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餵養,奶瓶寶寶同樣健康

如果不得已選擇了人工餵養的母親也不必內疚。 因為媽媽不安的心情必然會影響孩子。 這種影響不僅僅是表現在吃奶上, 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只要注重科學餵養, 重視情感投入, 一樣也可以哺育出健康、可愛的寶寶。

新媽媽迎接寶寶的最好禮物是什麼?答案就是兩個字:母乳!可有些媽媽卻因缺乳或疾病等原因, 不得不選擇人工餵養方式, 用配方奶餵養寶寶。

人工餵養能做到與母乳餵養一樣嗎?同樣也能給寶寶健康的未來嗎?這是許多新媽媽的疑問。 怎樣做才能讓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如何才不會因為缺少母乳而留下缺憾?

Advertisiment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 我們把視角對準無法接受母乳餵養的寶寶, 一起探討科學的餵養方式, 讓人工餵養和母乳餵養縮短距離。

科學餵養, 寶寶同樣健康 如果不得已選擇了人工餵養的母親也不必內疚。 因為媽媽不安的心情必然會影響孩子。 這種影響不僅僅是表現在吃奶上, 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只要注重科學餵養, 重視情感投入, 一樣也可以哺育出健康、可愛的寶寶。 缺奶媽媽的擔心 擔心1:牛奶到底比母乳差了什麼? 專家解讀: 從蛋白質成分看, 牛奶的蛋白質絕大部分是酪蛋白, 它在胃中遇到凝乳酶形成較硬的凝乳, 不易被消化吸收。 而人乳中的蛋白質60%是乳白蛋白,

Advertisiment
在胃中形成軟的絮狀凝乳, 容易接收消化酶的作用, 能較快地從胃進入小腸, 較好地被消化吸收。 從脂肪成分來看, 人乳中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較多, 比牛奶中飽和脂肪酸容易被利用;而且人乳中的脂肪有95%可在嬰兒體內儲存;牛奶中脂肪在嬰兒體記憶體留率為6%。 從乳糖含量來看, 人奶中乳糖含量比牛奶中的高。 乳糖對嬰兒很重要, 它不僅對神經功能的形成, 對皮膚、肌腱、骨骼、軟骨的發育都有好處, 而且有助於鈣的吸收, 有利於氨基酸和氮的吸收和存留。 人奶中所含的維生素, 如B(硫胺素), C(抗壞血酸), 可以完全供給嬰兒。 牛奶中雖也含有這些維生素, 但經加熱消毒後, 有一部分被破壞了。 擔心2:怎麼彌補奶粉與母乳差別的缺憾? 專家解讀: 實際上,
Advertisiment
現在的奶粉都接近於母乳, 母乳化的奶粉中含有和母乳相似的營養物質, 科學餵養, 寶寶同樣健康, 媽媽不要因為擔心奶粉營養不全面而隨意給3個月內的寶寶補充其他物質, 這樣會導致寶寶腸胃消化不良, 反而起了副作用。 4個月後, 可根據專家的建議, 適當給寶寶添加輔食。 擔心3:是否人工餵養的寶寶更易生病? 專家解讀: 人工餵養中寶寶更易生病這個原因, 有些是人為造成的, 比如在選擇奶粉時, 如果鈣、鎂、磷、鐵、鋅等比例不合適或含量少, 會使寶寶缺乏微量元素, 影響體質。 再者, 奶粉調配和使用奶具餵養過程中, 會有很多感染機會, 如果消毒不嚴或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使寶寶感染病菌,
Advertisiment
病毒而生病。 因此, 在奶粉的選擇上, 媽媽要多費一些心思, 可根據寶寶的吸收和生長情況, 多與專家做溝通, 選擇對寶寶成長最有利的奶品。 在餵養的過程中, 注意清潔再清潔, 科學再科學。

新媽媽的疑問 疑問1:進口奶粉要比國產奶粉好嗎? 專家解讀: 目前, 國產奶粉在品質上與洋奶粉沒什麼差別, 從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表上看, 洋奶粉中所含有的各種高科技含量物質, 如花生四烯酸(AA)、DHA、核苷酸、β-蘿蔔素等, 國內名牌配方奶粉均有添加。 科學餵養寶寶, 是嬰幼兒奶粉與母乳越接近越好, 並不是越貴越好, 越“洋”越好。 疑問2:選擇奶粉時應該嚴格按照“段數”來餵養嗎? 專家解讀: 嬰幼兒一般被劃分為四個階段:0~6個月、6~12個月、1~3歲、3~6歲, 每個階段的營養需求側重點有所不同,

