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究竟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慢吞吞呢?

著急的媽媽:
我的孩子不知道是怎麼了, 好像心思都不在他該做的事情上。 吃飯時要一直催他吃, 一碗飯吃到都冷掉了。 接下來還要催他洗澡, 催他睡覺, 他總是說“好啦!馬上就去啦!”“這一個”“馬上”可能又磨蹭個十幾二十分鐘。 然後每天同樣的戲碼不斷上演, 做什麼事好像都不著急, 跟他沒關係似的。 早上更讓人氣惱, 早餐常常來不及吃, 到幼稚園已經要遲到了, 他還邊走邊玩, 一會撿樹葉, 一會踢石頭。 有幾次我氣得打他的手, 他又紅著眼眶認錯, 可是才一會, 又開始玩了起來!真不知道是我教育的方法不對,

Advertisiment
還是他哪裡出了問題。
專家解答:
您先別急, 其實孩子並沒有問題, 只是他的想像力特別豐富, 不管做什麼事他都會有很多的聯想, 所以當他寫作業, 吃飯, 走路, 他都可以想像出很多情境或是故事, 有的時候他好像也沒有想些什麼, 只是一旦玩得入神, 就忘了其他的事情。
我們不是常常希望孩子做事情要專心嗎?只是我們沒法把“玩”跟“專心”連結在一起, 其實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專注力的表現, 只是他的興趣點和我們大人的要求不一樣, 所以媽媽覺得他做什麼都很磨蹭、慢半拍。
舉個例子, 讓我們說說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學母雞“孵蛋” 的故事:有一次, 到了吃飯的時候, 仍不見愛迪生回來, 父母親很焦急, 四下尋找,
Advertisiment
直到傍晚才在院子邊的草棚裡發現了他。 父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裡, 就非常奇怪地問:“你這是幹什麼?”小愛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雞呀!”原來, 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 覺得很奇怪, 總想自己也試一試。 當時, 父親又好氣又好笑地將他拉起來, 告訴他, 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 在回家的路上, 他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 我就不能呢?”
如果從父親的角度去想, 是不是也覺得這孩子腦子有問題呢?怎麼吃飯時間到了還要三催四請的?但這有問題的孩子長大了, 卻是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呢!
面對這樣的孩子, 其實家長要花更多的耐心, 去瞭解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 進入他想像的世界。
Advertisiment
我們不是還特別讓孩子去報名參加些美術創意的課嗎?所以只要幫著他不要影響了學習, 陪著他一起盡情地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也許你也栽培出一個發明家或者創意大師呢!

互動小秘方
一、按表操課
每件事情都和孩子約定時間。 例如:從六點鐘開始吃飯, 吃到六點半就全部收掉, 如果他沒吃完, 也要按照約好的時間收掉。 如果孩子沒吃飽, 家長可千萬別心軟了又拿點心零食的, 就要讓他稍微餓一兩次, 這樣才能有效地改變他邊吃邊發呆邊玩的習慣。 同樣的, 每天固定九點鐘洗澡, 在時間快到之前的五到十分鐘, 媽媽可以先提醒他一下, 然後時間到媽媽就要帶著他去洗澡。 如果他能準時做到, 就要給予表揚和鼓勵。

Advertisiment
媽媽可以做個時間表, 如果有做到, 就畫個愛心笑臉, 和孩子約定好, 達到一定的愛心笑臉就可以有獎勵。
二、給予自由的時間
孩子和大人一樣, 也需要放鬆休息的時候, 大人每天朝九晚五地工作, 也巴望著週末好好休息放鬆一下。 所以建議媽媽除了按照上面所說的規定明確的作息時間外, 可以每週留一天隨他自己的意願安排。 我通常會選擇週六, 隨意讓他睡到自然醒, 隨他想幾點吃飯, 隨他想做任何事, 他可以自由支配他自己的時間, 要幾點洗澡幾點睡都隨他。 這樣可以讓他在勉強自己每天按照大人要求時間的同時, 也能有放鬆的機會, 要不然長時間下來, 孩子會反彈而不願意再配合了。
三、進入孩子想像的世界
理解和認同孩子的想像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
Advertisiment
這種類型孩子的腦子裡充滿了想像, 充滿了好奇, 媽媽要多跟他天馬行空地聊, 不要有目的性, 不要是為了“教導”他什麼, 就是單純地編故事, 或是玩角色扮演的想像遊戲, 想像自己是海盜, 想像自己是員警……這樣孩子的想像力得以發揮得更好。 除此之外, 這樣的孩子對不瞭解的事物也會充滿好奇, 媽媽要鼓勵他多發問, 然後陪著他一起找答案, 這樣不但能解決他常常神遊在他自己的世界中而耽誤時間, 又能引導他發揮他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成為學習的良好動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