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以來, 從未和婆婆紅過臉, 可是就在前幾天, 我們之間卻發生一次口舌之戰。 而這場戰爭的導火線就是我的女兒。 早上, 愛吃果凍的女兒見小姑送她的果凍就剩一顆了, 便纏著奶奶:“我還要吃!奶奶, 你給我買!”婆婆並沒有直接拒絕女兒, 而是將女兒哄開。 我覺得婆婆這樣並不能解決問題, 因為女兒如果發現有人哄她, 她肯定不依。 可是當著女兒的面, 我又不好糾正婆婆的做法, 只好將喉嚨裡的話吞回肚中。
傍晚, 女兒回家又追問婆婆:“奶奶, 你給我買果凍了嗎?”“沒有!”“那你為什麼不買?”女兒哭了, 傷心之餘居然對著婆婆亂吼:“奶奶,
Advertisiment
也許女兒並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或許她根本就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可是我並不能因為她的無知而不加管束、自由放縱。 在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刹刹女兒的這種不良習氣時, 在一旁的婆婆坐不住了。 她上前將女兒抱起來, 為她擦去臉上的淚水:“你別再哭了, 奶奶馬上去買!”這時, 我的肺差點被氣爆了。
Advertisiment
每次當我義正詞嚴地拒絕著女兒的無理要求時, 總是婆婆出面維護著女兒。 想到女兒現在的脾氣越來越壞、想到我在育兒上的力不從心和她的“從中作梗”, 我便忍不住埋怨道:“都是您寵壞了她!”這時, 婆婆也生氣了:“好事全是你們的, 壞事全是我, 你說我到底圖的是什麼?”看著婆婆氣紅的臉, 我明明有好多道理要講的, 最後只好啞口無言地退回自己的臥室。
關緊房門, 我的淚就忍不住流下來。 難道我管教自己的孩子也有錯嗎?難道婆婆就不明白“養不教父之過”嗎?要知道育兒是父母的天職, 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父母在育兒中的作用, 可是她為什麼就喜歡插手干預呢?正頭昏腦脹時, 先生回來了。 於是我把剛才發生事情複述了一遍。
Advertisiment
先生的話很有道理,
Advertisiment
後來, 先生趁我不在家時, 常常拿一些兒童教育的書籍給婆婆看, 並向婆婆特別強調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只有統一家庭內的教育力量, 才能實現家庭教育的目標, 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也許婆婆原先就明白這些道理, 只是太愛孩子;也許是先生的態度比較誠懇, 比較容易接受;也許是那些教育資料比較有說服力, 確實有道
理。 從那以後, 婆婆在我教育女兒的過程中確實改變了不少, 對她而言這真是個不小的進步!面對她配合,
Advertisiment
BOX:解決矛盾後的感悟:溝通最重要
與婆婆的矛盾使我懂得:當自己與長輩的意見產生分歧時, 最好的方法不是衝動地當面指責, 而是事後以建議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而且, 當我們向長輩提出意見時, 態度一定要誠懇。
其實, 我們與長輩在教育上的分歧, 實際上是認識上的分歧。 而且我覺得:長輩傳統的育兒觀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 我們不能全盤否定, 而是應該在部分認同的基礎上, 慢慢讓長輩接受新的教育方式, 從而協助我們來教育孩子。比如:用生動的事例向長輩說明我們育兒的道理;讓他們閱讀一些育兒方面的書刊,瞭解新的育兒知識;經常和長輩一起交流自己的心得等等,這些都是長輩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
當然,溝通也要有技巧。尤其是當媳婦與婆婆發生爭執時,丈夫不能熟視無睹,要積極地發揮協調、溝通的作用,協助矛盾的解決。還有,如果有機會,不妨將書刊上的成功案例嘗試在孩子身上實施。積極的態度,加上成功的教育實踐,相信就能獲得長輩的認同。這樣兩代人在教育孩子的觀念上也會逐步趨向一致,孩子就能更健康地成長!
從而協助我們來教育孩子。比如:用生動的事例向長輩說明我們育兒的道理;讓他們閱讀一些育兒方面的書刊,瞭解新的育兒知識;經常和長輩一起交流自己的心得等等,這些都是長輩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當然,溝通也要有技巧。尤其是當媳婦與婆婆發生爭執時,丈夫不能熟視無睹,要積極地發揮協調、溝通的作用,協助矛盾的解決。還有,如果有機會,不妨將書刊上的成功案例嘗試在孩子身上實施。積極的態度,加上成功的教育實踐,相信就能獲得長輩的認同。這樣兩代人在教育孩子的觀念上也會逐步趨向一致,孩子就能更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