燕窩10克,粳米100克,冰糖50克。將燕窩放涼水中浸泡直至完全泡開,撕成條片狀守幾次水,入粳米,加3碗水,旺火燒開,改文火慢熬約1小時左右,入冰糖熔化後即可服食。可治肺虛久咳患者。

梨粥

梨1000克、粳米50克。先把梨洗淨去皮,切開去核,搗爛過濾取汁;大米洗淨熬粥;粥快熟時放入梨汁調勻即成。

沙參粥

沙參20克、麥冬15克、粳米100克、梨汁、藕汁、冰糖適量。沙參、麥冬煎水去渣取汁,與粳米、梨汁、藕汁、冰糖煮粥食用。主治形體消瘦、口燥咽幹、大便秘結、舌紅少津、脈弦細數。每日1劑。 

桑仁粥

桑椹子2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桑椹子浸泡洗淨,與糯米、冰糖煮粥。主治肝腎血虛、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腰膝酸軟、鬚髮早白、腸燥便秘。每日1~2劑。 

白果粥

白果適量、豆腐皮50克、粳米100 克。白果去心、殼。與豆腐皮、粳米煮粥。主治肺虛咳喘、神疲力乏、痰白而稀。每日1劑。 

田雞粥

田雞1只、乳鴿1只、豬腳骨1條、雞爪2只、糯米50克、薑絲適量。田雞、乳鴿洗淨切小塊,與豬腳骨、雞爪、糯米、薑絲煮粥。主治軟骨症、發育不良、雙足無力、氣血不足、最適宜少年兒童食用。每日1~2劑。 

首烏粥

首烏60克、紅棗10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首烏、粳米、紅棗(去核)洗淨,煮成粥放入紅糖煲沸食用。主治腎氣虧損,脾虛體弱,面色無華、皮膚乾燥、面容憔悴、發早白、勞累過度、精神疲乏、飲食欠佳。每日1劑。 

百合粥

百合6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百合、糯米洗淨,煮成粥加糖煲沸。主治脾胃虛弱,心氣不足、急躁夢多、神經衰弱、燥熱咳嗽。每日1劑。 

貝母粥

貝母1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貝母去心研成末,粳米煮粥,粥稠時將貝母粉、冰糖加入再煮片刻食用。主治肺虛久咳、痰少咽燥、肺熱咳嗽、咯痰稠黃、咽候腫痛。每日1劑。 

蓮子粥

蓮子肉30克、蓮須12克、百合30克、雞蛋2個、紅糖適量。蓮子、紅棗去心去核、百合、蓮須洗淨,加清水適量煮沸,雞蛋去殼入粥,蛋熟即可,加糖調味。主治心中煩悶,心悸心慌,多夢易醒。每日1劑。

黃精粥

黃精2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黃精切片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煮粥,加白糖即可食用。主治肺陰不足、乾咳無痰、痰中帶血。每日1劑。 

胡桃仁粥

胡桃仁30克、粳米50克。粳米煮成稀粥,胡桃仁去皮搗爛加入粥中,用文火煮致稠粥,以表面見油為度。主治腎虧腰痛、慢性便秘、小便淋瀝。日1~2劑。 

清熱利濕的赤小豆粥

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赤小豆和米同放鍋中,大火煮開,改用文火熬煮,食用時,放入白糖即可。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功。經過一個夏天的潮濕悶熱,加之脾胃功能受損,體內濕氣加重,服些有清熱利濕作用的赤小豆粥,為接下來的秋冬進補打好基礎。

滋陰補血的芝麻粥

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將芝麻(黑,白混合更佳)炒熟,最好研成細末,可加少許鹽,胡椒粉,俗稱“芝麻鹽”,待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芝麻可治眩暈、記憶力衰退、鬚髮早白等。秋季常食,可益壽延年,還可潤肺,是秋季保健粥中的佼佼者。對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療效。