Advertisiment
還是應該科學的按照“段數”來選擇。 6個月以下的嬰兒生長快、胃口小, 奶粉的脂肪、乳糖和蛋白質含量要高, 應該使用嬰兒配方奶:6~12個月的嬰兒脂肪需求量略降低, 但要求奶粉中要含有足夠的鐵, 應該選擇助長奶粉:9個月以後可以食用全牛奶。 疑問3:喝奶粉的寶寶容易生產敏感體質, 喝母乳就不會, 是嗎? 專家解讀: 母乳餵養的寶寶過敏發生率較低, 母乳中含有一種低聚糖的營養成分(益生元), 能降低寶寶發生過敏的風險。 喝奶粉的寶寶敏感體質相對較高, 這是因為奶粉中含有大分子的異體牛奶蛋白質。 媽媽可選用HA配方的嬰兒奶粉。 因為這種牛奶通過高科技的蛋白水解工藝, 把高致敏性普通牛奶蛋白變成低致敏性的小分子蛋白, 這樣,就可以減少寶寶患過敏的風險。

新媽媽的提醒 提醒1:姿勢要正確 餵養時,一定要讓寶寶保持一個好體位,採用斜抱位、半臥位或坐位都可以,千萬不可圖省事而將孩子平放于床上餵養,小心喂出中耳炎。 因為嬰兒腸胃發育不完善,加上進食難免吞進一些空氣,故在餵養過程中或餵食後不久,常常會反胃,致使食道或胃裡的食物返流入咽喉部、口腔或鼻腔中。嬰兒的耳咽管比成人的要平、短,直、粗一些,這些被污染的返流物很容易通過這條管道侵入耳內,引起耳內黏膜發炎,出現發燒、耳痛、聽力下降、耳道流膿等症狀。 提醒2:適量補充水 母乳中水分充足,因此吃母乳的寶寶在6個月以前一般不必喂水,而人工餵養的寶寶則必須在兩頓奶之間補充適量的水,一方面有利於寶寶對高脂蛋白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保持寶寶大便的通暢,防止消化功能紊亂。常常會有吃牛奶的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老人會說這是吃牛奶的寶寶“火”大,得多喂水,這是有道理的。另外,有時寶寶的啼哭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渴,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 提醒3:重視奶具消毒 許多媽媽不明白為什麼喝奶粉的寶寶愛鬧肚子,其中,奶具消毒是關鍵。 寶寶用的奶瓶,奶嘴必須每天消毒,先應分別洗淨殘留在上面的奶漬,之後高溫蒸煮10分鐘左右即可:配奶前必須先洗手,即便洗過手,在配奶過程中也要注意不要用手接觸奶瓶內部和奶嘴,以免污染。奶具消毒至少應堅持到寶寶滿1周歲。

