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給寶寶添輔食?你不得不知道這些

寶寶添加輔食是每個人都知道瞭解的, 那麼應該怎麼給寶寶添加輔食呢?今天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如何添加輔食吧。

7~24 月齡嬰幼兒處於 1000 日機遇窗口期的第三階段, 適宜的營養和餵養不僅關係到近期的生長發育, 也關係到長期的健康。 為什麼要添加輔食?隨著生命的發育, 嬰幼兒逐漸成長。 當嬰幼兒滿6個月以後, 母乳仍然是重要的營養來源, 但單一的母乳餵養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嬰幼兒對能量以及營養素的需求, 所以, 這個時候就需要補充其他的食物——添加輔食。 不過, 給寶寶添加輔食也不僅僅是為了營養,
Advertisiment
這也是寶寶成長所必需的。 隨著孩子胃腸道等消化器官的發育、感知覺以及認知行為能力的發展, 它也需要其有機會通過接觸、感受和嘗試, 逐步體驗和適應多樣化的食物, 從被動接受餵養轉變到自主進食。 合理添加輔食還能促進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因為, 孩子滿6個月後, 母及餵養者的餵養行為對其營養和飲食行為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科學的給嬰幼兒添加輔食, 既能促進孩子的健康, 也有助於健康飲食習慣的形成, 並具有長期而深遠的影響。 什麼時候添加輔食?很多父母會覺得“奶水就是水, 沒有營養”, 所以就會想儘量早地給孩子雞 蛋、魚湯、魚油、肝粉、蜂蜜等等“有營養”的東西。 實際上, 這是非常大的錯誤。
Advertisiment
嬰兒的消化系統要在四到六個月候才能發育完善, 免疫系統、腎臟的發育也比較脆弱, 喂這些東西嬰兒不但可能無法消化吸收, 反而可能損傷幼嫩的身體機能。

按照國際學術界的主流觀點, 一歲以前的嬰兒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應該主要來自於母乳或者配方奶。 輔食的添加並非越早越好。 一般來說, 我們都推薦要繼續母乳餵養, 直至寶寶滿 6 個月後再添加輔食。 嬰兒滿 6 月齡時, 胃腸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對發育完善, 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樣化食物。 同時, 嬰兒的口腔運動功能, 味覺、嗅覺、觸覺等感知覺, 以及心理、認知和行為能力也已準備好接受新的食物。 此時開始添加輔食, 不僅能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
Advertisiment
也能滿足其心理需求, 並促進其感知覺、心理及認知和行為能力的發展。 需要提醒的是, 7~24 月齡嬰幼兒還是繼續母乳餵養;不能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時, 需要以配方奶作為母乳的補充。 實際上, 母乳仍然可以為滿 6 月齡(出生 180 天)後嬰幼兒提供部分能量, 優質蛋白質、鈣等重要營養素, 以及各種免疫保護因數等。 繼續母乳餵養也仍然有助於促進母子間的親密連接, 促進嬰幼兒發育。 輔食應該怎麼加?什麼時候給孩子添加什麼輔食呢?這也讓很多家長摸不著頭腦。 其實, 在添加輔食時, 家長們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 循序漸進。 從一種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 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
Advertisiment
逐漸增加食物種類, 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 如爛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 每引入一種新的食物應適應 2~3 天, 還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 防止孩子出現過敏, 也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食物。

開始添加輔食需要非常小心而且循序漸進, 通常從嬰兒米粉開始。 米粉是碳水化合物, 容易消化。 嬰兒米粉通常也強化了鐵等微量元素的, 營養也更豐富一些了。 每天喂一點點, 過上一周左右沒有發現不良反應, 才開始加下一種。 最初添加的食品都是搗碎的蔬菜或者水果, 這些東西過敏源少, 容易消化。 一般來說, 添加一種, 至少連續幾天沒有不良反應才加下一種。 至於時間方面, 一般來說,
Advertisiment
嬰幼兒輔食從添加米粉開始;然後七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給孩子一些小塊的蔬菜水果, 讓他(她)自己抓起來吃。 到了八九個月之後, 可以讓嬰兒跟大人一起在桌子上吃飯了, 也可以給他們一些比較軟的小塊食物, 讓他們抓著吃。 在一歲以前, 基本上不加肉類、雞蛋, 而且也不能喂太多的輔食, 還得保證孩子喝足夠的奶。 輔食不加調味品, 控糖控鹽很重要很多人在給孩子準備輔食的時候, 就會認為孩子跟大人吃的口味是一樣的。 實際上, 給孩子添加輔食 一定要切記不要添加調味品, 特別是不要加糖和鹽。 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瞭解食物本身的味道, 製作輔食時最好保持原味, 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味品, 保持淡口味。 淡口味食物有利於提高嬰幼兒對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避免養成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淡口味食物也可減少嬰幼兒鹽和糖的攝入量,降低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強調嬰幼兒輔食不額外添加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也是為了提醒父母在準備家庭食物時也應保持淡口味,即為適應嬰幼兒的需要,也為保護全家人的健康。注重飲食衛生和進食安全食品安全是基礎,給寶寶添加輔食也不能忽視食品安全。在給寶寶準備輔食時,儘量選擇新鮮、優質、衛生的食物和清潔的水製作輔食。製作輔食要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食品安全五要點來做 ,比如,製作前須先洗手,製作輔食的餐具、場所應保持清潔;輔食應煮熟、煮透;製作的輔食應及時食用或妥善保存。進餐前洗手,保持餐具和進餐環境清潔、安全。另外,嬰幼兒吃飯時一定要有成人看護,以防發現安全意外,而整粒花生、堅果、果凍等食物就最好不要給嬰幼兒吃了。如果你認真的閱讀了上文,就一定會對給寶寶添加輔食有了一定的瞭解,添加輔食要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適當適量。 淡口味食物有利於提高嬰幼兒對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避免養成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淡口味食物也可減少嬰幼兒鹽和糖的攝入量,降低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強調嬰幼兒輔食不額外添加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也是為了提醒父母在準備家庭食物時也應保持淡口味,即為適應嬰幼兒的需要,也為保護全家人的健康。注重飲食衛生和進食安全食品安全是基礎,給寶寶添加輔食也不能忽視食品安全。在給寶寶準備輔食時,儘量選擇新鮮、優質、衛生的食物和清潔的水製作輔食。製作輔食要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食品安全五要點來做 ,比如,製作前須先洗手,製作輔食的餐具、場所應保持清潔;輔食應煮熟、煮透;製作的輔食應及時食用或妥善保存。進餐前洗手,保持餐具和進餐環境清潔、安全。另外,嬰幼兒吃飯時一定要有成人看護,以防發現安全意外,而整粒花生、堅果、果凍等食物就最好不要給嬰幼兒吃了。如果你認真的閱讀了上文,就一定會對給寶寶添加輔食有了一定的瞭解,添加輔食要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適當適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