滋陰潤燥的沙參麥冬粥

沙參20克、麥冬15克、粳米100克、梨汁、藕汁、冰糖適量。沙參、麥冬煎水去渣取汁,與粳米、梨汁、藕汁、冰糖煮粥食用。每日1劑。沙參、麥冬滋陰潤燥,主治口燥咽幹、乾咳少痰、大便秘結、舌紅少津、脈弦細數的肺陰虛證。這款藥粥對於秋燥季節出現的上述肺陰虧虛症狀療效很好。

養陰潤肺的沙參銀耳粥

沙參50克,銀耳50克,大米50克,冰糖10克。沙參洗淨,放入陶器罐內,放入清井水,先煮30-40分鐘,去沙參,放入銀耳,大米(均洗淨),再煮1小時放入冰糖,再熬10-15分鐘,即可食用。這款粥品具有清熱養陰、潤肺止咳、益胃生津之功,入口甘甜軟滑,冷熱均宜。

清熱百合銀花粥

大米100克;百合50克,洗淨;再取銀花10克,焙乾為末備用。先將大米淘淨,煮至粥濃稠時再放百合煮10分鐘,起鍋前放入藥末及適量白糖即可食用。百合有清火、潤肺、安神的功效,金銀花有清熱解毒、消炎的功效。這款粥適合於秋燥引起的咽喉腫痛、易“上火”等症。需要注意的是本品性寒,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不宜服用。

生地麥冬粥

生地黃50克,麥冬(去芯)40克,粳米50克,金錢枝桔餅30克。將生地黃、麥冬洗淨,切成碎片,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內,放入陶器罐內,放入清井寫 水,先煮1小時,撈去布袋去渣,放入粳米(洗淨)熬粥30分鐘,即可食用。

杏仁川貝百合粥

杏仁30克,川貝母15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先將杏仁、川貝母、百合洗淨,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內,先煮1小時,撈去藥渣後放入粳米(洗淨),再煮20-30分鐘,即可食用。

桑菊粥

霜桑葉30克,菊花30克,川貝15克,粳米50克。將桑葉、菊花、川貝母洗淨,裝進已消毒的紗布袋內,入進陶器罐內,注入清井水,先煮30分鐘,撈去藥渣,放入粳米,煮30分鐘,粥成即可食用。

黃芪淮山藥粥

黃芪30克,淮山藥40克,粳米50克。將黃芪洗淨,切成片,與淮山藥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內,放入陶器罐內,注入清井水,先煮1小時,將藥渣袋撈去,放入洗淨的粳米,煮20-30分鐘,即可食用。

芝麻花生豬肝山楂粥

芝麻50克,花生50克,豬肝40克,山楂40克,粳米50克。將花生去殼,將芝麻放入陶器罐內,注入清井水,先煮1小時,花生熟後,放入粳米(洗淨)煮30分鐘後,再放入豬肝、山楂,煮5-10分鐘,即可食用。

芝麻粥

原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先將黑芝麻曬乾後炒熟研碎。再與粳米同煮作粥。黑芝麻有"仙家食品"之稱,為滋補肝腎養生佳。粳米有"五穀之長"之稱,為補益強壯養生食品。本粥品最適宜產婦食用,即滋補肝腎、養血填精,又有催乳之用。

藕粥

蓮藕150克,糯米100克,糖桂花少許,白糖適量。將蓮藕洗淨,刮去外衣,切成滾刀狀塊,加水煮沸後改文火煮至藕熟爛,備用。將糯米淘洗後,加熟藕、水混合,煮沸後改小火煮至米粒熟爛,加入糖桂花少許,白糖適量,攪勻,即可食用。

附注:蓮藕宜選用粉質高的老藕。藕粥可補心生血,健脾開胃,滋養強壯。且具利尿,清熱潤肺功效。

薏仁粥 

薏米(50克) 、粳米(100克)、冰糖(10克)。將薏仁、粳米淘洗乾淨;薏仁用冷水浸泡3小時,粳米浸泡半小時;將薏仁、粳米分別撈出,瀝幹水分;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將薏仁、粳米依次放入,先用旺火燒沸;然後轉小火熬煮45分鐘;見米粒爛熟時,加入冰糖拌勻,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山楂粳米粥

