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秩序感是指我們周圍事物形態體現出的均衡、比例、對稱、節奏等因素, 能帶給我們愉快、興奮、舒服的感覺。 秩序感是寶寶成長的需要, 也是寶寶步入社會的基本品質。
在寶寶的成長中, 媽媽們是否碰到過這樣的苦惱:寶寶總是把用過的玩具物品隨意亂扔, 把房間里弄得亂七八糟, 你總是跟在她的屁股後面收拾不停……其實這是寶寶沒有形成良好秩序感的表現。
寶寶是從有規律的行為和生活中獲得秩序感的。 寶寶從出生就具有對秩序規則的敏感, 熟悉的環境、整潔的房間、固定的看護人等等,
Advertisiment
家庭是寶寶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 秩序感的形成也不例外。 一個整潔有序, 安全穩定的家庭內部環境是寶寶秩序感形成的關鍵因素。 為幫助寶寶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在內部環境方面, 媽媽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生活空間整潔、獨立
整潔、舒適、獨立、有序的生活空間會讓寶寶感覺安全, 能夠穩定寶寶的情緒。 媽媽們要為寶寶安排一個專屬於他的獨立空間, 讓寶寶能生活在固定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家庭氛圍和睦溫馨
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關愛能夠使寶寶擁有一個文明、秩序的美好心態。
Advertisiment
作息時間規律
科學規律的作息時間不僅是寶寶秩序感形成的基礎, 還有利於寶寶時間觀念的養成, 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 因此, 在家裡, 媽媽們要為寶寶制定一個大概的科學合理的相對固定的生活作息時間表。 如午覺時間、晚上睡覺時間、正餐時間、加餐時間、室內遊戲玩耍時間、親子時間、戶外散步玩耍時間等,
Advertisiment
寶寶們生活的空間, 除了在家裡, 還有室外的公共場所。 父母在帶著寶寶外出時, 不僅要以身作則, 遵守公共秩序, 為寶寶樹立學習的榜樣, 還要善於抓住培養寶寶秩序感的一切有利時機。
帶寶寶去公園玩時, 可以告訴寶寶不能踩踏草坪, 不能攀折花草;
和寶寶一起乘公車時, 可以告訴寶寶排隊上下車, 當公車裡有讓座等禮貌行為時, 也可以告訴寶寶要關愛老人愛護弱小;
Advertisiment
帶寶寶去遊樂場玩耍時, 也要適時地告訴寶寶排隊購票、依次玩耍、不能哄搶玩具;
與寶寶在海邊玩耍時, 要提醒寶寶不能將果皮、紙屑、瓶子等留在沙灘或海水裡, 要將垃圾放到垃圾箱。 年齡小一些的寶寶, 媽媽可以抱著他去扔垃圾, 年齡大一些的可以讓寶寶自己動手將垃圾放到垃圾箱, 從實踐中形成秩序意識。
公共場所的秩序教育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以身示範, 如果寶寶在公共場所表現出違背公共秩序的行為時, 媽媽們可以給寶寶一個不高興的表情或者嚴肅一點告訴寶寶:你這樣做事不對的, 媽媽很生氣, 並與寶寶一起重複一下正確的行為。 如寶寶在公園裡走捷徑踩踏草坪時, 媽媽可以帶著寶寶重新從路上走一遍。
日常生活:時時處處強化秩序行為秩序感的培養離不開爸媽耐心的反復提醒與循循善誘。
如早上洗刷,寶寶在旁邊看時,就可以適時地告訴寶寶:媽媽在洗臉刷牙,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都要洗臉刷牙;
飯前帶寶寶洗手時,也要告訴寶寶飯前或吃東西的時侯一定要先洗手;
吃完飯收拾桌椅時也可以對寶寶說:吃完飯要把桌椅放到原來的地方,不能亂放。
只要善於利用、細心觀察,日常生活中很多小事都可以成為寶寶秩序感形成的幫手。
當寶寶偶爾忘記某些事情時,爸媽也別忘了耐心提醒。
如當寶寶弄了一地玩具就要去睡覺時,你可以對寶寶說:寶寶要睡覺了,玩具也該回家睡覺了,寶寶要先把玩具送回家。
父母時時處處的教育引導是寶寶建立秩序感必不可少的。因此,父母要觀察留意生活中可教育的細節之處,有耐心、不操之過急,切忌不要隨意亂發脾氣,給寶寶形成習慣所需的足夠時間,反復提醒強化寶寶的秩序行為。
秩序感是影響一個人一生的一種習慣和品質,父母們要重視並且細心、耐心的讓寶寶從小感受秩序、遵守秩序,使秩序感成為寶寶一生的寶貴財富。
日常生活:時時處處強化秩序行為秩序感的培養離不開爸媽耐心的反復提醒與循循善誘。
如早上洗刷,寶寶在旁邊看時,就可以適時地告訴寶寶:媽媽在洗臉刷牙,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都要洗臉刷牙;
飯前帶寶寶洗手時,也要告訴寶寶飯前或吃東西的時侯一定要先洗手;
吃完飯收拾桌椅時也可以對寶寶說:吃完飯要把桌椅放到原來的地方,不能亂放。
只要善於利用、細心觀察,日常生活中很多小事都可以成為寶寶秩序感形成的幫手。
當寶寶偶爾忘記某些事情時,爸媽也別忘了耐心提醒。
如當寶寶弄了一地玩具就要去睡覺時,你可以對寶寶說:寶寶要睡覺了,玩具也該回家睡覺了,寶寶要先把玩具送回家。
父母時時處處的教育引導是寶寶建立秩序感必不可少的。因此,父母要觀察留意生活中可教育的細節之處,有耐心、不操之過急,切忌不要隨意亂發脾氣,給寶寶形成習慣所需的足夠時間,反復提醒強化寶寶的秩序行為。
秩序感是影響一個人一生的一種習慣和品質,父母們要重視並且細心、耐心的讓寶寶從小感受秩序、遵守秩序,使秩序感成為寶寶一生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