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童話媽媽VS青澀寶貝

青澀寶貝眾生相――

●挫折寶寶:青青從幼稚園回家一直撅著小嘴, 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媽媽一問才知道, 今天幼稚園的小朋友畫畫比賽, 很多小朋友都拿到了小紅花, 可青青卻沒有。 說著說著, 孩子越來越委屈, "哇"地一聲哭了。 面對孩子的挫折, 做媽媽的你會如何開導這個可憐的小傢伙呢?

建議:耐心地聽完孩子的傾訴, 鼓勵他:"沒關係, 上次唱歌比賽你不是得了第一嗎?每個人都不可能總是第一, 只要努力了就是成功的。 媽媽給你講個《醜小鴨》的故事……"
童話媽媽講故事――

經典故事1 《醜小鴨》講給挫折寶寶

Advertisiment

閱讀年齡:3歲以內

童話大師安徒生的這部寓意豐富、深刻的經典之作, 經久不衰。 醜小鴨是被鴨媽媽從特大的蛋裡孵出來的, 很醜, 誰都不喜歡他, 被許多鴨子和動物欺負。 他無奈離開了鴨媽媽, 獨自流浪, 歷經了種種磨難, 最終, “醜小鴨”脫胎換骨成“美麗的白天鵝”!

精華在哪裡?

這是一個勵志故事。 “醜小鴨”展示給寶寶的, 是自己在挫折面前的態度。 這個其貌不揚的主人公每一次被嘲笑、被欺負以及他經歷的困苦和險境, 都會牽動著寶寶的心;而他的不灰心、不退縮和堅強勇敢, 令孩子佩服和學習。 童話形象地向孩子傳遞了一個資訊:生活中可能會有許許多多不順心的事, 但只要你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相信自己、永不放棄,

Advertisiment
就有可能實現的夢想。 “醜小鴨”是培養寶貝意志力的最好範本。

●膽怯寶寶:小軍說, 他最害怕晚上天暗下來, 家裡什麼都變得好大、好暗, 還有許多不知道從哪裡跑出來的怪影子會粘到窗戶上來, 到處都是聽起來很可怕的怪聲音。 一想到吃完飯後, 就得回到自己的小房間去睡覺, 小軍的心就會一直亂跳, 那種害怕的感覺, 讓小軍一直黏著爸爸媽媽。

建議:當孩子感到害怕的時候, 切勿責備、嘲笑或愚弄孩子。 如果用指責、批評、生氣來對待孩子的膽小, 只能讓孩子的焦慮情緒惡化。 要化解和轉移他的不舒適, 比如講《森林中的夜晚》的童話。

童話媽媽講故事――

經典故事2 《森林中的夜晚》講給膽怯寶寶

閱讀年齡:6歲以內

已經80歲的“小熊維尼”,

Advertisiment
是與米老鼠齊名的迪士尼卡通形象。 一到晚上, 小豬皮傑就誠惶誠恐:聽到一點聲音、看到一點影子, 就嚇得躲到被子裡、不敢睡覺, 不得不去找好朋友小熊維尼, 他們一起去請教貓頭鷹。 貓頭鷹帶著他們在森林裡走了一遭, 看到了可愛的小動物、聽到了他們發出的聲音, 皮傑再也不害怕了。

精華在哪裡?

6歲以前的孩子分不清真實與幻想, 單純地告訴孩子:“妖怪是幻想出來的, 根本不存在, 不用害怕!”並不能讓孩子安心。 以講故事的方式驅趕孩子內心的恐懼, 不失為機智的做法。 因為, 聽故事的時候, 孩子很容易“進入狀態”, 又深知自己是局外人, 不會受到威脅, 所以能輕鬆面對他所害怕的事物。 而當他真正瞭解了它們之後,

Advertisiment
恐懼也就不復存在。 畢竟, 懼怕的根源在於不知情。

●孤獨寶寶:童童上小班半年了, 還不適應集體生活, 內向少語, 不合群。 她經常對老師的要求不當一回事。 老師說上課了, 他還要在遊戲角再玩一會。 她從來不稀罕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偶爾接受個別小朋友的邀請, 也是非常勉強的。

建議:家長應該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學會怎麼生活、怎麼相處、怎麼玩耍。 有許多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會在集體生活中“吃虧”, 便要求孩子自顧自, 不要與其他小朋友來往。 這樣做表面上似乎是愛孩子, 實際上, 使孩子無法得到群體生活的鍛煉, 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那個《找金子》的故事也可以講給她聽。

童話媽媽講故事――

經典故事3 《找金子》講給孤獨寶寶

Advertisiment

閱讀年齡:3~6歲

這個童話是《小熊維尼閱讀成長叢書》之一。 雨後, 百母林裡的小動物們看見了一道美麗的彩虹, 貓頭鷹告訴他們:“傳說在彩虹的盡頭有一罐金子。 ”於是, 一群朋友開始了“尋金”。 路上, 小豬皮傑發現了一塊閃光的石頭、跳跳虎找到了知更鳥蛋殼、袋鼠小豆撿了漂亮的鳥窩、小熊維尼找到了他丟失的蜂蜜罐……貓頭鷹發出了感慨:“我叔叔說過, 好朋友像金子一樣珍貴!”

