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穿紙尿褲而非“蠟燭包”

寶寶髖關節脫位表現為兩條腿不一樣長, 換尿布時會聽見腿骨發出響聲或有彈跳感, 而給寶寶打“蠟燭包”容易導致兒童髖關節發育不良。
晚報訊兩條腿不一樣長、給寶寶換尿布時聽見腿骨發出響聲, 或有彈跳感, 這都有可能是寶寶的髖關節已經脫位。 今天, 2007兒童髖關節疾患國際研討會在新華醫院召開。 專家指出, 給寶寶打“蠟燭包”容易導致兒童髖關節發育不良。

穿紙尿褲有利髖關節發育
有一位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孩子直到10歲才第一次上醫院就診。 醫生說, 如果不及時治療, 今後將可能永遠走路跛行、關節受限甚至不能活動,
Advertisiment
不得不動大手術。 新華醫院兒童骨科主任趙黎教授說, 不少父母在孩子年幼時, 發現他們走路一瘸一拐, 誤以為是“蹣跚學步”。 其實, 髖關節發育不良、創傷感染、骨頭壞死、生長發育畸形等, 都可能引起髖關節疾患, 甚至將來需要置換髖關節。 而因生長發育不良引起的髖關節疾患, 在兒童髖關節疾患中約占70%至80%。
據統計, 目前國內新生兒髖關節疾患的發病率大約為3%。 如果年輕父母能在寶寶嬰兒期採用穿紙尿褲、“蛙式”背寶寶、改變懷抱姿勢、不用“蠟燭包”包嬰兒等方式來改變, 使寶寶的髖關節處於“屈內外展位”, 則會有好處。 此外, 還可用石膏、吊帶和肢具等醫學干預措施。
如發現寶寶關節有彈響、關節活動受限等,
Advertisiment
需儘早就診, 通過B超、X光片等專業檢查, 爭取早發現、早診斷。 1歲以內是治療兒童髖關節疾患的最佳時期, 效果最好, 能避免成人期才進行關節置換。
(兼職編輯:劉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