粳米60克、山楂30克。做法:先將山楂置於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取濃汁並去渣;然後將淘洗乾淨的粳米放入藥汁中,用文火熬煮成粥即可。

本品具有化食消脂之功效,適於糖尿病性高血壓伴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兔肉粳米粥

兔肉、粳米、馬蹄各100克,水發香菇50克,精鹽、味精、胡椒、豬油、蔥薑末各少許。具有補中益氣,健腦增智的作用。可供早、晚餐食用。適用于智力發育不良者及腦力勞動者。

做法: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幹水分;兔肉整理乾淨,切丁;荸薺去皮後切成小丁;香菇洗淨,也切成小丁;將蔥、薑洗淨切末備用;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放入,用旺火燒沸後攪拌幾下;鍋內加入兔肉、荸薺丁、香菇丁、鹽、豬油、蔥末、薑末,改用小火慢慢熬煮;待粥濃稠時調入味精、胡椒粉,即可盛起食用。

山楂大棗蓮子粥

山楂肉50克,大棗30克,蓮子30克,粳米50克。先將山楂肉、大棗、蓮子放入陶器罐內,放進清井水,先煮至蓮子熟爛後,放入洗淨的粳米,待成粥後,即可食用。

草芪龍苓粥

炙甘草、黃芪、龍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許。將炙甘草、黃芪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龍眼肉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可補氣安神,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活動後加劇、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脈結代等。

生脈粥

黨參、麥冬、五味子各1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諸藥擇淨,水煎取汁,與大米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將生脈口服液1支,調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可補氣養陰,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疲乏無力、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面色淡白無華、舌紅苔薄、脈結代而細等。

參粉歸芪粥

高麗參粉5克,當歸、黃芪、大棗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諸藥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入高麗參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可益氣養血,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健忘、面色無華、頭暈目眩、食欲不振、浮腫尿少、腹脹噁心、舌淡苔薄白、脈結代或細而無力等。

三七三子粥

三七5克,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諸藥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可除痰化瘀,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悶心痛、頭暈氣短、唇甲青紫、苔白膩或有瘀點、脈弦結等。

參附桂枝粥

紅參粉5克,附片、桂枝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適量。將諸藥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服食,待熟時調入紅參粉、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可溫腎通陽,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胸悶、頭暈頭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質淡胖、脈沉遲等。

山藥棗參粥

山藥50克、大棗10枚、人參8克、豬瘦肉50克、小米50克。將人參洗淨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文火煎煮30分鐘,然後將粗渣濾去,提取藥汁備用;將山藥洗淨去皮切成小塊,大棗去核洗淨,瘦豬肉洗淨切成細絲,小米淘洗乾淨,將這些材料共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再以小火熬煮,30分鐘後倒入藥汁攪勻即可停火。具有益氣養血,健脾潤膚的作用。適宜任何年齡段的女性食用。本品中的人參、大棗和小米均能夠養益氣血,從而使肌膚滋潤富有光澤,並可用於調補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等症。每日2次,早晚分食。

蓮米粥:

將蓮米發漲後,在水中用刷子將表皮擦去,抽出蓮心放清水煮爛,再與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瀉、益腎固澀、養心安神之功,適用於脾虛食少,腹虛帶下、遺精尿頻、心煩失眠、健忘多夢。

胡蘿蔔粥:

取新鮮胡蘿蔔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補脾,助消化。將胡蘿蔔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皮膚乾燥、口唇乾裂者食用。

玉米粥

從中醫學角度來說,玉米歸入胃、膀胱二經,因而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並可使人開胃、增加食欲,胃酸、脾胃氣虛者尤為適合食用玉米粥養胃,補充營養、補足氣血,改善人體營養不良的症狀。

做法:將適量大米洗乾淨;然後把新鮮的玉米剝下洗淨;最後將玉米和大米一起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開後,改用小火慢煮二十分鐘左右即可。

