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 雖然“秋老虎”的餘威尚在, 但畢竟日漸勢微。 食欲不振的苦夏過後, 人們的胃口漸開, 於是, 到大小飯館、火鍋店“貼秋膘”的食客多了起來。
“貼秋膘”的說法讓許多貪吃的人找到了藉口。 清朝時, 民間流行在入伏這天懸秤稱人, 當然大多是稱小孩, 與立秋時體重對比來檢驗肥瘦。 那時候, 人們對健康的評判還比較簡單, 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 人在伏天胃口差, 不少人都會瘦一些。 因此, 苦夏過後需要“補”, 大家就選在立秋這天“貼秋膘”。 “貼秋膘”的方法是吃厚味的美食佳餚, 首選吃肉。 這一天, 普通百姓家吃燉肉,
Advertisiment
夏日酷熱, 人們普遍胃口欠佳, 不少人體重減輕, 到了秋天, 胃口恢復, 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營養物質的攝入, 如富含優質蛋白的雞、牛、羊肉等, 以補償夏季體內能量過度消耗造成的營養匱乏。
但是由於夏季人們常進冷食, 脾胃功能下降, 如果一入秋就大量進補肉食, 會加重腸胃負擔, 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出現厭食、腹瀉等症狀。 因此, 不妨先補充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如魚、蛋等, 給腸胃一個調整適應期。
營養長期缺失忌快速補回“苦夏”一過, 不少人除了食補, 還買來人參、鹿茸等名貴藥材做藥膳,
Advertisiment
在當今社會, “貼秋膘”應該提高到新的層次, 那就是講究營養均衡, 合理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等各種營養素, 控制脂肪、鹽、糖的攝入量, 以此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所以“秋補”時, 除了適當補充一些雞、牛、羊肉類食物, 乳製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也要多吃, 更全面地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保持體內酸堿平衡。
另外, 有些人認為, 某段時間少吃了哪樣食物, 過後多吃一些, 就能把缺失的營養補回來, 這其實是種認識上的誤區。 保持營養均衡雖不要求每天必須攝取均衡全面的營養, 卻要求兩三天內保持一個相對的營養均衡, 否則會導致人體某種營養元素缺乏,
Advertisiment
除了保持均衡營養外, 由於秋天天氣乾燥, 人們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經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乾燥感, 所以要在食物選擇上多加注意, 預防秋燥。
秋天適合吃一些多汁、甘味、酸味以及寒涼的食物, 寒涼能夠清熱, 甘味食物性質滋潤, 具有緩急、和中、補益的作用, 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 例如, 生藕能夠清熱生津止渴, 熟藕則能健脾、開胃、益血;蓮子既能祛餘暑, 又能滋補強身。 此外, 百合、山藥、蜂蜜、銀耳、蘋果、香蕉、葡萄、菠菜等都是不錯的秋補佳品。 既然要防燥, 自然就要少吃一些辛辣食物, 如蔥、薑、蒜、韭菜、辣椒等;另外, 油炸食品也是秋日一大禁忌。
秋補別忘了控制體重雖然適當“貼秋膘”有益於體力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