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研究:關於思考的問題

有趣的是, 思考卻使我們遠離彼此、遠離當下, 因此阻礙了心臟和腦子的連貫性。 思考使流向心臟的血液減少, 並抑制一種能使心臟返回連貫狀態的因數。 心理學家保羅·皮爾索爾(PaulPearsall)博士稱之為“L”因數。

若我們完全活在當下、身心放鬆、任由思維流動的話, 意念、理解以及適當的行為會自然出現。 隨之而來的連貫狀態不僅能影響我們周圍的人, 還能影響周圍的死物。 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了這一點。 志願者被要求有意識地去改變從資料隨機產生器中生出的數位(資料隨機產生器是一部電腦,

Advertisiment
能夠在一段特定時間內隨機打出數位)。 研究表明, 如果志願者集中精力, 努力去想改變隨機輸出的結果, 他們對數位輸出結果的影響就會降低;如果志願者只是堅定改變數字輸出的意向, 然後就放鬆下來, 什麼也不幹, 他們對電腦變化的影響反而更大。

我有一個絕招能避免在破曉時分製造自我緊張。 那時外面寒冷, 讓人不願離開被窩, 腦子卻感覺非常清醒, 好像要失去控制一樣, 我記憶裡的恐懼、憂慮或者忘了做的事情就會被勾起, 我的早晨因此也糟透了。 這時若我能潛心呼吸, 專心聽一聽晨鳥的叫聲, 我就能停止胡思亂想;否則的話, 我這一天的不連貫性就開始了。

兩位心臟病專家, 邁克爾·庫珀(MichaelCooper)和邁克爾·阿真特(MichaelAgent)對一組膽固醇非常高(在300~500mg/dl的範圍內)的男性做了個有趣的試驗。

Advertisiment
他們都患有心臟病, 有些人還比較嚴甄。 除不斷控制飲食、體重以及堅持鍛煉之外, 這些高危男性被訓練每天靜坐15分鐘, 保持頭腦清醒。 他們被引導, 如果頭腦中出現一個令人害怕或者憂慮的念頭, 不要管它, 讓它離開, 重新專心於此刻即可。 這幾乎馬上使膽固醇含量下降了三分之一。 除了現在市面上的一種新藥外, 能達到這種效果的方法幾乎沒有, 並且如此高效的手段比什麼藥物都更安全。

當我第一次讀到思考阻礙連貫性時, 我如膝反射般跳起來——難道我們不應該思考嗎?思考不是一件負責任的理智的事情嗎?它讓我們弄懂人生;它協調每時每刻,

Advertisiment
推知下一刻要發生的事情, 讓我們更安全。 然後我開始真正“思考”這個問題。 我發現當我真正創造力旺盛時, 我不必想甚至不必試著營造創意, 只是待在此刻, 最美妙的想法自然就在腦中出現了。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米厚伊·車新米厚伊的觀點, 創造力來自一種玩耍、天真的狀態, 沒有憂慮, 沒有失敗, 沒有自我意識, 也沒有時間感覺。 他把這種狀態稱為“流動”, 一種“當下的意識流”;它使我們從過去的經歷中學習, 營造新意念和感覺, 從而保證了我們生命中的頓悟和創新。

中醫認為, 心即思維, 思考過度或者情緒張力過高都會使心受到影響。 “少慮養心”的觀念原是受道家“養生”學注重靜思去慮的思想所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