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寶媽看來, “多喝水”准沒錯, 特別是在天氣乾燥的秋天。 然而, 近日網上流傳著“寶寶水喝多了容易水中毒”的說法, 讓寶媽們很恐慌。 事實究竟如何呢?
雖然有點不可思議, 但這種說法是真的!
寶寶水喝多了容易中毒
首先瞭解下什麼是“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體內水分大量流失, 導致鈉含量下降引發的脫水低鈉症。
那麼寶寶為什麼會“水中毒”呢?這主要是因為寶寶的腎臟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引起。 寶寶還小, 如果喝大量的水, 腎臟不能及時排出會造成血液中水分太多。 而血液中含有大量水分會導致鈉離子含量被大幅度稀釋,
Advertisiment
通常來說, “水中毒”多發生在6個月以下寶寶身上。 因為寶寶並不清楚自己需要喝多少水, 而媽媽誤認為多喝水有好處, 其實這反而害了寶寶。 當寶寶“水中毒”時, 會有厭食、嘔吐、嗜睡、體溫下降等症狀, 病情較重時還會有全身痙攣、昏迷等情況。
箱媽提醒大家, 如果沖泡奶粉比例不對奶水過稀, 也有可能導致寶寶攝入過多水分, 從而引起“水中毒”。
寶寶每天應喝多少水?
人一天要補充的水分不僅包括喝的水, 也包括食物中的水。 不同月齡的寶寶因為吃的食物和運動量的不同, 每天的喝水量也會有所差異。 還有, 寶寶的體重、性別、性格、天氣等因素也會對飲水量產生影響。
Advertisiment
6個月以下寶寶
通常, 無論寶寶是喝母乳還是配方奶粉, 只要進食情況正常便可獲取足夠的水分, 無需額外喝水、果汁或其他飲料。 如果天氣很熱, 室內又沒有開空調, 或寶寶腹瀉, 媽媽可以給他喂一點水。 還有, 寶寶喝完奶稍微喝點水清潔口腔也沒關係, 大家別太較真啦~
6個月以上的寶寶
此時寶寶開始接觸輔食, 建議各位媽媽在給寶寶吃完輔食後給他喝幾口水漱口, 或者在兩頓輔食之間也可以喂點水。 但是, 寶寶在一歲前還是以喝奶為主, 不宜喝太多的水。 寶寶吃的輔食有限, 從輔食中獲得的營養也不多, 大量飲水會使喝奶量降低, 對寶寶健康發育不利。 寶寶每天可以補充120–180毫升的水分,
Advertisiment
1歲以上寶寶
除了每天喝500毫升的奶外, 寶寶還可以攝入不超過400毫升的水分, 其中包括各種食物裡的水分。 最好讓寶寶固定時間喝水, 其它沒什麼規定, 不缺就好。 大家可以通過觀察寶寶口唇、小便, 若寶寶口唇發幹, 排便減少或尿量少, 那麼需要適當多補充點水分。
媽媽需要記住的是, 個體有差異, 以上說的數位僅供參考, 並不是硬性規定哦~
寶寶健康喝水秘笈
寶寶喝水要講科學, 除了不要逼他們喝水, 各位媽媽還應留心一些事項哦~
★ 使用專用水杯
專家認為, 寶寶1歲後喝水應使用專門的水杯, 而不是奶瓶。 大家不妨在寶寶5個月大時開始練習抓水杯,
Advertisiment
★ 水溫要適宜
寶寶喝冰水極易造成胃黏膜血管收縮, 建議媽媽給寶寶喝40度左右的水。
★ 飯前和吃飯時別喝水
飯前和吃飯時喝水會導致寶寶有飽腹感, 影響食欲, 而飯後喝水不利於腸胃道消化食物。
★ 睡前不喂水
睡前給寶寶喝水很容易導致寶寶晚上尿床, 最好避免。
★ 喝白開水而不是飲料
寶寶經常喝飲料會使他的味覺發生改變, 以後很難再接受白開水的味道。
★ 讓寶寶養成良好喝水習慣
媽媽要注意寶寶的喝水節奏, 不能讓他喝水過快, 也不要讓他一次喝太多的水, 不然會影響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