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積極樂觀節儉是金錢教育之重

記 者:孩子的消費標準是與家庭的經濟狀況密切相關的, 父母有沒有必要向孩子透露家庭的財產狀況?如果父母向孩子告知家用情形, 應把握什麼原則?

鐘思嘉:孩子不需要知道父母收入的確切數字, 也不必知道家產有多少, 但是孩子既然是家中的成員, 也該瞭解自己家的一些經濟狀況, 如每個月固定的開銷、孩子開學時的花費等, 特別是家裡有大的變化時, 如父親暫時失業、母親生病、父母離異等, 孩子更應該瞭解家庭的經濟狀況。

但是, 父母不需要給孩子太多的資訊或過度的形容, 以免造成他們的心理負擔。

Advertisiment
在家庭出現困境的時候, 父母最好別對孩子說這樣的話:“爸爸沒工作了, 我們家很困難!”或者是:“我們要省下每一分錢, 搞不好你得休學去做工。 ”父母可以大致地告訴孩子:“從這個月開始我們得節儉一點, 因為爺爺病了, 我們得幫助他。 ”或者是當父母加薪時, 可以說:“以後我們可以有多一點的錢買書和外出旅遊了, 因為爸爸升級了。 ”

不論是在平日或年節, 一般家庭的預算總有個數, 不能隨心所欲地花錢。 在父母不能樣樣滿足孩子時, 父母的解釋或說明如果是積極的, 可以將孩子培養出積極樂觀的思考和個性。 如果父母的說辭是消極的, 孩子聽多了難免會灰心喪氣。 例如, 孩子問你:“媽媽, 我們家裡是不是很窮?我們為什麼不能買個攝像機?”最好的回答是:“我們省下的錢是為了派上更好的用場,

Advertisiment
比如旅行、買房子、照顧生病的親人等。 ”

記 者:在普通家庭裡, 很多父母都會因為錢的事情產生爭吵。 很多夫妻會把對方看得很緊, 卻對孩子放得很開, 甚至是以錢買孩子的歡心。 父母愛孩子就是給孩子買歡心嗎?

鐘思嘉:孩子的學習和模仿能力很強, 他們經常觀察父母的言行, 假如父母常為金錢爭吵, 從不儲蓄或視錢如命等, 孩子自然也容易產生偏差的想法和行為。 所以, 父母應該停下來想想自己處理金錢的觀念和態度。 例如, 你是否曾以金錢作為愛的補償?然而, 父母以金錢來減低自己的內疚, 卻很難買到孩子的心。

也有父母為孩子買的東西不是孩子需要的,

Advertisiment
這是另一種補償心理。 就像一位父親常買昂貴的電動玩具給他5歲的兒子, 原因是:“我小時候就想買一些高檔玩具, 可是當時家裡窮, 買不起。 ”現在不少的父母仍持類似的觀點:“現在我有能力了, 就要讓孩子過上令人羡慕的生活。 ”這種想法和做法不但是浪費金錢, 更易養成孩子不惜物、不節省的習性。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多與父母相處的時間, 這不是金錢或禮物能替代的。 一個擁抱、一個微笑、一段愉快的親子時光, 就不是金錢可以買得到的。 愛, 應該是孩子金錢教育中最重要的課題。

採訪感言

鐘思嘉老師真是具有大家風範, 既把理財的道理說得那麼清楚、明白, 讓人嘖嘖稱道, 又把具體的方式、方法說得那麼詳盡、透徹,

Advertisiment
讓人一看就知道怎麼去辦。

金錢教育、理財教育確實是一個很現實、很迫切、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過去, 人們沒有多少錢, 談不上理財教育, 現在, 一般家庭都有了一些閒錢, 也捨得給孩子零花錢。 但是, 給多少錢, 要不要對孩子的零花錢實施監控, 能不能幫孩子預支零花錢……卻是很多家長不太明白、也是急切想知道的。 鐘老師想為家長所想, 急為家長所急, 對家長的每個問題都解答得非常巧妙、實用, 還為他們的臨場發揮留有很大的餘地。

更勝一籌的是, 一般家長沒有想到的問題, 鐘老師也為他們想到了。 比如, 有錢的時候隨便給, 讓孩子一點不知金錢的可貴;沒錢的時候, 把話說得很重, 人為地給孩子增添了很大的精神負擔。

Advertisiment
再比如, 高興的時候, 隨意許諾、獎勵;不高興的時候, 隨意克扣孩子的零花錢, 等等。 父母沒有把這些問題想得太多, 以為自己是家長, 隨我怎麼, 孩子都不敢把我怎麼樣。 鐘老師對這些家長的隨意性提出了中肯的批評。 在他看來, 父母有愛心, 有理智, 有原則, 會使孩子也有愛心, 有理智, 有原則;父母隨意, 沒原則, 沒信譽, 會使孩子也隨意, 沒原則, 沒信譽。 所以, 理財教育, 既是一個金錢教育問題, 更是一個品德、愛心教育問題。 我們愛孩子, 時時刻刻為他的發展前途著想, 為他的健全人格著想, 就不能不為他樹立好的榜樣, 使他受惠於家庭, 受惠于親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