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積木,可以這樣玩

玩具不在多少, 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玩。 家長要盡可能地利用好每一個玩具, 發掘它標配功能外的其他功能, 以達到“一物多玩”的境界。 比如, 最普通的積木, 也可以這樣玩——

在女兒小米5歲生日的時候, 希望我能送給她一個“城堡”。 我則給她買回來一盒類似于樂高小顆粒的國產拼裝積木, 告訴她:想要城堡, 就要自己動手去搭建。 於是在那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 她按照附帶的圖紙, 每天搭建一點點, 直到最後城堡完成。 當最後城堡建成時, 小米看圖紙的能力已經很不賴了, 左右對稱、錯層設計等, 已經不在話下。

Advertisiment
在這個過程中, 孩子的空間立體思維、動手及手眼協調能力得到了鍛煉。

在積木的“標配功能”之外, 小米還發掘了它的“另類功能”:

發揮創造能力

在城堡終於如圖搭建完成, 放在櫃子上展示了一陣, 過了那個興奮期後, 小米義無反顧地把它給拆了。 因為在這個按圖搭建的過程中, 小米已經開始對積木的拼搭更感興趣了, 尤其是拋開圖紙, 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然後根據自己的創意進行設計和構建, 更讓她覺得有挑戰。 有時候她會給自己搭一個後花園, 有時候會搭出一輛汽車, 有時候是一個變形金剛, 甚至有時候還會用這些小顆粒來拼出她所認識的漢字……

鍛煉語言能力

在小米發揮想像力搭出她所想要搭的造型後,

Advertisiment
她還會借助一些道具(通常這些道具都是她的一些小洋娃娃), 來一起排練一個情景劇。 而她就是這個情景劇的編劇、導演。 這其實就是小朋友最喜歡玩的過家家, 但這樣的過家家, 無疑讓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飛速地發展, 她能編出一個有著十幾集的情景小故事, 主角就是她的那些娃娃以及娃娃們生活的空間。 而這個空間, 就是她用積木搭建起來的。

啟蒙邏輯運算能力

小米曾經因為忘了帶算盤回家, 偏偏又要做珠算作業, 就臨時用這些小顆粒積木自製了一個簡易版算盤, 雖然操作起並不太方便, 卻還是及時完成了作業——這讓小米學會了隨機應變, 靈活利用身邊可以利用的資源, 比如我們曾經在玩“買賣遊戲”時,

Advertisiment
用不同大小的積木顆粒充當籌碼, 從而建立了數的概念以及加減換算。 她還把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積木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列組合, 然後找出其中的規律, 再繼續排列組合下去——她數學上的邏輯能力就此得到訓練。

小米還找出了大塊的積木充當多米諾骨牌:把它們一一豎起來, 最後輕輕一推, 骨牌效應發生——在這其中耐心很重要。 因為可能一個沒搭好, 其他的就全倒了, 那就得從頭再來過……

其實玩具在精不在多, 更在於你如何有效地利用它。 深入地挖掘玩具的使用價值, 就能極大地發揮每一種玩具的教育潛能, 使孩子受益無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