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突破親子溝通的瓶頸

文/艾青

有子真能萬事足嗎﹖只要能解決親子溝通的問題, 至少可以千事足了﹗

改善親子關係是父母也是孩子的願望, 但是很多時候雙方都想放棄, 因為太辛苦了。 常見的, 是孩子無法適應父母嘮叨, 主觀, 強勢, 權威, 保守, 和固執的管教方式﹔而父母看到孩子自我中心, 異想天開, 不切實際, 好高騖遠, 經不起挫折, 意見太強, 我行我素, 以及桀驁不馴, 也有說不出的苦衷。 其實, 要做個稱職的二十一世紀父母並不容易, 因代溝引發的歧見導致親子各說各話的局面, 就是一個很難突破的瓶頸。 那麼, 是誰先讓步呢﹖嚴格來說,

Advertisiment
跨出第一步的責任在於父母, 先找出問題所在, 然後對症下藥, 才能化解僵局。

選擇合適溝通方式

如果我們堅持自己習慣的溝通方式, 卻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溝通就會出現瓶頸。 好比堅持用寫信的方式與盲人溝通, 卻不提供點字的服務, 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有專家建議在夜晚與孩子溝通, 因為他們那個時候精力不夠旺盛, 心態比較柔軟。 不過也有的孩子正忙著寫作業, 不然就是和朋友在網上聊天, 未必有心與父母閒聊, 因此父母要視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溝通時間。

還有父母一早起來就數落孩子賴床, 睡太晚, 早餐不吃完, 成績跟不上, 而孩子的反應如何呢﹖在睡眠不足半醒半睡的情形之下, 不是右耳進左耳出,

Advertisiment
就是和父母杠上了。 若常常如此, 父母在他們心中的形像就是從早嘮叨到晚, 也不想溝通了。 所以要依照個別狀況, 選擇雙方都有意願的時間溝通, 才是有效實際的做法。

修補關係裂痕

每個人都有說錯話的時候, 儘管用心良苦, 若是對方不能理解, 仍然帶來殺傷力。 如果父母曾經太過權威, 可能因此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不然就是常否定孩子的想法, 製造了一言堂的家庭氣氛, 也是問題的來源。 雖然父母是為孩子著想才會作風強勢, 但是成長原本就是試誤的過程, 剝奪了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權利, 未必對他們有益。 而這並非不負責任, 是孩子需要父母對他們有信心, 肯定他們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多做正面思考

Advertisiment

愛之深責之切, 父母責備孩子的時候, 除非孩子認同父母的觀念, 否則愛的動機還是不容易傳達的。 雖然父母有責任管教孩子, 但互動的時候, 不要總是用訓話的態度。 而孩子被挑毛病的次數多了, 會推想父母不喜歡他, 一旦有了成見, 逆反性就會愈演愈烈。 如果父母勉強說些正面的話, 卻依然不改負面思考的習慣, 遲早都會被孩子看出裡外不一的矛盾, 不就犯了言不由衷的忌諱嗎﹖在此同時, 父母遲遲不見孩子的改變, 也會失去耐心。 因此, 父母要多用正面思考, 否則就算改變溝通的語言, 親子關係的進展還是有限的。

父母遇到教養難題的時候, 都希望得到快速好用, 並且立竿見影的秘訣, 但有效的溝通靠的不僅僅是技巧,

Advertisiment
更重要的,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生命的交流。 若是父母自己的心靈狀態出了問題, 情緒不好或壓力太大, 加上夫妻關係不和諧, 親子關係也會受到波及的。 如果父母正為勸導熱衷上網的孩子能自製而傷透腦筋, 為管教日漸叛逆的孩子而費盡心力, 學習突破親子溝通的瓶頸, 將有助改變這個現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