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一次端起家長的架子(圖)

楚楚的故事

週末正遇上深秋的好天氣, 楚爸楚媽和芳齡1歲半的楚楚外出遊玩直至夜幕低垂才盡興而返。

進了社區大門, 疲憊的楚媽一心只想趕快回家休息, 可楚楚仍玩心不減, 因為她剛發現一個更有趣的玩法:坐在路邊的石階上左右移動著小身子。 媽媽皺著眉, 苦口婆心地向她解釋了灰塵的害處, 可沒有起到任何效果。 楚楚甚至建議“媽媽坐坐”來分享樂趣, 儘管遭到了拒絕可並不影響她依然愉快地在地上來回蹭著。 媽媽放棄了說教, 耐著性子站在旁邊等著, 腦子裡開始盤算起家中還有若干尚待完成的家務,

Advertisiment
當想到給楚楚洗澡這件最耗時耗力的事還沒做時, 心情開始煩燥起來, 決定帶她回家了。 在和平協商被楚楚單方面否決後, 媽媽強行把她抱了起來。 楚楚對如此行徑很不滿, 在大叫抗議和奮力掙扎都未見效後, 突然發起了脾氣, 兩隻手劈頭蓋臉地朝媽媽身上掄起來!這下, 媽媽真的火了, 臉刷地一下板了起來, 聲音也不由得提高了8度, 厲聲喝止:“嗯——!”楚楚揮舞著的雙手立刻垂了下去。 “你怎麼敢打媽媽?!你這麼小都敢打媽媽了, 長大還了得?!媽媽這麼疼你, 倒慣出你的脾氣了!你這是不孝!你記好了:長輩都不能打,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不行, 聽到了沒有!”媽媽一肚子火氣噴發出來, 語無倫次地都不知說了些什麼,
Advertisiment
也不知她是否聽得懂。

這還是媽媽頭一次如此嚴厲地教訓楚楚, 以前她做了不該做的事, 比如撿髒東西往嘴裡放等, 媽媽頂多虛張聲勢地“嗯”一聲, 看到她的小嘴往下一撇, 就心疼得又把她摟在了懷裡。 可這次的性質完全不同了, 在媽媽的心目中, “孝悌”是道德的根本, 是不能改變的原則, 如果第一次打媽媽時不制止她, 下次她可能會去打爺爺打奶奶, 長幼之序不可廢, 這決不能任由她發展下去!

媽媽的話出了口, 內心卻又為這樣的聲色俱厲感到不安, 留心著楚楚的反應, 看她會不會放聲大哭。 楚楚有些愣神餌, 對一貫溫言相向的媽媽突然變臉還沒反應過來, 數秒後, 她摟住媽媽的脖子趴在了媽媽肩上,

Advertisiment
依然不出聲。

楚楚媽強忍著想摟住女兒親吻她安撫她的衝動, 保持著緘默, 等著她的進一步反應。 母女倆在黑暗中默默前行。 片刻後, 她直起身子, 點指著路過的一個個樓幢一如往日地念叨起來, 就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我的心如釋重負卻又有了幾許失落:她什麼也沒有明白。 而我也鼓不起勇氣重提此事。

進了家門, 楚楚玩著玩具, 一邊自言自語著, 我留神聽來, 她說的是:“不打爸爸, 不打媽媽, 不打爺爺, 不打奶奶……”原來她都記得。

第一次端起家長的架子教訓楚楚, 感覺真是百味雜陳, 楚楚媽媽夜不能寐。

楚楚媽的心聲:自從楚楚降生以來, 我就下決心做個真正會愛孩子的合格的媽媽, 以豁達的心胸關愛和理解她,

Advertisiment
給她完全的愛和充分的自由。 一直以來我都努力這樣做著, 以孩子的角度和她一起重新審視和體驗這個世界。 比如, 餵飯時她要抓勺子, 我就遞給她, 哪怕她撒在身上桌上的飯粒遠遠超過吃進嘴裡的;和小朋友玩耍時起了衝突, 我從不貿然插手, 讓她在交往中學習處事能力……我要給她創造一種愉快、和諧的環境, 讓她學會做自己的主人, 是我的教育目標。 舊式的那種粗暴簡單、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家長式作風一直是我所不屑為之的, 以為那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和焦慮。 但今天, 我竟然端起家長的架子訓斥她!當那小小的身體信賴地依附在身上的感覺竟讓我有了一些犯罪感:她還那麼小, 那麼柔弱, 我這樣把一個不孝的大帽子扣在她頭上是不是太武斷了?

