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稱職奶爸如何帶BB 看病


在很多家庭中, 如果寶寶生病了基本都是由媽媽帶去醫院看病的, 很少有爸爸能夠參與到其中。 作為一名奶爸, 小編建議其實你最好能參與進來, 因為帶寶寶去醫院看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必須幫助自己的妻子一起分擔。

奶爸如何判斷寶寶病情的輕重?

兒童最常見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有以下幾個基本的判斷標準。

呼吸道疾病:在安靜狀態下數呼吸, 2個月以下小兒≥60次/分鐘, 2-12個月嬰兒≥50次, 1~5歲小兒≥40次, 可能有輕度肺炎。 觀察孩子有沒有胸凹陷, 打開衣服, 看看孩子吸氣時胸下一巴掌的位置有沒有往裡凹陷。

Advertisiment
重度肺炎由於肺部炎症較重, 呼吸困難, 會出現胸凹陷。

消化道疾病:最常見的是腹瀉, 容易導致脫水。 判斷脫水有一個簡單易記的小口訣:兩口兩眼一彈囟。 兩口是指口渴、口唇黏膜乾燥;兩眼是指眼窩凹陷, 哭時沒眼淚;一彈囟是指皮膚的彈性差(在肚臍旁大約3指的地方捏一下, 馬上放開, 數1、2, 皮膚沒有展開)和囟門凹陷。 這些都是脫水的表現。

必須帶寶寶到醫院看病的幾種情形

對於一些顧慮交叉感染, 不太願意帶孩子到醫院看病的父母, 但專家建議, 最好在寶寶剛開始發病的時候, 就到醫院看。 因為你不知道只是感冒還是有其他的什麼問題。

如果知道就是個感冒, 那麼回到家裡, 房間通風、消毒, 按時吃藥,

Advertisiment
再有一個也很關鍵, 就是給寶寶多喝水, 幫助他排泄, 同時咽部的一些炎症, 細菌可以沖刷掉, 這是一個好的方法。

另外, 要觀察寶寶的病情。 發燒是必然伴隨的症狀, 如果沒有其他症狀, 除了發燒以外, 不喘, 不憋氣, 沒有新的症狀, 就可以在家裡護理、治療。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變得不好、老睡覺, 這不是好的現象, 出現這種情況, 就要到醫院看病。

如果寶寶本來有點咳嗽, 但是越來越厲害, 甚至有點喘了, 這時候應該及時到醫院看看, 讓醫生診斷有沒有發展成為肺炎, 這很重要。 尤其是, 如果過去寶寶還有哮喘, 那麼就應該多注意這個問題。

帶寶寶去醫院要準備哪些?

掛號證或病歷卡

熱水、奶粉(或餅乾等)

奶瓶(或水杯)

尿布或紙尿褲

Advertisiment

更換的衣服

(防止寶寶路上吐或拉)

小毛巾、手紙、消毒濕巾

寶寶喜歡的一兩樣玩具

足夠的錢(準備一些零錢)

化驗物(便、尿或者嘔吐物)

帶寶寶看病 7點事項應與醫生溝通

1.發病時間。 對於寶寶的發病時間要記錄的很詳細, 包括發病開始的時間、並且反復的間隔時間和病情惡化的時間, 這對於區別多種疾病有實際的意義。

2.體溫變化。 如果寶寶發燒, 要在家中時就測量體溫, 要記錄什麼時間測的體溫, 每次測的時間和分別的度數, 並要注意寶寶發熱有沒有規律性、週期性以及身體不同部位的溫度差別(手心、腳心、手背), 發燒時有無抽搐、身上有無疹子冒出等其他症狀。

3.身體狀況。 寶寶發病時四肢是否活動自如, 脖子是否發硬;神志是否清楚,

Advertisiment
有無煩躁不安、哭鬧、嗜睡、昏睡的現象;咳嗽劇烈程度, 有無哮鳴音, 有無痰, 痰的顏色和稀稠性狀等;嘔吐物是溢出來的, 還是噴射出來的等。 如果孩子是腹痛、腹瀉, 還要明確指出腹痛的準確部位, 疼痛的起始時間及持續時間等。

4.飲食增減情況。 生病對孩子的飲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家長應向醫生說明飲食的增減情況, 間隔次數的變化以及孩子有無饑餓感、飽脹感、厭食、停食等, 並說明孩子有無吃不潔食物及喝生水、吃剩飯剩菜等經歷。

5.大小便狀況。 如果寶寶拉肚子, 要向醫生詳細描述大便的次數、量、性狀、性質、氣味等。

6.睡眠品質。 睡眠時間, 睡眠狀態, 是正常睡眠還是昏睡、搖叫不醒或是稍有動靜就不能入睡,

Advertisiment
睡眠中有無驚叫、哭泣等。

7.患病史。 包括孩子的患病史及家庭成員的病史, 一一向醫生表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