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克(右)和兩個“生物學女兒”在一起。

據美國媒體日前報導, 美國51歲男子科克·馬克賽是一家擁有300名員工的全球製藥公司“凱門化學”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他可能是美國最慷慨的精子捐贈者之一, 從1980年到1994年, 科克每週都要去密西根州一家不孕診所捐兩次精子。 每捐一次, 可以獲得20美元的報酬, 不過科克稱, 他捐贈精子並不是為了錢, 而是為幫助渴望孩子的不孕夫婦。

在14年時間中, 科克的捐贈精子幫助無數對不孕夫婦實現了生兒育女的夢想。 然而當科克多年後不再捐精時, 他決定計算一下他的捐贈精子到底已經幫助那些不孕夫婦生下了多少個他的“生物學意義”兒女。

Advertisiment
一算之後科克嚇了一跳, 由於他在14年中總共捐贈了大約1456次精子, 根據捐贈精子懷孕的成功率, 科克相信他通過捐精所生的“生物學兒女”的人數至少多達400人。
2007年, 兩名通過科克捐贈的精子所生的女孩——現年21歲的艾什莉·斯威特蘭和18歲的凱特琳·斯威特蘭通過美國“捐精者同胞登記網站”設法和科克取得了聯繫。

由於這兩名女兒都居住在距科克家僅有45分鐘車程的地方, 科克開始重新考慮他當年的捐精行為可能引發的後果。 科克估算, 在他家附近方圓100英里左右範圍內, 他可能擁有100個和他兒子同齡的“生物學兒女”。 他們都生活在一個並不太大的範圍中, 難保將來不會在社交生活中相識。

Advertisiment
他們具有血緣關係, 對此卻毫不知情。 每想到這些, 科克就再也睡不著覺, 擔心自己的那些“生物學”後代有可能會相遇, 萬一他們墮入愛河, 那將引發“亂☆禁☆倫危機”。

科克曾試圖和“密西根州試管受精”診所進行聯繫, 他的大多數捐精行為都是在這家精子銀行中完成的。 然而, 診所卻拒絕向他透露相關資訊。 事實上, “密西根州試管受精”診所可能壓根就沒有科克的大多數“生物學兒女”的住址資訊。
去年, 科克從媒體上讀到了哈佛大學教授喬治·丘奇發起的“哈佛私人基因組計畫”的報導。 丘奇希望能創建一個10萬人的基因組公共資料庫, 從而建立一個關於身體狀況、性格行為和醫學遺傳特性的“維琪百科”, 醫生將來或可利用這些基因資訊為病人開出更加精確的私人藥物。

Advertisiment

科克立即和丘奇取得了聯繫, 說出了他對自己可能生有400個“生物學兒女”的擔心。 丘奇立即決定為科克繪製他的基因組, 並將他的基因組資料公佈到網站上。 科克提供了自己的血液和皮膚樣本, 他也因此成了“哈佛私人基因組計畫”的最早10名志願者之一。

科克的可能後代只需花幾百美元到“家庭樹DNA公司”或“血統網站”這樣的公司中接受DNA鑒定, 並將他們的DNA和科克的DNA進行比對。
據悉, 科克還和美國“捐精者同胞登記網”進行合作, 共同創立了一個叫做“凱門生物醫學研究協會”的非贏利資料庫, 這個資料庫專門收集那些願意尋找自己生物學後代的“精子捐贈者”以及那些願意尋找生物學父母的“捐精後代”的基因資訊,

Advertisiment
人們只需支付80美元費用, 並向“凱門生物醫學研究協會”寄去自己的唾液樣本, 就可以得到自己的DNA遺傳標記——“短串聯重複序列”資料資訊。

自從這個資料庫運行以來, 已經有數百個通過“捐贈精子”所生的後代通過它找到了自己的“同胞兄妹”, 此外該資料庫還説明6個精子捐贈者找到了他們的一些“生物學後代”。 不過到目前為止, 除了艾什莉和凱特琳外, 科克還沒有找到任何其他通過他的“捐贈精子”所生的兒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