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空氣污染會影響胎兒發育嗎?

雖然寶寶是足月兒, 但是一些足月新生兒體重偏低,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空氣污染嚴重不僅影響了成年人的健康, 更會危及下一代。 近日歐洲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 母親懷孕期間如果生活在空氣污染較重的地區, 更容易產下體重較輕的嬰兒, 而體重是新生兒健康狀況的重要參考指標。

一、空氣污染或致出生寶寶體重偏低

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呼吸病學》15日線上刊登的這篇研究報告稱, 這項研究共涉及歐洲12個國家近7.5萬名女性, 她們在1994年~2011年有過分娩經歷。 由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人員組成的科研小組分析了這些女性受訪者的生活環境、懷孕時長,

Advertisiment
以及新生兒性別、體重等狀況。

結果發現, 空氣污染程度與新生兒體重偏低風險之間有關聯。 如果每立方米空氣中PM2.5微粒的含量增加5微克, 這一風險會升高18%。 研究還顯示, 孕婦如果生活在交通密集地區也會增加新生兒體重偏低的風險。 這項研究把足月出生的嬰兒體重低於2.5千克定義為體重偏低。

研究人員說, 雖然這一研究結果並不能將新生兒體重偏低直接歸咎於空氣污染, 但至少顯示出這一聯繫相當緊密, 從而再次證實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 因此治理空氣污染尤其是限制可吸入微粒排放十分必要。

二、體重偏低新生兒 患病幾率大

以往人們普遍認為新生兒的體重是否正常,

Advertisiment
只會對他們嬰幼兒時期產生一些影響, 然而國外學者經過多年的跟蹤研究後發現, 影響遠不止於此。 在若干年後回顧分析那些出生體重偏低的人群, 結果讓人吃驚不小。 研究表明

1.胎兒出生時體重低於2500克, 身長短小、頭圍較小, 尤其是那些孕婦體重低於45千克者, 長大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高。

2.低出生體重者成年後發生糖耐量受損、2型糖尿病的危險性增高, 尤其是出生體重低而成年後肥胖者。

3.出生體重低的後代血壓更高, 體重每增加1000克, 收縮壓下降2.7毫米汞柱。

4.低出生體重者發生青少年、成年人肥胖的危險性增高, 這些人也許總體肥胖水準並非十分顯著, 但他們腹部和軀幹的脂肪沉積顯著。

Advertisiment

5.出生體重低, 而後獲得充足營養的個體, 更容易出現血脂異常。

三、體重偏低新生兒的“特殊護理”指導

1、餵養指導

必須強調母奶餵養。 對吸吮力弱的小兒, 可將母親的奶汁擠在杯中, 用滴管餵養。 逐步增加餵奶次數, 觀察體重的增長。

2、保溫指導

(1)定期測體溫, 每6小時測一次, 作好記錄(每日體溫正常應波動在36~37oC之間)。

(2)室溫度保持在24~26℃。 在換尿布時, 注意先將尿布用暖水袋加溫。

(3)新生兒保溫可採用熱水袋或用裝熱水的密封瓶, 將其放在兩被之間, 以嬰兒手足溫和為適宜。

(4)無上述條件者, 可將小兒直接貼近成人身體保溫。

(5)體重大於2000g的小兒, 臍帶脫落後每日可洗澡, 室溫最好在28oC左右, 盆浴水溫在38~40oC為宜, 一切浴巾、衣服應預熱後使用。

Advertisiment

3、護理指導

(1)觀察新生兒吃奶、精神、面色、呼吸、哭聲、皮膚(注意黃疽、硬腫)及大小便性質和次數, 並囑家長如發現異常及時告知負責訪視的人員或到醫院檢查。

(2)每次換尿布或做其他護理時, 動作要輕柔迅速, 以防小兒受涼。

(3)注意更換小兒的體位, 定時翻身, 側臥。 吃奶後應將小兒頭部側向一邊, 以免吐奶吸人呼吸道中。

(4)注意觀察臍部情況(按新生兒訪視常規處理)。

(5)新生兒滿2周及28天時各測一次體重, 但要注意保暖。 對滿月體重增長不足600g者應分析原因, 進行指導, 並轉人體弱兒專案病歷管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