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窮養富養,都不如良好的教養!這才是讓孩子受益終身的絕招!

01

幾個朋友在飯店吃飯, 旁邊一桌坐著兩個家庭聚餐, 都是六七歲的孩子, 一會拿筷子敲碗製造噪音, 一會滿店亂跑追逐打鬧。 周圍的人因為影響了進餐而紛紛側目, 他們的父母都忙著聊著家長里短, 並不在意。

服務員上菜時, 其中一個孩子將菜湯潑到服務員身上, 事後坦白就是為了好玩, 服務員對此非常生氣。 孩子的家長不僅沒有歉意反而埋怨道:“哎呦, 你下班洗洗不就行了麼, 這麼大人了怎麼還跟孩子一般見識”轉頭對孩子說“你不好好學習, 將來就像她一樣當個服務員。 ”

無獨有偶。

朋友公司招進幾位實習生,

Advertisiment
有一個人很特別。 自己不買洗髮露, 每次洗澡都是用同寢室的, 連聲招呼都不打。 你給他看手機裡某張照片, 他接過去竟然能前後翻看十多張。 借同事的筆記型電腦, 還回來的時候鍵盤之間夾雜著餅乾殘渣, 螢幕被手指摸的都是指紋……

後來他被孤立, 沒人願意跟他一起共事。 犯了眾怒還不明所以, 覺得大家都針對他, 抱怨老闆、抱怨公司、抱怨社會不公。

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 都有著一樣的共同點:以自我為中心, 粗暴當作勇敢、愚昧當作學識、可笑當作幽默, 口無遮攔當作隨性直爽。

02

辰辰班上有個同學, 是一個殘疾的小男孩。 除了身體上的缺陷之外, 似乎大腦的發育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較弱。 他每一次考試都是班級最後幾名。

Advertisiment

可是, 他卻是班上人緣最好的。 在學校裡, 他有很多朋友, 外出秋遊的時候, 總是有很多同學爭先恐後想幫他推輪椅, 每到他生日, 有很多同學給他禮物, 他們邀請他去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

為什麼呢?

他對誰都很禮貌。 他懂得愛人也愛己, 他懂得接受時禮貌, 拒絕時也彬彬有禮。

他為人不貪心。 不貪心別人對他的愛, 不貪心別人的玩具, 他不會覺得自己殘疾而應該享受更多的愛, 他常常一跛一跛地去集體活動, 和那些快遲到了的同學說, 沒事, 我自己慢慢過來就成。 他知道自己應該得多少, 也知道別人應該得多少。

他懂得分享。 每次母親給他的糖果, 他都會帶到學校, 給同學吃, 倒並不一定有多昂貴,

Advertisiment
也並不會多好吃, 但是分享中建立的感情卻難能可貴。

前些日子在路上碰到他, 看到他和一個保安室門口的大叔在聊天。 後來, 保安室門口的大叔說:這樣一個有素質的男孩, 根本不用擔心生計, 走到哪裡, 都有人願意幫助他。

這個男孩子並沒有傳統定義上的優秀, 不一定能夠成為職場精英, 也可能取得不了所謂的成就。 但是因為他的為人, 也就是教養, 使他過得並沒有那麼孤單。

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了一個人飛得高不高, 一個人的教養決定了一個人飛得遠不遠。

03

我認識一個培訓機構的校長。 他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做過一個研究。

他發現, 一個班上, 如果這個學生有足夠好的人緣, 為人純良, 那麼長大後必定能夠在社會上獲得一席之地。

Advertisiment
而那些成績優異但有些孤僻的孩子, 可能在學校裡尚且出色, 到了社會之後, 除去一部分成為了頂尖的科研人才, 剩下的便默默無聞, 甚至還有一些至今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因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很多年後, 你就發現, 除去一部分智商卓著、能力超群的人, 不需要比拼情商外, 大部分人需要的就是拼人品。 而這個人品, 與他成長環境、家庭教養密不可分。

如果說外貌是人的第一張名片, 那麼教養是一生的盔甲。

我也有這種感覺, 在我的學生時代, 那部分與人為善、彬彬有禮、為人正直、勇敢果斷的同學, 無論成績是否優異, 在踏進社會之後, 都混得風生水起。 而那一部分性格脾氣古怪或是伸手打人, 張口爆粗的人,

Advertisiment
多年之後, 依舊還是原來的模樣。

04

一次禮貌的讓座, 一句貼心的問候, 一身整潔的衣服, 一手端正的筆跡, 都是孩子教養好的表現。 一個好的家庭門風必然養出有氣質、有教養的孩子。

古人雲:仁義禮善之於人也, 辟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 品行教養對於一個人, 就好像金錢糧食對於家庭一樣重要。

對於父母而言, 當你每天討論窮養、富養的時候, 其實都不如教養來得實在。 父母沒有教會孩子的做人細節, 總有一天這個社會將狠狠地還給你。

人有教養行走八方, 人無教養寸步難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