Advertisiment

《媽媽寶寶》的話

在孩子的世界裡, 需要權威, 這種權威在家庭裡是來自父母尊長, 在幼稚園和學校裡則來自老師。 尤其是, 當孩子還對世事不很理解的時候, 是權威架構起孩子世界中的秩序。 很多成人會發出這

樣的感慨:現在才發現以前老師(或媽媽)的話是多麼有道理啊, 可惜那時候太小, 不懂。 其實不懂沒有關係, 很多靠權威樹立起來的秩序, 只要照做就可。 當然, 首先父母應確信自己樹立的權威是正確的和合理的, 是不傷害孩子的, 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益處的。

分析一下楚楚的故事:楚楚是不孝嗎?如果一個10歲的孩子打媽媽, 可以認為他不尊重長輩, 而對於1歲半的孩子來說, “孝”字未免還太過抽象了,她還不理解成人世界的規則,但若從她還不理解的時候就沒有去樹立家長的權威,那等她到了可以理解的年齡,再樹立這種權威就會十分困難。楚楚媽其實不必自責,在恰當的時候樹立恰當的家長權威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強心劑。

不過,在“端架子”、樹權威的過程中,家長還是應遵守相關的原則:

1 絕對不要向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提無理要求或做出不正確舉動時,媽媽不要厲聲呵斥,應儘量耐心地對孩子解釋。其實,不要覺得孩子太小,他其實是可以懂得道理的。相反,若不講道理卻一味發脾氣,孩子永遠都不理解為什麼。

2 對孩子採取無視態度

如果孩子實在是不聽從家長的說服教育,家長可暫時回避一下,把孩子冷在一旁,讓他獨處。在楚楚的故事中,楚楚媽可以作勢走開,讓孩子冷靜一下,相信以後楚楚不敢執拗地去做不該做的事了。當然一定要保證孩子在家長的視線中,一定要保證安全。

3 不要“賄賂”孩子

如果楚楚不願意放棄“在地上蹭來蹭去”的遊戲,媽媽若要用“買好吃的”“買玩具”來賄賂她,那麼孩子會漸漸養成和媽媽“談判”的習慣,也就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的某些行為會換取好東西。

4 使“不行”兩個字真正起到作用

一旦對孩子說出“不行”來,就應立刻終止孩子想做的事情,而不要一種似是而非的“否定”。比如,若楚楚打了媽媽,媽媽嚴厲地制止了她,而改日她打爸爸或奶奶時,媽媽在場卻並沒有嚴厲制止,這讓孩子感覺:只有在媽媽心情不好的時候或某些特殊情況下是不行的,而有時候還是行得通的。這種“多重標準”會給孩子認識世界帶來很多迷惑。

好媽媽不是一朝一夕能煉成的,也許就是在一次次的“故事”與“回味”中,您能探索到當一個好媽媽的真諦。

文/劉佳

指導專家/劉秀蘭(著名兒童心理學家)

“孝”字未免還太過抽象了,她還不理解成人世界的規則,但若從她還不理解的時候就沒有去樹立家長的權威,那等她到了可以理解的年齡,再樹立這種權威就會十分困難。楚楚媽其實不必自責,在恰當的時候樹立恰當的家長權威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強心劑。

不過,在“端架子”、樹權威的過程中,家長還是應遵守相關的原則:

1 絕對不要向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提無理要求或做出不正確舉動時,媽媽不要厲聲呵斥,應儘量耐心地對孩子解釋。其實,不要覺得孩子太小,他其實是可以懂得道理的。相反,若不講道理卻一味發脾氣,孩子永遠都不理解為什麼。

2 對孩子採取無視態度

如果孩子實在是不聽從家長的說服教育,家長可暫時回避一下,把孩子冷在一旁,讓他獨處。在楚楚的故事中,楚楚媽可以作勢走開,讓孩子冷靜一下,相信以後楚楚不敢執拗地去做不該做的事了。當然一定要保證孩子在家長的視線中,一定要保證安全。

3 不要“賄賂”孩子

如果楚楚不願意放棄“在地上蹭來蹭去”的遊戲,媽媽若要用“買好吃的”“買玩具”來賄賂她,那麼孩子會漸漸養成和媽媽“談判”的習慣,也就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的某些行為會換取好東西。

4 使“不行”兩個字真正起到作用

一旦對孩子說出“不行”來,就應立刻終止孩子想做的事情,而不要一種似是而非的“否定”。比如,若楚楚打了媽媽,媽媽嚴厲地制止了她,而改日她打爸爸或奶奶時,媽媽在場卻並沒有嚴厲制止,這讓孩子感覺:只有在媽媽心情不好的時候或某些特殊情況下是不行的,而有時候還是行得通的。這種“多重標準”會給孩子認識世界帶來很多迷惑。

好媽媽不是一朝一夕能煉成的,也許就是在一次次的“故事”與“回味”中,您能探索到當一個好媽媽的真諦。

文/劉佳

指導專家/劉秀蘭(著名兒童心理學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