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一個反抗期?教你這四招,輕鬆搞定叛逆娃!

寶爸媽們, 準備好了嗎?先跟著小編“回味”一下咱們娃的“霸氣回懟”日常吧!

媽媽:“來, 我們吃飯了!”

寶寶:“不!”

……

媽媽:“寶寶, 今天穿紅色的衣服好不好?”

寶寶:“不!”

……

這種快、狠、准、穩的回應氣場, 簡直讓寶爸媽怒火攻心, 卻欲哭無淚······

養娃幾多歡喜幾多愁, 面對這樣“尬聊”“非暴力不合作”的寶寶, 真得很頭疼。

寶寶一味地拒絕, 只說“不”, 他們的小腦袋裡在想啥?今天, 我們就讓愛說“不”的小傢伙們乖乖就範!

寶寶尬聊是有自己的小想法啦

寶寶萌發了最初的自我意識, 感受到了自己的個體存在, 開始在觀察中認識周圍的事物,

Advertisiment
在自由活動中感受生活的樂趣。

當寶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受到了限制, 很多想法又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 就會用否定性的語言來挑戰身邊的大人, 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事實上, 多數寶寶並不知道自己是真心不想還是嘴上隨便說說, 很多時候在還未瞭解情況時就表示異議了。

兩個減少+兩個機會=娃變乖

1.減少媽媽說"不"的次數

寶爸媽試著回想, 最近是不是在一味地扮演獨裁的角色?有沒有習慣性地把“不”字放在嘴邊?

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又無法判斷是非, 大人是怎麼做的, 在寶寶那裡就會得到映射。

如果無關緊要, 寶爸媽可以試著減少說否定詞的次數, 即不要一個勁說"不"字。

比如:

當寶寶不吃飯、貪玩的時候, “不許玩了”換成“我們先吃飯,

Advertisiment
吃完飯媽媽陪你玩”。

當寶寶喊叫, 吵到鄰居的時候, “不許吵了”換成“噓, 小點聲”。

當寶寶在外面亂跑的時候, “不能亂跑”換成“來, 到媽媽這裡來”。

2.減少寶寶說"不"的機會

如果寶寶的默認回答就是“不”字, 不要再試著問下去了, 因為寶寶已經開啟了自動遮罩模式。

寶爸媽可以直接告知寶寶接下來該做的事情, 即事先單方面做決定。

比如:

不要說:“你想要洗澡嗎?”

而要說:“寶寶該洗澡了!”

不要說:“你想睡覺嗎?”

而要說:“寶寶該睡覺了!”

當然, 這並不是說以後就可以直接決定寶寶的生活或左右其思想。 以上這種對話模式, 適用于寶寶說“不”之後。

在拋出詢問的話後, 如果寶寶仍然回懟“不”字, 我們要趕緊問“為什麼”, 再根據原因和寶寶溝通,

Advertisiment
並達成一致。

3.讓寶寶有選擇的機會

讓寶寶有機會做選擇, 寶寶會覺得自己在家裡有參與和決定權、自己的想法是被重視的, 給寶寶一種當家做主的感覺。

同時, 被拋出二選一的問題時, 寶寶會先去想該選哪一個, 而非考慮第三種答案。

比如:

吃食物時:“想喝奶還是果汁?”

到睡覺時:“想聽故事還是兒歌?”

同樣, 如果兩項選擇寶寶都不喜歡, 寶爸媽也要不厭其煩地問寶寶真實的想法, 如果要求在合理範圍之內且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 何樂而不為呢?

4.讓寶寶有嘗試的機會

含在嘴裡怕化了, 捧在手上怕摔了, 很多寶爸媽都會以“過來人”的身份限制寶寶的各種行為。

害怕寶寶犯錯誤、擔心寶寶受傷害, 寶爸媽不是大包大攬,

Advertisiment
就是直接勒令禁止。

久而久之, 寶寶就逐漸產生叛逆的情緒, 凡事“不”字開頭。

寶寶想穿什麼樣的衣服, 只要凍不著或不太出格, 寶爸媽就隨TA去, 不宜用自己的審美標準來干涉孩子。

寶寶睡不著想多玩一會兒, 我們可以給寶寶多來一個睡前故事或來一首哄睡兒歌, 既滿足了寶寶要求, 又讓寶寶學到知識。

快用我們大人的“小技巧”擊敗寶寶的“小情緒”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