燕麥粥

燕麥在中醫中被歸入肝、脾、胃經,因此,食用燕麥粥具有益肝和胃的功效,進而能夠治療因肝胃不和引起的飲食減少、大便不通暢等問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燕麥雖有養胃功效,但也不可多食。食用過多將會引起胃痙攣或腹脹等不適,而且胃炎患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做法:將水放入鍋中煮開後,把燕麥倒入水中,然後邊煮邊攪拌,直至再次較均勻煮開為止,也可加入點牛奶,味道更香濃。

核桃粥

核桃是食療佳品,也具有不錯的養胃保健功效。人們常食用核桃,可健胃開胃、使人增加食欲,對胃痛、慢性胃炎等有食療作用。

另外,核桃還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對胃癌、食道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做法:將核桃和米分別用清水浸2小時;然後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開,熬至米開花,再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食用。

花生粥

花生有著很好的養胃功效。中醫傳統將花生歸入脾、肺經,具有醒脾和胃的功效。因此,食用花生粥對胃很有好處,能夠增進人的食欲,並更好吸收米以及花生中的營養,改善體弱、營養不良的身體狀況。但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以及想減肥的人少喝。

做法:挑選適量的飽滿的花生洗淨,並瀝幹水,連衣搗碎;與粳米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燒沸,再改小火同煮至爛熟,加入適量冰糖即可食用。

歸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於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絲,口燥咽幹,陰虛型神經衰弱和失眠多夢等。而且銀耳為藥食兩用之品,藥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熱,養胃之陰;能補脾開胃,滋潤而不膩滯,有扶正固本和很好的滋補潤澤作用。

百合銀耳粥

百合100克,銀耳(幹)15克 ;枸杞子30克 ;冰糖30克。百合一片片摘下,洗淨,瀝幹;銀耳、枸杞分別泡軟,瀝幹;將銀耳去蒂,用手撕成大小適中的塊狀,放入鍋內加水淹滿,中火煮約15分鐘,加入枸杞再煮5分鐘,再加入冰糖煮溶,放入百合略煮1分鐘,即可馬上熄火。

雪梨銀耳粥

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用於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百合30克,銀耳1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銀耳發開洗淨,同大米、百合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煮至粥熟後,冰糖調服,每日1劑。可養陰潤肺,健脾益氣。

燕窩粥

燕窩養陰潤燥、益氣補中、治虛損、咳痰喘、咯血、久痢,適宜於體質虛弱,營養不良,久痢久瘧,痰多咳嗽,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結核、咯血吐血和胃痛病人食用。

燕窩粥

燕窩10克,粳米100克,冰糖50克。將燕窩放涼水中浸泡直至完全泡開,撕成條片狀守幾次水,入粳米,加3碗水,旺火燒開,改文火慢熬約1小時左右,入冰糖熔化後即可服食。可治肺虛久咳患者。

梨粥

梨1000克、粳米50克。先把梨洗淨去皮,切開去核,搗爛過濾取汁;大米洗淨熬粥;粥快熟時放入梨汁調勻即成。

沙參粥

沙參20克、麥冬15克、粳米100克、梨汁、藕汁、冰糖適量。沙參、麥冬煎水去渣取汁,與粳米、梨汁、藕汁、冰糖煮粥食用。主治形體消瘦、口燥咽幹、大便秘結、舌紅少津、脈弦細數。每日1劑。 

桑仁粥

桑椹子2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桑椹子浸泡洗淨,與糯米、冰糖煮粥。主治肝腎血虛、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腰膝酸軟、鬚髮早白、腸燥便秘。每日1~2劑。 

白果粥

白果適量、豆腐皮50克、粳米100 克。白果去心、殼。與豆腐皮、粳米煮粥。主治肺虛咳喘、神疲力乏、痰白而稀。每日1劑。 

田雞粥

田雞1只、乳鴿1只、豬腳骨1條、雞爪2只、糯米50克、薑絲適量。田雞、乳鴿洗淨切小塊,與豬腳骨、雞爪、糯米、薑絲煮粥。主治軟骨症、發育不良、雙足無力、氣血不足、最適宜少年兒童食用。每日1~2劑。 