情感餵養,和乳汁同樣重要 有沒有想到,有些人工餵養寶寶出現的身體、發育、成長問題,更多的不是來自奶粉餵養與母乳餵養的營養區別,而是在於奶粉餵養的同時忽視了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案例:曾有媒體報導,在國外某個育嬰院(主要收養的是棄嬰),因缺乏保育員,採用自動化餵奶,每到一定時間就往嬰兒嘴裡灌牛奶,而這些嬰兒整天躺著,沒有人抱,結果,這些嬰兒變得表情呆滯,經常生病,出現了發育緩慢。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人工餵養的寶寶,對愛的需要與媽媽的乳汁同樣重要。 母乳對於嬰兒固然很重要,但與母愛相比,後者顯得更為重要。當媽媽和寶寶在一起時,特別是在喂哺的時候,要注重給寶寶傳遞母愛、感情和關心的資訊。這些資訊,對於寶寶身心的發育和成長,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也是縮小人工餵養與母乳餵養的差別不可忽視的一點。如果你這樣餵養寶寶 反正是用奶瓶餵奶,讓寶寶躺在床上,抱著奶瓶自己喝。 糾正:喂牛奶時也要像喂母奶一樣懷抱嬰兒,不能圖省事,把奶瓶往孩子嘴裡一放就完事。這種做法,雖然寶寶有 物質營養攝入,但心理需求完全沒有得到滿足。嬰兒躺在母親的懷抱裡,能接觸到母親溫暖的肌膚,聞到母親身上親切的氣味,能夠再次聽到早在宮內已熟悉的母親心跳的節律,再加上母親愛☆禁☆撫的動作和溫柔的言語,這一切都能使嬰兒感受到母愛,產生愉快的情緒,對嬰兒的身心健康發育是很有好處的。 媽媽抱著寶寶,眼睛卻看著電視,或在跟別人聊天。 糾正:嬰兒在發育過程中,不但需要物質營養,也需要精神上的“營養”。人工餵養的寶寶更需要和媽媽情感的交流,媽媽專注的神情,微笑的表情,愉悅的情緒都會影響到寶寶的情緒和成長,能更有利於培養他與其他人的互動,有助於形成一個樂觀、開朗的性格。 媽媽工作太忙,將寶寶放在老人哪裡餵養,一心一意只在工作上。 糾正:老人餵養孩子的方式可能比較傳統,尤其是在用奶瓶餵養時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進食上,而不很在意與嬰兒的溝通。而且,母愛是不能替代的,媽媽即使沒有辦法時時守護在身邊,也應該盡可能多與寶寶做情感溝通。

媽媽還應該怎麼做 √平時要多抱抱孩子,親親孩子,這樣能使孩子也像母乳餵養的孩子一樣身心愉快,健康成長。所以,即使餵奶粉,也需要用情感。 √媽媽在喂寶寶母乳時,還應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才能將好的情緒通過母乳傳輸給寶寶,以助他接受到更多愉快的資訊,有助於寶寶的成長。 √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使之保持良好的情緒。寶寶情緒穩定才能睡眠好,覺醒與進食也容易形成規律,更有利於孩子神經精神發育。 有些餵養方式不可取 穿工作服餵奶:工作服上往往粘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病菌和其他有害物質。不僅要避免穿工作服餵養,如果外出剛回來,媽媽最好也要脫下外套,洗淨雙手後再餵奶。 躺著餵奶:躺著餵奶最容易導致寶寶吐奶。正確的方法是媽媽採取坐位,將只腳踩在稍高處,抱好寶寶喂哺。 一邊喂一邊逗:有的媽媽餵奶時為了讓孩子高興多吃點,會故意哄逗孩子。但要注意,如果孩子被逗笑,可能導致奶汁誤入氣管,引起嗆奶甚至誘發肺炎。 濃妝餵奶:媽媽的體味對於孩子有特殊的吸引力,但濃妝豔抹會掩蓋媽媽的氣味,而且還容易無意問讓孩子接觸甚至吃下一些化妝品。

人工餵養,弊端如何處理更易吐奶? 原因:人工餵養的嬰兒吸的是橡皮奶嘴,奶嘴後部小而皮薄,嬰兒嘴不易全部包住,吸奶時更容易同時吸入空氣,隨後因身體動作而造成空氣往上跑,連帶易將吸入的牛奶又推出喉部,產生吐奶。母乳餵養的嬰兒因為吸奶時嘴唇含住母親飽滿的乳暈部分,不易同時吸入太多空氣。 解決辦法: 嬰兒吸奶前將牛奶充滿奶嘴,不留空氣存留的空隙。 吸奶時奶瓶後部要略高於前部,使牛奶始終充滿奶瓶前部,不留進空氣的間隙。 餵奶時讓嬰兒專心吸奶,不要逗他笑或讓他隨意鬆開嘴。 餵奶後把嬰兒豎起抱一會兒,輕輕拍拍嬰兒的背部,使吸入腹中的空氣跑出來。嬰兒被豎起時,由於重力作用,腹中的奶液不會隨空氣往上溢出來。 更易腹瀉? 原因:除母乳中含有可中和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分泌型1gA,而牛奶和配方乳中因缺少無分泌型1gA外,腹瀉與飲食衛生、食物污染、不耐受碳水化合物及對牛奶過敏等影響因素有密切關係。 解決辦法: 避免嬰兒噙著奶嘴睡覺這一不良習慣,以免造成污染而增加嬰兒腹瀉的幾率。 無論是牛乳還是配方乳都應新鮮,如果一次沒有吃完,最好倒掉,不要再給嬰兒食用。 當寶寶發熱時,應當減少牛奶及其他食物的量,以水代替以減少腹瀉的發生。 避免從一開始就添加富含脂肪的輔食,如肉類、動物油脂等;含糖量過高的食品,如糕點、餅乾等,防止嬰兒腸道對這些食品中的單糖、雙糖不耐受而引起腹瀉。 更愛哭鬧? 原因:人工餵養的寶寶更多的與奶瓶接觸,而得到的母愛相對較少。國外有專家實驗證明,同樣是母乳,將母乳擠出用奶瓶餵養的寶寶和直接餵養的寶寶,在精神狀態,哭鬧程度、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相對要差,更何況完全吃不到母乳的寶寶呢? 解決辦法: 最關鍵的還是媽媽無限的關愛和愛☆禁☆撫。餵養時母子之間的皮膚接觸、視覺接觸所得到的良好刺激,加上母乳中含有的促進嬰兒神經精神發育的物質有關。 媽媽自身的樂觀,積極情緒,以及整個家庭溫馨、關愛的良好氛圍。