精華在哪裡?

3~6歲, 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 這時孩子去了幼稚園, 結交的小朋友越來越多, 這正是他們學習交往、學習如何和小夥伴建立友誼的最佳年齡。 當然, 在這個階段, 孩子們幾乎每天都會發生摩擦, 為了一點點小事就哭鼻子。 而這個童話借助動物朋友們一天的“尋金”經歷, 向孩子傳遞了很多資訊:朋友們在一起是有趣的,友誼是珍貴的,大家都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這對小朋友來說,比找到金子重要。

●自私寶寶:晚上奶奶抱著斌斌出去玩,斌斌看到隔壁小毛在吃甘蔗,吵鬧著一定也要。小毛的媽媽給了斌斌一小段,但因為要給斌斌剝皮,奶奶就輕輕地咬了一口,這下可好,斌斌一下子大哭起來,不依不饒。

建議:自私的孩子常常是在父母的寬容、嬌縱下慢慢形成。有些家長無節制地滿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無一定的生活常規和行為準則,則是孩子產生自私任性的性格的溫床。要教她與人分享,就從《愛心樹》的故事開始吧!

童話媽媽講故事――

經典故事4: 《愛心樹》講給自私寶寶

閱讀年齡:2歲以上

美國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創作的《愛心樹》,出版30年來,一直被公認為是世界繪本的精品之一。從前有一棵大樹,它喜歡一個男孩兒。男孩兒把自己想像成森林之王,他爬上樹幹,在樹枝上蕩秋千,吃樹上結的蘋果,同大樹捉迷藏;累了就在樹蔭裡睡覺。大樹很快樂。孩子更快樂!大樹把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都給了孩子,讓他去換自己想要的東西,心甘情願地奉獻著,直到變成老樹墩。

精華在哪裡?

《愛心樹》的英文原名叫The Giving Tree ,直譯為:一棵不斷給予的樹。它能讓寶貝感受到一種他可以永遠信任的情感,那就是來自父母的無私地愛。同時,媽媽也可以把淺顯的文字寓意講給寶貝聽:比如愛與被愛、付出與索取的哲理。引導寶寶想一想:為什麼大樹對男孩有求必應,並在不斷的“給予”中感受著快樂?自己是不是也願意做一個像大樹那樣不斷給予的人?一個自私的人又怎能快樂呢?

●放棄寶寶:小新太害羞,並且不自信,五歲半了,上課的時候不太積極發言,他老說,萬一答錯怎麼辦?做事情也是虎頭蛇尾,搭個積木吧,開始的時候興趣很高,但不一會兒就沒了精神,跑去看電視了。

建議:自信而懂得堅持的寶寶不會因為“老虎的鬍鬚沒有畫好”而責備自己。對那些自我排斥的寶寶,家長應多加鼓勵,陪伴孩子完成他應該做的工作,讓寶寶獲得成就感。《胡蘿蔔種子》的故事你一定要講給他。

童話媽媽講故事――

經典故事5: 《胡蘿蔔種子》講給放棄寶寶

閱讀年齡:5歲以上

小男孩種下一顆胡蘿蔔種子。他媽媽說:“這顆種子恐怕不會發芽。” 他爸爸說:“它恐怕不會發芽。” 他哥哥也說:“它不會發芽。” 每天,小男孩都把種子周圍的雜草拔掉,澆上水。時間一天天過去,什麼都沒長出來。但是,小男孩每天仍然堅持拔掉種子周圍的雜草,澆上水。美國作家路斯・克勞斯的《胡蘿蔔種子》,被稱作完美的兒童圖畫書。

精華在哪裡?

自信、執著、專注的品質是該從小培養的,是即將上學的孩子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面對大人的質疑,小男孩兒以特有的執著、自信、善始善終,最終成就了他的願望。全書營造了一種溫暖、樂觀、堅定的氛圍,能喚起孩子們深深的共鳴。這是一個引導孩子如何在生活中建立自信心和堅守自己信念的故事,不露任何說教痕跡,容易被孩子接受。
TIPS:如何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 視覺第一

寶寶年齡越小,童話書中圖畫的比例應該越大,最好印刷美觀、顏色亮麗純正、人物或動物形象栩栩如生。因為孩子認字很少或乾脆不認識字,更多地依賴於“一目了然”。

◎ 營造氛圍

講童話時,媽媽如同演員,對不同的角色採用相應的聲音,粗細、高低有別,必要時使用誇張的語氣。繪聲繪色、聲情並茂,以吸引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