首烏粥

首烏60克、紅棗10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首烏、粳米、紅棗(去核)洗淨,煮成粥放入紅糖煲沸食用。主治腎氣虧損,脾虛體弱,面色無華、皮膚乾燥、面容憔悴、發早白、勞累過度、精神疲乏、飲食欠佳。每日1劑。 

百合粥

百合6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百合、糯米洗淨,煮成粥加糖煲沸。主治脾胃虛弱,心氣不足、急躁夢多、神經衰弱、燥熱咳嗽。每日1劑。 

貝母粥

貝母1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貝母去心研成末,粳米煮粥,粥稠時將貝母粉、冰糖加入再煮片刻食用。主治肺虛久咳、痰少咽燥、肺熱咳嗽、咯痰稠黃、咽候腫痛。每日1劑。 

蓮子粥

蓮子肉30克、蓮須12克、百合30克、雞蛋2個、紅糖適量。蓮子、紅棗去心去核、百合、蓮須洗淨,加清水適量煮沸,雞蛋去殼入粥,蛋熟即可,加糖調味。主治心中煩悶,心悸心慌,多夢易醒。每日1劑。

黃精粥

黃精2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黃精切片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煮粥,加白糖即可食用。主治肺陰不足、乾咳無痰、痰中帶血。每日1劑。 

胡桃仁粥

胡桃仁30克、粳米50克。粳米煮成稀粥,胡桃仁去皮搗爛加入粥中,用文火煮致稠粥,以表面見油為度。主治腎虧腰痛、慢性便秘、小便淋瀝。日1~2劑。 

清熱利濕的赤小豆粥

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赤小豆和米同放鍋中,大火煮開,改用文火熬煮,食用時,放入白糖即可。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功。經過一個夏天的潮濕悶熱,加之脾胃功能受損,體內濕氣加重,服些有清熱利濕作用的赤小豆粥,為接下來的秋冬進補打好基礎。

滋陰補血的芝麻粥

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將芝麻(黑,白混合更佳)炒熟,最好研成細末,可加少許鹽,胡椒粉,俗稱“芝麻鹽”,待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芝麻可治眩暈、記憶力衰退、鬚髮早白等。秋季常食,可益壽延年,還可潤肺,是秋季保健粥中的佼佼者。對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療效。

滋陰潤燥的沙參麥冬粥

沙參20克、麥冬15克、粳米100克、梨汁、藕汁、冰糖適量。沙參、麥冬煎水去渣取汁,與粳米、梨汁、藕汁、冰糖煮粥食用。每日1劑。沙參、麥冬滋陰潤燥,主治口燥咽幹、乾咳少痰、大便秘結、舌紅少津、脈弦細數的肺陰虛證。這款藥粥對於秋燥季節出現的上述肺陰虧虛症狀療效很好。

養陰潤肺的沙參銀耳粥

沙參50克,銀耳50克,大米50克,冰糖10克。沙參洗淨,放入陶器罐內,放入清井水,先煮30-40分鐘,去沙參,放入銀耳,大米(均洗淨),再煮1小時放入冰糖,再熬10-15分鐘,即可食用。這款粥品具有清熱養陰、潤肺止咳、益胃生津之功,入口甘甜軟滑,冷熱均宜。

清熱百合銀花粥

大米100克;百合50克,洗淨;再取銀花10克,焙乾為末備用。先將大米淘淨,煮至粥濃稠時再放百合煮10分鐘,起鍋前放入藥末及適量白糖即可食用。百合有清火、潤肺、安神的功效,金銀花有清熱解毒、消炎的功效。這款粥適合於秋燥引起的咽喉腫痛、易“上火”等症。需要注意的是本品性寒,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不宜服用。

