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童年早期環境對情感的影響

我在寶寶那麼大的時候, 家裡人口達到了10個, 而且由於我們家庭氣氛非常好, 所以鄰居和堂哥經常會到我們家來玩。 不管是一起看電視, 還是打牌, 我最小, 就喜歡跟著他們。 所以一直到現在非常想念一大家子的時候, 而且對感情看得非常重, 現在夫人和孩子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有人說我是“妻管炎”, 但我很享受, 因為我內心深處童年的大家庭氣氛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

可是看到寶寶, 我覺得他和我太不一樣。 他注重現在, 不戀舊, 有時候就算我出差很長時間, 從來沒聽妻子說過, 孩子因為想我而哭鬧。

Advertisiment
但是見到我, 寶寶依然歡呼雀躍。 搬家後, 寶寶完全不再提原來親密的小夥伴, 因為現在班上有足夠多的小朋友讓他快樂地交往。 他如此不依戀我, 有時候我都有一些失落。 他給我的感覺是, 非常注重“現在”, 享受“這一刻”。

我們不同的童年經歷造就不同的性格, 雖然他的樂觀性格有點像我, 但是對情感的處理方式, 讓我覺得差異太大。 希望他長大了還一直樂觀, 但是當我老態龍鍾時, 不知道他會不會像我一樣, 經常想起家鄉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翻閱了許多早教方面的書籍, 雖然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異, 但有一點是相同的, 那就是都贊成童年早期的環境(人、物)對孩子綜合形成的情感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Advertisiment

這種影響以一種自覺方式, 在慢慢長大中發現的。 也就是說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個“自我”。 但是在讀書、工作甚至是未來疾病或者特定情景下, 才會慢慢覺醒:“我自己原來是這樣的。 ”當然後期自己會有一些“自省”後的校正, 但也是皮毛的東西。 因為那個“自我”在很早形成後就一直支配著我們的行動, 不管我們有沒有覺察到, 都真實指揮著我們每個舉動。

正因為千差萬別的早期經歷, 才造就這麼多性格迥異的小孩, 如果教條按照這個理論, 希望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會他們很多知識, 對孩子造成負擔, 讓孩子的童年不開心, 實質上是本末倒置。 影響到孩子的環境包括孩子所能接觸的全部, 甚至是你沒注意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孩子看到電視裡的一個鏡頭。 所以孩子有任何好的、不好的東西, 都是自然的。 父母應該多關注比較大方面的童年體驗對孩子情感的影響, 比如不能讓他們有重大的心理陰影, 比如關於對愛的理解等等。 李義平

小貼士:

專家認為, 以下一些情感內容及能力可作為學前期孩子情感的培養目標:

1、信賴感:喜歡與小夥伴交談, 主動請親近的人幫忙, 並為此感到快樂。

2、自信感: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 並有成功的信心。

3、合群感:能寬容別人的無意過失, 從中體會到相互合作、諒解的愉快。

4、惜物感:對被損壞的東西感到可惜, 並對自己損壞物品的行為感到內疚。

5、求知感:喜歡擺弄、操作各種物體, 願意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

6、求美感:能用唱、跳、畫、講等方式創造性地表達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感受。

Advertisiment

7、覺察能力:教會孩子辨別他人表情、語氣、體態等所表達出來的各種情緒。

8、移情能力:學會分享快樂;安慰同情他人的悲傷。

9、情感表達能力:會表達自己高興或生氣的感受。

網友:newtrees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