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一次輔食不應包括蛋黃

吃雞蛋也是有講究的。 尤其媽媽要注意了, 在給寶寶吃雞蛋的時候要注意避免以下幾個誤區。

雞蛋的營養價值相信大家都知道的, 媽咪們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 都會給寶寶吃雞蛋。 其實, 吃雞蛋也是有講究的。 尤其媽媽要注意了, 在給寶寶吃雞蛋的時候要注意避免以下幾個誤區。

一、僅雞蛋羹不宜作為一次輔食兒科醫生崔玉濤表示, 僅蛋黃或雞蛋羹作為一次輔食, 並不科學。 雞蛋中富含蛋白質, 本身應作為孩子生長發育的基礎。 但雞蛋幾乎不含碳水化合物, 而嬰幼兒又最易從碳水化合物獲得能量。

Advertisiment
一次飲食中僅是雞蛋, 人體會將部分蛋白質轉換成能量, 既浪費了蛋白質該發揮的促進生長的作用, 又增加了體內代謝負擔。 建議喂雞蛋羹時添加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若雞蛋與米粉、粥等同服, 會增加蛋白質的利用率。

另外, 崔玉濤還明確指出了一歲內的嬰兒不建議添加的幾類食物, 包括鮮牛奶及製品、雞蛋白、帶殼的海鮮、大豆及其製品。 另外, 一歲內寶寶的食物不應添加食鹽和食糖。 在總體原則的基礎上, 遵照由少到多、有簡單到複雜的原則, 根據孩子的接受度循序漸進。

二、嬰幼兒不宜吃太多雞蛋很多家長以為, 雞蛋營養豐富, 孩子吃得越多越好。 其實不然。 因為嬰幼兒消化能力差, 如果讓他們大量吃雞蛋,

Advertisiment
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而且由於雞蛋蛋白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 在腸道中與生物素結合後, 能阻止吸收, 造成嬰兒維生素缺乏, 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嬰兒補充鐵質需要吃蛋黃, 開始時也只能將1/4個蛋黃研碎, 放在奶糕中食用, 以後逐漸加至0.5-1個。 如果食入太多, 孩子的胃腸負擔不了, 會導致消化吸引功能障礙, 引起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良。 1-2歲的孩子, 每天需要蛋白質40克左右, 除普通食物外, 每天添加1-1.5個雞蛋就足夠了。

三、不宜將蛋黃作為第一次輔食營養學專家王興國認為, 過去蛋黃多作為首選的輔食推薦, 但蛋黃中鐵很難吸收, 吸收率僅3%, 遠低於瘦肉和動物肝臟(鐵吸收率20%), 而且蛋黃是最容易導致寶寶食物過敏的食材之一。

Advertisiment
因此, 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不應包括蛋黃, 蛋黃應在7-9個月開始添加, 每日自1/4個逐漸增加至1個(衛生部《兒童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

第1次正規的輔食應該是嬰兒米粉。 嬰兒米粉強化了鐵、鋅、維生素等, 又不容易引起過敏, 是寶寶首選的輔食。 果汁、菜汁等也可以早期添加, 但一般不作為正規的最初輔食。 肉泥、肝泥也可以在早期嘗試添加(衛生部《兒童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

四、半歲前不宜給寶寶吃雞蛋清需要注意的是, 半歲前不宜吃蛋清, 這是因為嬰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 腸壁很薄, 通透性很高, 而雞蛋清中的蛋白為白蛋白, 分子小, 可以直接透過腸壁進入寶寶的血液中, 易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性疾病,

Advertisiment
如濕疹、蕁麻疹、喘息性支氣管炎等。 建議8個月以後再在輔食中添加雞蛋清。

五、不宜吃未煮熟的雞蛋給孩子吃雞蛋, 一定要煮熟, 以吃蒸蛋為好, 不宜用開水沖雞蛋, 更不能給孩子吃生雞蛋。 有的家長喜歡用開水沖雞蛋加糖給孩子吃, 由於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被燙死, 因而容易引起腹瀉傷寒沙門氏菌”和“腸炎沙門氏菌”, 兒童會因此而患傷寒或腸炎。 如雞蛋中不含活菌而只有大量毒素存在, 則表現為急性食物中毒, 潛伏期只有幾小時, 起病急, 病程持續1-2天, 症狀為嘔吐、腹瀉, 年長兒訴腹痛嚴重, 伴有高熱, 疲乏等。

此外, 民間有“生雞蛋治療小兒便秘”的說法, 事實上, 這樣做不僅治不了便秘, 還會發生“弓形蟲”感染。
Advertisiment
這種病發病較急, 全身各器官幾乎均會受到侵犯, 常常引起

六、不宜吃煎炸雞蛋因為在煎雞蛋和炸雞蛋時, 蛋被油包住, 高溫的油會使部分蛋白焦糊, 使賴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受到破壞, 失去營養價值。 食用後在口腔和胃內還不易和消化液接觸, 使消化受到影響。

七、發熱病兒不宜吃雞蛋雞蛋蛋白食後能產生“額外”熱量, 使機體內熱量增加, 不利於病兒康復。

Tips:初次添加蛋黃時, 要觀察寶寶吃過後皮膚有無出現皮疹、蕁麻疹、嘔吐等過敏現象, 因為嬰幼兒免疫力較弱, 對新品種食物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相關用戶問答