生地麥冬粥

生地黃50克,麥冬(去芯)40克,粳米50克,金錢枝桔餅30克。將生地黃、麥冬洗淨,切成碎片,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內,放入陶器罐內,放入清井寫 水,先煮1小時,撈去布袋去渣,放入粳米(洗淨)熬粥30分鐘,即可食用。

杏仁川貝百合粥

杏仁30克,川貝母15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先將杏仁、川貝母、百合洗淨,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內,先煮1小時,撈去藥渣後放入粳米(洗淨),再煮20-30分鐘,即可食用。

桑菊粥

霜桑葉30克,菊花30克,川貝15克,粳米50克。將桑葉、菊花、川貝母洗淨,裝進已消毒的紗布袋內,入進陶器罐內,注入清井水,先煮30分鐘,撈去藥渣,放入粳米,煮30分鐘,粥成即可食用。

黃芪淮山藥粥

黃芪30克,淮山藥40克,粳米50克。將黃芪洗淨,切成片,與淮山藥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內,放入陶器罐內,注入清井水,先煮1小時,將藥渣袋撈去,放入洗淨的粳米,煮20-30分鐘,即可食用。

芝麻花生豬肝山楂粥

芝麻50克,花生50克,豬肝40克,山楂40克,粳米50克。將花生去殼,將芝麻放入陶器罐內,注入清井水,先煮1小時,花生熟後,放入粳米(洗淨)煮30分鐘後,再放入豬肝、山楂,煮5-10分鐘,即可食用。

芝麻粥

原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先將黑芝麻曬乾後炒熟研碎。再與粳米同煮作粥。黑芝麻有"仙家食品"之稱,為滋補肝腎養生佳。粳米有"五穀之長"之稱,為補益強壯養生食品。本粥品最適宜產婦食用,即滋補肝腎、養血填精,又有催乳之用。

藕粥

蓮藕150克,糯米100克,糖桂花少許,白糖適量。將蓮藕洗淨,刮去外衣,切成滾刀狀塊,加水煮沸後改文火煮至藕熟爛,備用。將糯米淘洗後,加熟藕、水混合,煮沸後改小火煮至米粒熟爛,加入糖桂花少許,白糖適量,攪勻,即可食用。

附注:蓮藕宜選用粉質高的老藕。藕粥可補心生血,健脾開胃,滋養強壯。且具利尿,清熱潤肺功效。

薏仁粥 

薏米(50克) 、粳米(100克)、冰糖(10克)。將薏仁、粳米淘洗乾淨;薏仁用冷水浸泡3小時,粳米浸泡半小時;將薏仁、粳米分別撈出,瀝幹水分;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將薏仁、粳米依次放入,先用旺火燒沸;然後轉小火熬煮45分鐘;見米粒爛熟時,加入冰糖拌勻,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山楂粳米粥

粳米60克、山楂30克。做法:先將山楂置於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取濃汁並去渣;然後將淘洗乾淨的粳米放入藥汁中,用文火熬煮成粥即可。

本品具有化食消脂之功效,適於糖尿病性高血壓伴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兔肉粳米粥

兔肉、粳米、馬蹄各100克,水發香菇50克,精鹽、味精、胡椒、豬油、蔥薑末各少許。具有補中益氣,健腦增智的作用。可供早、晚餐食用。適用于智力發育不良者及腦力勞動者。

做法: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幹水分;兔肉整理乾淨,切丁;荸薺去皮後切成小丁;香菇洗淨,也切成小丁;將蔥、薑洗淨切末備用;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放入,用旺火燒沸後攪拌幾下;鍋內加入兔肉、荸薺丁、香菇丁、鹽、豬油、蔥末、薑末,改用小火慢慢熬煮;待粥濃稠時調入味精、胡椒粉,即可盛起食用。

山楂大棗蓮子粥

山楂肉50克,大棗30克,蓮子30克,粳米50克。先將山楂肉、大棗、蓮子放入陶器罐內,放進清井水,先煮至蓮子熟爛後,放入洗淨的粳米,待成粥後,即可食用。

草芪龍苓粥

炙甘草、黃芪、龍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許。將炙甘草、黃芪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龍眼肉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可補氣安神,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活動後加劇、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脈結代等。