人工餵養,媽媽易犯的四大錯誤 牛奶過濃:牛奶中的鈉含量是人體的兩倍,牛奶濃度越高含鈉越多,易使嬰兒血鈉濃度升高,引起諸如便秘、血壓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狀。長此以往會影響智力,故小寶寶吃牛奶需要稀釋。 糖分過多:牛奶加糖,既可改善口感,又能糾正牛奶含糖低的缺陷,但不能加得過多。因為,過甜會降低嬰兒對奶中鈣質的吸收,削弱牛奶的營養價值,一般按每100毫升鮮奶加糖5-8克即夠。另外,勿加紅糖,因紅糖含有較多的草酸,草酸可干擾機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白糖則無此弊端,可放心用之。 餵養過量:合理掌握餵養量也很重要,一般按每公斤體重100-110毫升供給,一天的總量最好不要超過600毫升,超過部分可用豆漿、蔬菜或水果代替。 如果超量引用牛奶,可能招致以下不良後果:一是引起寶寶抽搐,因為牛奶中鈣磷兩種礦物元素的比例不合理,磷元素過多“排擠”體內的鈣元素,可發生低血鈣症而致驚厥發作;二是寶寶腸內乳糖酶活性較低,牛奶中乳糖較多,寶寶因無法消化而導致腹瀉。 加入米湯:有些母親誤認為米湯營養豐富,加入牛奶餵養會“錦上添花”,卻不知兩者的成分“相克”,米湯中的脂肪氧化酶可破壞牛奶中的維生素A,故不應同時喂。

這樣,就可以減少寶寶患過敏的風險。

新媽媽的提醒 提醒1:姿勢要正確 餵養時,一定要讓寶寶保持一個好體位,採用斜抱位、半臥位或坐位都可以,千萬不可圖省事而將孩子平放于床上餵養,小心喂出中耳炎。 因為嬰兒腸胃發育不完善,加上進食難免吞進一些空氣,故在餵養過程中或餵食後不久,常常會反胃,致使食道或胃裡的食物返流入咽喉部、口腔或鼻腔中。嬰兒的耳咽管比成人的要平、短,直、粗一些,這些被污染的返流物很容易通過這條管道侵入耳內,引起耳內黏膜發炎,出現發燒、耳痛、聽力下降、耳道流膿等症狀。 提醒2:適量補充水 母乳中水分充足,因此吃母乳的寶寶在6個月以前一般不必喂水,而人工餵養的寶寶則必須在兩頓奶之間補充適量的水,一方面有利於寶寶對高脂蛋白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保持寶寶大便的通暢,防止消化功能紊亂。常常會有吃牛奶的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老人會說這是吃牛奶的寶寶“火”大,得多喂水,這是有道理的。另外,有時寶寶的啼哭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渴,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 提醒3:重視奶具消毒 許多媽媽不明白為什麼喝奶粉的寶寶愛鬧肚子,其中,奶具消毒是關鍵。 寶寶用的奶瓶,奶嘴必須每天消毒,先應分別洗淨殘留在上面的奶漬,之後高溫蒸煮10分鐘左右即可:配奶前必須先洗手,即便洗過手,在配奶過程中也要注意不要用手接觸奶瓶內部和奶嘴,以免污染。奶具消毒至少應堅持到寶寶滿1周歲。

