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稀粥燙得寶寶險毀容,如何防範嬰幼兒燙傷

圖片來源相冊

9日, 記者在武警醫院燒傷外科獲悉, 該科本周共接到7例小兒燙(燒)傷的患兒, 小患者最小的8個月, 最大的不超過三歲,

Advertisiment
其中四例與開水瓶有關, 兩例是洗澡先倒開水造成的, 另外一例是稀粥燙傷。 對此, 專家建議:嬰幼兒的燙傷重在防範。

武警醫院燒傷外科主任田宜肥告訴記者, 隨著天氣雖然逐漸涼, 嬰幼兒燙(燒)傷現象最近在該患者中比較突出, 該科從週一至今共接到7例小兒燙(燒)傷的患兒, 最小患者只有8個月大, 大的不超過三周歲, 而且燙傷面積從50%到26%不等, 其中四例與開水瓶有關, 兩例是洗澡先倒開水造成的, 另外一例是稀粥燙傷。 這些燙傷都是可以避免的, 都是因為家長的疏忽造成的。 他指出:燙(燒)傷是小兒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 大多數為五歲以下的小兒, 尤以1至3歲最多。 由於嚴重的燙(燒)傷會給患兒遺留可怕的後果, 如手指不能伸直,

Advertisiment
腳不能行走, 膝肘等關節不能伸直, 五官扭曲變形等等, 造成孩子終生的身心障礙。 因此, 他希望家長們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加強防範從根本上防止燙傷現象的發生。

建議:

一、在給孩子洗澡、洗臉、洗腳時, 先放冷水, 再倒熱水調節到適溫。 反之, 光倒熱水, 再轉身去取冷水時, 孩子以為洗澡水放好了, 馬上進入盆中, 或不小心極易造成燙傷。

二、是熱水瓶、電鍋、熱茶杯等不要放在孩子能夠直接或間接觸及之處, 有的家長以為不放在孩子直接能觸及之處就安全了, 其實不然。 如果放置熱容器的檯面上有臺布, 孩子蹣跚行走時, 喜歡拉扯臺布以防跌倒, 結果熱液自頭頂潑下, 造成燙傷。

三、是不要讓孩子獨自面對熱液(熱湯、熱粥、熱奶等),

Advertisiment
因為小兒對周圍事物很感興趣, 但手腳尚不靈活, 容易碰翻熱液, 引起燙傷。

四、是在房間狹小或鍋灶較低時, 孩子在炕上玩耍時, 極易掉人鍋中, 造成大面積燙傷。 五是孩子好奇心重, 想知道電是什麼樣子, 喜歡用鑰匙、玩具等物品觸碰或直接觸摸家中電插座、檯燈、落地燈燈頭等有電的部位, 從而發生電擊傷, 輕則致殘, 重則喪命。

五、是帶孩子去新的環境, 一定注意飲水機、熱水瓶、熱容器等的擺放位置, 讓孩子玩耍時遠離此處, 否則, 孩子不小心極易碰翻熱水瓶、熱茶杯等物, 造成燙傷。

六、是對獨立活動的幼兒, 注意觀察孩子玩耍的環境中有無電線、石灰水池、熱水池、強酸或強鹼地、熱油鍋等, 禁止孩子在其附近玩耍。

Advertisiment
更不要邊吸煙邊照看孩子, 因為一不小心, 煙頭能燙傷孩子。 只要在生活中注意可能發生危險的細節, 小兒燒傷發病率一定會大大下降。

他還提醒家長, 小孩一旦被燙傷, 最好在現場就接受及時正確的救治。

首先迅速脫離熱源, 脫去燃燒的衣服或用水澆滅身上的火。 脫衣服時, 動作要盡可能輕柔, 必要時將衣物剪開, 以免將受傷的皮蹭掉。 皮膚上的水泡不要撕破, 有條件可用消毒過的針將水泡紮個小孔, 慢慢將水泡中的水排出, 注意保持皮膚的完整。

其次, 對於小面積的局部燒傷, 立刻用冷水沖洗傷處半個小時, 既能減輕疼痛, 又可減輕水腫、餘熱造成的深部組織損傷。 如果小兒燒燙傷早期處理及時, 傷口癒合時間短,

Advertisiment
後期瘢痕也比較輕。

再次, 對於大面積的重度燒傷, 最基本的處理原則是散熱和冷敷, 儘快送到有燒傷專科的醫院就診, 便於接受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

最後要注意控制喝水。 如果燒燙傷在顏面、頭頸部、會陰等部位, 由於部位特殊, 即使傷處面積不大, 也可能會出現併發症。 除用冷水緊急處理外, 為防止發生休克, 可以給患兒喝淡鹽水, 補充血容量, 減輕休克程度。 但不要在短時間內喝大量的白開水、礦泉水、飲料或糖水, 這可能引發腦水腫或肺水腫等併發症。 只要處理得當, 能最大程度減輕對孩子的身體傷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