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測量寶寶的生長發育狀況

媽媽常常說:我們家孩子不如誰誰誰家孩子長得胖、不如誰誰誰家孩子長得高、不如誰誰誰家孩子吃得多——這是鄰家孩子的標準。 人家孩子不會爬就會走了, 不會爬就會走正常麼?人家孩子五個月20斤是正常的麼?你需要知道正確的科學的評估方法-- 生長曲線。

1 如何測量

醫院測量, 由於測量 時間, 衣服, 紙尿褲是否有尿, 孩子是否哭鬧掙扎都會影響。 所以, 體重測量可以在家選擇相對 固定時間(是否 剛吃飽也要統一)、儘量 脫光衣服, 保障 尿片乾淨或是 不穿尿片, 選擇 同一個稱來測量, 我們需要記錄的是 變化,

Advertisiment
而不是一個絕對值。 我們不會說你的孩子差一點十斤, 你家孩子有問題。 關鍵是原來多少, 長了多少, 變化多少。 所以, 體重是最容易的事情, 也是最不容易做準確的事情。

2 體重增長的規律

體重的增長規律, 在出生後第一年是增長最快的一年, 為生長的第一個高峰。 體重增長速度隨著年齡增長而減緩。 前三個月體重的增加約等於後六個月的體重增加, 體重增長是一個非勻速增長的過程。 生長曲線中, 藍色代表男童, 粉色代表女童, 選擇與孩子性別相同的曲線。

3 如何看體重的生長曲線

在判斷具體生長曲線的時候, 生長太快和太慢都是不好的(曲線短時間內跨越兩個區間)。 體重快速增長, 心肺功能無法快速增長,

Advertisiment
過快增長的體重會造成 心肺功能很大的負擔, 發育會出問題, 胖小子並不是好事。 有的家長問, 一個月該長幾斤, 這個觀點就不可取了。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沒有一個制式生長的, 不要跟別家孩子比較, 只需關注自家孩子的變化。

齲齒的預防

1、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2、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漱口, 刷牙)

3、定期口腔檢查及清潔

4、氟化物應用及窩溝封閉

其他發育

如何正確評估其他發育 1 大運動-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 大運動發育順序---從 頭開始, 中間向 四周發育(頭頸-腰背-四肢), 每個孩子的大運動發展軌跡都是獨特的, 沒有固定標準, 不要跟別家孩子比較。 平時多趴鍛煉肌肉發育, 不干預大運動,

Advertisiment
孩子肌肉發育到位, 自然就會了。

新生兒的頭都是垂直的, 到了6個月頭就抬起來了。 但是 不建議任何人去訓練孩子早抬頭, 被動操等等都不推薦。 讓孩子自己趴著自己動最好。 9-12個月孩子一般出現自主扶著站, 但注意需全腳掌著地。

1.3個月的孩子走路歪歪扭扭的, 都是正常的。

2 .語言 多與孩子說話, 儲備語言詞彙。 不要孩子嗯哈, 家長就主動意會, 替代孩子的表達, 要 鼓勵孩子自己表達需求。

3. 認知 陪著孩子一起玩, 幫她認知, 要抓緊一切時間跟著孩子玩, 不要以忙做藉口。 孩子的發育, 是家長用心的結果!

4. 個人-社會 孩子的行為、能力都和家長行為相關, 家長的說話、行事、舉止都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模式。 當你覺得孩子有任何你覺得是問題的行為時,

Advertisiment
大人要先反思自己, 是否有類似行為, 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 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自己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先做到, 才能要求孩子去做。 不要約束孩子!約束孩子就束縛了孩子的天性。 一個優秀的人才需要三代人才能造就:第一代人知道怎麼做, 第二代人被迫這麼做, 第三代人自己就會這麼做。

5. 智力 不要去尋找檢測的標準, 沒有意義。 智力是 綜合發育的結果, 是一種能力, 不是一個結果, 更不是一個數字。 不要指望服用DHA, 就能提高智力。

6. 關於體檢 體檢的目的是找錯, 而不是肯定, 看出孩子發育過稱中不足的地方, 及時改進。 “ 嬰兒正常生長和發育:

Q:一週四男寶, 不愛喝奶, 體重增長緩慢

A:吃飯不是任務,

Advertisiment
不能強迫。 定時定量的前提是孩子能順利接受。 吃飯要集中精力, 一次吃飯不超過20分鐘, 不吃就算了, 讓孩子體驗饑餓。 要在孩子饑餓的時候誘導孩子吃飯。 最好能做到大人先吃飯再給孩子餵飯, 大人吃飯時吸引孩子的關注, 讓他發起參與的積極性。 不能把孩子當機器看待。 要體諒孩子, 從孩子角度出發, 當孩子是一個正常的人。 餵養除了食物總量和種類, 還有餵養行為。

Q:多大的寶寶可以斷奶?

A:斷奶是媽媽和寶寶之間的事情, 不是也不應當是外人來決定的, 什麼時候斷奶, 要媽媽自己決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