◎ 寶寶參與

在親子共讀時可以讓寶貝參與到故事中來。比如,講到關鍵處停下來,鼓勵寶寶猜猜下面的情節;或者媽媽講、寶寶重複,媽媽講一頁、寶寶講一頁。 文/若葵 飛虹

向孩子傳遞了很多資訊:朋友們在一起是有趣的,友誼是珍貴的,大家都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這對小朋友來說,比找到金子重要。

●自私寶寶:晚上奶奶抱著斌斌出去玩,斌斌看到隔壁小毛在吃甘蔗,吵鬧著一定也要。小毛的媽媽給了斌斌一小段,但因為要給斌斌剝皮,奶奶就輕輕地咬了一口,這下可好,斌斌一下子大哭起來,不依不饒。

建議:自私的孩子常常是在父母的寬容、嬌縱下慢慢形成。有些家長無節制地滿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無一定的生活常規和行為準則,則是孩子產生自私任性的性格的溫床。要教她與人分享,就從《愛心樹》的故事開始吧!

童話媽媽講故事――

經典故事4: 《愛心樹》講給自私寶寶

閱讀年齡:2歲以上

美國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創作的《愛心樹》,出版30年來,一直被公認為是世界繪本的精品之一。從前有一棵大樹,它喜歡一個男孩兒。男孩兒把自己想像成森林之王,他爬上樹幹,在樹枝上蕩秋千,吃樹上結的蘋果,同大樹捉迷藏;累了就在樹蔭裡睡覺。大樹很快樂。孩子更快樂!大樹把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都給了孩子,讓他去換自己想要的東西,心甘情願地奉獻著,直到變成老樹墩。

精華在哪裡?

《愛心樹》的英文原名叫The Giving Tree ,直譯為:一棵不斷給予的樹。它能讓寶貝感受到一種他可以永遠信任的情感,那就是來自父母的無私地愛。同時,媽媽也可以把淺顯的文字寓意講給寶貝聽:比如愛與被愛、付出與索取的哲理。引導寶寶想一想:為什麼大樹對男孩有求必應,並在不斷的“給予”中感受著快樂?自己是不是也願意做一個像大樹那樣不斷給予的人?一個自私的人又怎能快樂呢?

●放棄寶寶:小新太害羞,並且不自信,五歲半了,上課的時候不太積極發言,他老說,萬一答錯怎麼辦?做事情也是虎頭蛇尾,搭個積木吧,開始的時候興趣很高,但不一會兒就沒了精神,跑去看電視了。

建議:自信而懂得堅持的寶寶不會因為“老虎的鬍鬚沒有畫好”而責備自己。對那些自我排斥的寶寶,家長應多加鼓勵,陪伴孩子完成他應該做的工作,讓寶寶獲得成就感。《胡蘿蔔種子》的故事你一定要講給他。

童話媽媽講故事――

經典故事5: 《胡蘿蔔種子》講給放棄寶寶

閱讀年齡:5歲以上

小男孩種下一顆胡蘿蔔種子。他媽媽說:“這顆種子恐怕不會發芽。” 他爸爸說:“它恐怕不會發芽。” 他哥哥也說:“它不會發芽。” 每天,小男孩都把種子周圍的雜草拔掉,澆上水。時間一天天過去,什麼都沒長出來。但是,小男孩每天仍然堅持拔掉種子周圍的雜草,澆上水。美國作家路斯・克勞斯的《胡蘿蔔種子》,被稱作完美的兒童圖畫書。

精華在哪裡?

自信、執著、專注的品質是該從小培養的,是即將上學的孩子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面對大人的質疑,小男孩兒以特有的執著、自信、善始善終,最終成就了他的願望。全書營造了一種溫暖、樂觀、堅定的氛圍,能喚起孩子們深深的共鳴。這是一個引導孩子如何在生活中建立自信心和堅守自己信念的故事,不露任何說教痕跡,容易被孩子接受。
TIPS:如何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 視覺第一

寶寶年齡越小,童話書中圖畫的比例應該越大,最好印刷美觀、顏色亮麗純正、人物或動物形象栩栩如生。因為孩子認字很少或乾脆不認識字,更多地依賴於“一目了然”。

◎ 營造氛圍

講童話時,媽媽如同演員,對不同的角色採用相應的聲音,粗細、高低有別,必要時使用誇張的語氣。繪聲繪色、聲情並茂,以吸引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

◎ 寶寶參與

在親子共讀時可以讓寶貝參與到故事中來。比如,講到關鍵處停下來,鼓勵寶寶猜猜下面的情節;或者媽媽講、寶寶重複,媽媽講一頁、寶寶講一頁。 文/若葵 飛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