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端午節寶寶巧吃粽子4妙招

五月粽飄香, 明天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代表。 有些媽媽就在想, 大人是可以吃粽子那寶寶也可以吃嗎?粽子是糯米做的, 不容易消化, 寶寶吃粽子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那麼寶寶如何吃粽子才健康呢?

端午節兒童如何吃粽子才健康

端午節, 讓兒童怎樣吃粽子才健康呢?吃粽子時可以多喝茶水, 幫助吞咽和消化, 每次少吃一點, 可選擇迷你粽子。 最好多搭配些涼拌青菜、沙拉、蔬菜清腸。 雖然粽子可以冷食, 但會比較硬, 建議從冰箱拿出來後應充分加熱, 煮熱變軟後才吃。

下面的幾個小方法媽媽可以嘗試一下。

Advertisiment

1、吃粽子搭配白蘿蔔。 白蘿蔔具有清爽理氣利濕的作用, 吃粽子的時候搭配食用, 可以促進消化。

2、吃粽子蘸白糖。 糖對黏液有稀釋消化作用, 可以保護胃黏膜、保護脾胃, 中醫認為, 糖有補益和中作用, 所以蘸糖吃粽子是完全可以的。

3、粽子配水果。 吃粽子的同時, 可以搭配蔬菜、水果等可幫助腸、胃蠕動的食物, 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消化不良。 但是不能吃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 比如西瓜, 否則容易造成腹瀉或腹痛。

4、做粽子的時候, 可以使用的一半的糯米, 一半的其它雜糧米和輔助料理, 如紅豆、紅棗等!因為完全由糯米做成的粽子, 食用後所需消化時間較長, 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症狀,

Advertisiment
若以部分雜糧米、紅豆、山藥等取代, 可增加纖維質含量, 減少腸胃負擔, 有益於身體健康, 還有助於增加口味!

別把粽子當夜宵吃

端午節來臨, 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準備粽子, 很多家庭都是在晚上聚在一起吃粽子, 感受過節的氣氛。

但要注意粽子不能當夜宵吃, 因為食物消化從胃到腸, 至少需要停留6個小時。 粽子是用糯米做的, 本來就不容易消化, 臨睡前吃粽子, 停留在胃裡的時間則更長, 一晚留在肚子裡不容易消化, 可能導致慢性胃病、胃潰瘍患者發病。

粽子多吃容易感到甜膩, 因此不要多吃。 如胃病患者吃粽子可選白米粽, 別蘸糖, 不要吃得太甜;對於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患者, 建議不要吃肉粽、蛋黃粽,

Advertisiment
過於油膩和脂肪、蛋白過高的粽子, 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脹氣, 並引發炎症急性發作。 雖然粽子可以冷食, 但會比較硬, 也會影響脾胃的消化, 從冰箱拿出來後應充分加熱, 煮熱變軟後才吃。 以上這些患者更不能把粽子當夜宵吃。

愛心提示:

包粽子的葦葉及荷葉均是清熱解暑的良藥, 糯米也具有益氣生津、清熱的藥效。 端午節後天氣越來越熱, 常吃粽子還有解暑的效果, 但粽子也不是人人皆宜。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 比較不易消化, 健康人一餐以一個為限, 最多不要超過兩個, 老人、兒童不要貪吃, 腸胃消化功能較差的人更不宜多吃, 吃的時候最好搭配一些水果和蔬菜。 粽子還是高熱量食品, 並隨粽子大小、內餡不同而有所差別,

Advertisiment
一般市場銷售的肉粽約有400至500大卡的熱量, 相當於一碗半白米飯。 紅棗、栗子、豆沙等餡的熱量較低, 約在350大卡左右。 因此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正在減肥的人應少食用, 膽胰疾病患者要避免食用肉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