生脈粥

黨參、麥冬、五味子各1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諸藥擇淨,水煎取汁,與大米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將生脈口服液1支,調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可補氣養陰,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疲乏無力、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面色淡白無華、舌紅苔薄、脈結代而細等。

參粉歸芪粥

高麗參粉5克,當歸、黃芪、大棗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諸藥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入高麗參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可益氣養血,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健忘、面色無華、頭暈目眩、食欲不振、浮腫尿少、腹脹噁心、舌淡苔薄白、脈結代或細而無力等。

三七三子粥

三七5克,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諸藥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可除痰化瘀,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悶心痛、頭暈氣短、唇甲青紫、苔白膩或有瘀點、脈弦結等。

參附桂枝粥

紅參粉5克,附片、桂枝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適量。將諸藥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服食,待熟時調入紅參粉、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可溫腎通陽,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胸悶、頭暈頭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質淡胖、脈沉遲等。

山藥棗參粥

山藥50克、大棗10枚、人參8克、豬瘦肉50克、小米50克。將人參洗淨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文火煎煮30分鐘,然後將粗渣濾去,提取藥汁備用;將山藥洗淨去皮切成小塊,大棗去核洗淨,瘦豬肉洗淨切成細絲,小米淘洗乾淨,將這些材料共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再以小火熬煮,30分鐘後倒入藥汁攪勻即可停火。具有益氣養血,健脾潤膚的作用。適宜任何年齡段的女性食用。本品中的人參、大棗和小米均能夠養益氣血,從而使肌膚滋潤富有光澤,並可用於調補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等症。每日2次,早晚分食。

蓮米粥:

將蓮米發漲後,在水中用刷子將表皮擦去,抽出蓮心放清水煮爛,再與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瀉、益腎固澀、養心安神之功,適用於脾虛食少,腹虛帶下、遺精尿頻、心煩失眠、健忘多夢。

胡蘿蔔粥:

取新鮮胡蘿蔔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補脾,助消化。將胡蘿蔔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皮膚乾燥、口唇乾裂者食用。

玉米粥

從中醫學角度來說,玉米歸入胃、膀胱二經,因而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並可使人開胃、增加食欲,胃酸、脾胃氣虛者尤為適合食用玉米粥養胃,補充營養、補足氣血,改善人體營養不良的症狀。

做法:將適量大米洗乾淨;然後把新鮮的玉米剝下洗淨;最後將玉米和大米一起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開後,改用小火慢煮二十分鐘左右即可。

燕麥粥

燕麥在中醫中被歸入肝、脾、胃經,因此,食用燕麥粥具有益肝和胃的功效,進而能夠治療因肝胃不和引起的飲食減少、大便不通暢等問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燕麥雖有養胃功效,但也不可多食。食用過多將會引起胃痙攣或腹脹等不適,而且胃炎患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做法:將水放入鍋中煮開後,把燕麥倒入水中,然後邊煮邊攪拌,直至再次較均勻煮開為止,也可加入點牛奶,味道更香濃。

核桃粥

核桃是食療佳品,也具有不錯的養胃保健功效。人們常食用核桃,可健胃開胃、使人增加食欲,對胃痛、慢性胃炎等有食療作用。

另外,核桃還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對胃癌、食道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做法:將核桃和米分別用清水浸2小時;然後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開,熬至米開花,再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食用。

花生粥

花生有著很好的養胃功效。中醫傳統將花生歸入脾、肺經,具有醒脾和胃的功效。因此,食用花生粥對胃很有好處,能夠增進人的食欲,並更好吸收米以及花生中的營養,改善體弱、營養不良的身體狀況。但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以及想減肥的人少喝。

做法:挑選適量的飽滿的花生洗淨,並瀝幹水,連衣搗碎;與粳米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燒沸,再改小火同煮至爛熟,加入適量冰糖即可食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