情感餵養,和乳汁同樣重要 有沒有想到,有些人工餵養寶寶出現的身體、發育、成長問題,更多的不是來自奶粉餵養與母乳餵養的營養區別,而是在於奶粉餵養的同時忽視了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案例:曾有媒體報導,在國外某個育嬰院(主要收養的是棄嬰),因缺乏保育員,採用自動化餵奶,每到一定時間就往嬰兒嘴裡灌牛奶,而這些嬰兒整天躺著,沒有人抱,結果,這些嬰兒變得表情呆滯,經常生病,出現了發育緩慢。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人工餵養的寶寶,對愛的需要與媽媽的乳汁同樣重要。 母乳對於嬰兒固然很重要,但與母愛相比,後者顯得更為重要。當媽媽和寶寶在一起時,特別是在喂哺的時候,要注重給寶寶傳遞母愛、感情和關心的資訊。這些資訊,對於寶寶身心的發育和成長,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也是縮小人工餵養與母乳餵養的差別不可忽視的一點。如果你這樣餵養寶寶 反正是用奶瓶餵奶,讓寶寶躺在床上,抱著奶瓶自己喝。 糾正:喂牛奶時也要像喂母奶一樣懷抱嬰兒,不能圖省事,把奶瓶往孩子嘴裡一放就完事。這種做法,雖然寶寶有 物質營養攝入,但心理需求完全沒有得到滿足。嬰兒躺在母親的懷抱裡,能接觸到母親溫暖的肌膚,聞到母親身上親切的氣味,能夠再次聽到早在宮內已熟悉的母親心跳的節律,再加上母親愛☆禁☆撫的動作和溫柔的言語,這一切都能使嬰兒感受到母愛,產生愉快的情緒,對嬰兒的身心健康發育是很有好處的。 媽媽抱著寶寶,眼睛卻看著電視,或在跟別人聊天。 糾正:嬰兒在發育過程中,不但需要物質營養,也需要精神上的“營養”。人工餵養的寶寶更需要和媽媽情感的交流,媽媽專注的神情,微笑的表情,愉悅的情緒都會影響到寶寶的情緒和成長,能更有利於培養他與其他人的互動,有助於形成一個樂觀、開朗的性格。 媽媽工作太忙,將寶寶放在老人哪裡餵養,一心一意只在工作上。 糾正:老人餵養孩子的方式可能比較傳統,尤其是在用奶瓶餵養時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進食上,而不很在意與嬰兒的溝通。而且,母愛是不能替代的,媽媽即使沒有辦法時時守護在身邊,也應該盡可能多與寶寶做情感溝通。

媽媽還應該怎麼做 √平時要多抱抱孩子,親親孩子,這樣能使孩子也像母乳餵養的孩子一樣身心愉快,健康成長。所以,即使餵奶粉,也需要用情感。 √媽媽在喂寶寶母乳時,還應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才能將好的情緒通過母乳傳輸給寶寶,以助他接受到更多愉快的資訊,有助於寶寶的成長。 √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使之保持良好的情緒。寶寶情緒穩定才能睡眠好,覺醒與進食也容易形成規律,更有利於孩子神經精神發育。 有些餵養方式不可取 穿工作服餵奶:工作服上往往粘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病菌和其他有害物質。不僅要避免穿工作服餵養,如果外出剛回來,媽媽最好也要脫下外套,洗淨雙手後再餵奶。 躺著餵奶:躺著餵奶最容易導致寶寶吐奶。正確的方法是媽媽採取坐位,將只腳踩在稍高處,抱好寶寶喂哺。 一邊喂一邊逗:有的媽媽餵奶時為了讓孩子高興多吃點,會故意哄逗孩子。但要注意,如果孩子被逗笑,可能導致奶汁誤入氣管,引起嗆奶甚至誘發肺炎。 濃妝餵奶:媽媽的體味對於孩子有特殊的吸引力,但濃妝豔抹會掩蓋媽媽的氣味,而且還容易無意問讓孩子接觸甚至吃下一些化妝品。

