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家最新實驗發現:作息時間紊亂可致不育

研究表明作息時間不穩定會引起不育

“我的生物鐘在滴答作響。 ”這句話一般會在講述一個中年婦女想要在絕經之前懷孕的電影裡出現。 但五月二十三日發表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 另外一種生物鐘——調整作息的生物鐘對於想要懷孕的女性也是很重要的。

身體會自覺地把睡眠週期新生兒體重偏低、早產和流產。

但是美國西北大學的醫療和醫學專業學生keith summa說:“這些流行病研究學都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是否還存在其他與作息時間相關的因素也有影響呢?比如, 晚上工作的女性的睡眠多會不足。

Advertisiment
但我們的研究還是為生殖問題是源於晝夜顛倒或晝夜的不規律作息本身這個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

Summa和他的同事把48個已經受精的雌性小鼠分成3組, 然後通過改變籠子裡的照明條件來改變小鼠的睡眠模式。 對照組的小鼠的作息正常:12個小時的白天, 12個小時的黑夜。 第二組早上的燈逐漸延遲, 最初是早上6點開始到晚上6點, 5天后, 研究人員把作息表推遲了6個小時, 也就說, 小鼠的白天時間是中午到午夜。 5天的時間可以讓小鼠習慣一個作息表, 然後又改變它的作息時間。 第三組採取的試驗條件與第二組相反:它們的燈是逐步提早。 也就是說, 如果小鼠的白天在開始的5天是6點開始, 那麼在下一階段,

Advertisiment
它的白天從午夜開始, 以此類推。

這個試驗時間超過25天。 最後, 正常的生活作息一組90%的小鼠受孕。 相反的, 那些作息表被逐步推遲的小鼠成功受孕的減少了50%, 作息表逐步提早的只有22%的小鼠成功受孕。

沒有參與實驗的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 AdelaideTamara Varcoe說:“它對生殖能力的影響作用真讓人吃驚。 他們那麼小的干預卻產生了那麼深遠的影響。 ”summa 表示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研究失去受孕的機會的時間和原因。 Summa 提到:“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顯示受孕是早期就發生的證據。 ”他猜測生物作息紊亂可能阻止了胚胎在子宮的著床。 去年, Varcoe的實驗室也打亂了受精小鼠的生活節奏, 但是沒有觀察到任何生殖方面的影響。 更重要地是, Varcoe 的團隊是在小鼠證實已懷孕後調整的白天-黑夜的週期,

Advertisiment
然而 Summa 的團隊在受精後立即就調整了週期。 Varcoe 同意 Summa 觀察到生育能力的缺失可能是因為胚胎的著床問題。 Varcoe 解釋說:“生物鐘存在於人體的每個器官裡, 其基因能在所有女性的子宮內表達, 但是它具體是幹什麼的目前我們還不清楚。 另外嬰兒的發育還與其他許多因素有關, 包括母體內荷爾蒙的分泌週期等。 ”

為March of Dimes(實驗的基金提供者)工作的博士 Michael Katz 說:“那麼應該懷孕的女性就該放棄晚上的工作或者停止在各國出差嗎?不要輕易下結論, 因為把發生在動物實驗品身上的結果應用到人本身是個很漫長的過程。 ”人類和老鼠的生殖週期是相似的, 他們都有為生物鐘控制的發情期,

Advertisiment
但是彼此還是有區別的。 比如, 老鼠的生殖期持續時間長達四天, 而且老鼠沒有月經來潮。 然而, Katz說:“根據研究結果, 如果女性工作時間不規律, 而且她想懷孕但是沒懷上, 那麼她就該去想想是不是跟這個有關了。 女性如果仍然上晚班並且想懷上孩子, 那麼她需要做的只是始終如一, 形成規律的生物鐘。 ”

Summa 同意 katz 的說法, 並說:“我們可以建議的是對於那些想懷孕的女性, 她們最好保持規律的睡眠週期。 她們需要每天在同樣的時間睡覺, 而且睡眠充足。 ”而且因為生物鐘紊亂已經導致了許多的健康問題(包括肥胖、糖尿病、行為障礙和抑鬱), 他的建議可能對於每個人都是很有作用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