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空前絕後的成語故事

1 空前絕後的成語故事

晉朝顧愷之, 才華出眾, 學識淵博, 他的繪畫才能更是出色, 聞名於世。 顧愷之畫人物, 神態逼真, 形象生動。 與眾不同的是, 他畫人物, 從來不先點眼珠。 有人問其原因, 他說:人物傳神之處, 正在這個地方。 一語道出了其中的訣竅, 使人嘆服。 當時被人稱為三絕:才絕、畫絕、癡絕。 南北朝時的梁朝, 又出了一個叫張僧繇的大畫家。 他善畫山水、人物、佛像, 在當時名氣很響。 梁武帝建了很多寺廟佛塔, 都命他作畫。 據說, 有一次他在一個寺廟的牆上畫了四條龍, 卻沒有給龍點眼珠。 旁人問他為什麼不點上眼珠,

Advertisiment
他說:“恐怕點了眼珠, 這些龍會破壁飛去。 ”眾人不信, 堅持要他試一試, 他便點了兩條, 果然破壁飛去。 這一傳說雖誇張得近於荒誕, 但說明了他作畫技藝得很高超的。

到了唐朝, 又出了個更有成就的畫家吳道子, 集繪畫、書法大成於一身。 他的山水、佛像畫聞名當時, 且寫得一手好字, 有書聖之稱。 據傳說, 他曾為唐玄宗畫巨幅嘉陵江圖, 幾百里山水竟在一天內畫好了。 他在景玄寺中畫了地獄變相圖, 不畫鬼怪而陰森逼人, 相傳看過這幅畫後改過自新、棄惡從善的大有人在。 所以, 後來有人評價這三個畫家時, 認為顧愷之的畫成就超越前人, 張僧繇的畫成就後人莫及, 而吳道子則兼兩人的長處。

2 空前絕後材料

【發音】kōng qián jué hòu

Advertisiment

【出處】《宣和畫譜》, 顧(顧愷之, 晉代畫家)冠于前, 張(張僧繇, 南朝梁代畫家)絕于後, 而道子(吳道子, 唐代畫家)乃兼有之。

【解釋】指從前沒有過, 今後也不會再有。 誇張性地形容獨一無二。 也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況。

【近義詞】絕無僅有、亙古未有、史無前例 、空古絕今

【反義詞】比比皆是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形容極不尋常的盛況

【成語舉例】魯迅《偽自由書·止哭文學》:“辣椒可以止小兒的大哭, 真是~的奇聞。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