人工餵養,弊端如何處理更易吐奶? 原因:人工餵養的嬰兒吸的是橡皮奶嘴,奶嘴後部小而皮薄,嬰兒嘴不易全部包住,吸奶時更容易同時吸入空氣,隨後因身體動作而造成空氣往上跑,連帶易將吸入的牛奶又推出喉部,產生吐奶。母乳餵養的嬰兒因為吸奶時嘴唇含住母親飽滿的乳暈部分,不易同時吸入太多空氣。 解決辦法: 嬰兒吸奶前將牛奶充滿奶嘴,不留空氣存留的空隙。 吸奶時奶瓶後部要略高於前部,使牛奶始終充滿奶瓶前部,不留進空氣的間隙。 餵奶時讓嬰兒專心吸奶,不要逗他笑或讓他隨意鬆開嘴。 餵奶後把嬰兒豎起抱一會兒,輕輕拍拍嬰兒的背部,使吸入腹中的空氣跑出來。嬰兒被豎起時,由於重力作用,腹中的奶液不會隨空氣往上溢出來。 更易腹瀉? 原因:除母乳中含有可中和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分泌型1gA,而牛奶和配方乳中因缺少無分泌型1gA外,腹瀉與飲食衛生、食物污染、不耐受碳水化合物及對牛奶過敏等影響因素有密切關係。 解決辦法: 避免嬰兒噙著奶嘴睡覺這一不良習慣,以免造成污染而增加嬰兒腹瀉的幾率。 無論是牛乳還是配方乳都應新鮮,如果一次沒有吃完,最好倒掉,不要再給嬰兒食用。 當寶寶發熱時,應當減少牛奶及其他食物的量,以水代替以減少腹瀉的發生。 避免從一開始就添加富含脂肪的輔食,如肉類、動物油脂等;含糖量過高的食品,如糕點、餅乾等,防止嬰兒腸道對這些食品中的單糖、雙糖不耐受而引起腹瀉。 更愛哭鬧? 原因:人工餵養的寶寶更多的與奶瓶接觸,而得到的母愛相對較少。國外有專家實驗證明,同樣是母乳,將母乳擠出用奶瓶餵養的寶寶和直接餵養的寶寶,在精神狀態,哭鬧程度、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相對要差,更何況完全吃不到母乳的寶寶呢? 解決辦法: 最關鍵的還是媽媽無限的關愛和愛☆禁☆撫。餵養時母子之間的皮膚接觸、視覺接觸所得到的良好刺激,加上母乳中含有的促進嬰兒神經精神發育的物質有關。 媽媽自身的樂觀,積極情緒,以及整個家庭溫馨、關愛的良好氛圍。

人工餵養,媽媽易犯的四大錯誤 牛奶過濃:牛奶中的鈉含量是人體的兩倍,牛奶濃度越高含鈉越多,易使嬰兒血鈉濃度升高,引起諸如便秘、血壓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狀。長此以往會影響智力,故小寶寶吃牛奶需要稀釋。 糖分過多:牛奶加糖,既可改善口感,又能糾正牛奶含糖低的缺陷,但不能加得過多。因為,過甜會降低嬰兒對奶中鈣質的吸收,削弱牛奶的營養價值,一般按每100毫升鮮奶加糖5-8克即夠。另外,勿加紅糖,因紅糖含有較多的草酸,草酸可干擾機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白糖則無此弊端,可放心用之。 餵養過量:合理掌握餵養量也很重要,一般按每公斤體重100-110毫升供給,一天的總量最好不要超過600毫升,超過部分可用豆漿、蔬菜或水果代替。 如果超量引用牛奶,可能招致以下不良後果:一是引起寶寶抽搐,因為牛奶中鈣磷兩種礦物元素的比例不合理,磷元素過多“排擠”體內的鈣元素,可發生低血鈣症而致驚厥發作;二是寶寶腸內乳糖酶活性較低,牛奶中乳糖較多,寶寶因無法消化而導致腹瀉。 加入米湯:有些母親誤認為米湯營養豐富,加入牛奶餵養會“錦上添花”,卻不知兩者的成分“相克”,米湯中的脂肪氧化酶可破壞牛奶中的維生素A,故不應同時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